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专访|摄影师伊万·巴恩:我不是建筑摄影师,我用相机讲故事

2018-8-14 09:52| 发布者:cphoto| 查看:3296| 评论:0|来自:澎湃新闻网

摘要:从北京的CCTV大楼开始,荷兰摄影师伊万·巴恩(Iwan Baan)一直在记录世界各地新建筑的诞生。如今,他是建筑摄影界最有名的摄影师之一,和雷姆·库哈斯、伊东丰雄、BIG、MAD等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都有合作 ...

从北京的CCTV大楼开始,荷兰摄影师伊万·巴恩(Iwan Baan)一直在记录世界各地新建筑的诞生。如今,他是建筑摄影界最有名的摄影师之一,和雷姆·库哈斯、伊东丰雄、BIG、MAD等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都有合作。不过,拍摄纪实摄影出身的巴恩不希望被人称为“建筑摄影师”,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是讲述关于城市、建筑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故事。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电话采访了巴恩,在他看来,在摄影中表现那些不期而遇的事情非常重要,“好的建筑即使在倾盆大雨中看起来仍然是美的。所以,我总是试着去讲述我在某时某地所遇到的故事。伊万·巴恩告诉记者。荷兰摄影师伊万·巴恩的一天非常繁忙。在他的Instagram主页上,你会发现他前一天还在北京,第二天就到了伦敦,好像行李箱里的一切就是他的家。这样的行程是由他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名以建筑摄影而出名的摄影师,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建筑项目等待他去拍摄和记录。

伊万·巴恩(Iwan Baan)巴恩并非建筑专业出身,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纪实摄影。2005年,巴恩遇到了设计北京CCTV大楼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他主动提议为这座大楼的建设过程进行记录。“你会看到,这个建筑是如何伴随着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一点点建起来的。那是我和建筑的初次‘相遇’。”巴恩告诉记者。后来,在他为CCTV大楼拍摄的系列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正在准备奥运会的北京:大楼前的建筑工人、路边的小摊贩、在附近打羽毛球的居民……城市发生着巨大变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或是一如往常,或是不知所措,或是逐渐适应,巴恩为CCTV大楼拍摄的照片似乎成了那个时期北京的一个缩影。

建设中的CCTV大楼 ©iwan baan

CCTV大楼和住在附近的居民 ©iwan baan在巴恩的作品中,“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们占据着某个空间,有时以建筑所设定的功能使用它,更多的时候只是随便站着或坐着。对于建筑师们而言,巴恩吸引他们的原因之一正是他并非专业建筑师,而是用普通的“人”的视角去观察建筑及周围的一切。“我觉得我的作品更像是在讲述关于人和空间的故事,而建筑只是整个环境的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的背景。通过拍摄一座建筑、一个地方,我试着去讲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生活在那里的人、空间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才是主角。”

普拉森西亚大礼堂和会议中心 ©iwan baan

普拉森西亚大礼堂和会议中心(外部) ©iwan baan除了拍摄建筑师们设计的新项目,巴恩还喜欢走访世界各地的乡土,记录当地人如何生活,如何盖房子。他曾走进中国甘肃的窑洞拍摄那里的人们如何生活,也曾在中国福建记录人们如何在土楼里聚居。对巴恩来说,“明星”建筑师们设计的项目和居民们自己盖的屋子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你会发现,他们(当地的居民)对于自己用双手建造的东西非常自豪,这种自豪和雷姆·库哈斯、伊东丰雄或者其他建筑师带你去参观他们最新的项目时所展现出的样子没什么不同。”

永定土楼 ©iwan baan澎湃新闻:您是怎么会涉猎建筑摄影的?伊万·巴恩:12岁生日时,我收到了我的第一台相机,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拍摄照片。后来,我去艺术学校读了摄影专业,我的主业是纪实摄影。2005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遇到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当时他在中国北京的项目——CCTV大楼刚刚破土动工,我向他提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跟踪记录整个建设过程。当时我想,这一定会是段非常有趣的经历:北京正在准备2008年的奥运会,你会看到,这个建筑是如何伴随着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一点点建起来的。那是我和建筑的初次“相遇”。后来,我被这个项目和周围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我觉得建筑摄影能够把我对纪实摄影和建筑形式的兴趣结合起来。

CCTV大楼 ©iwan baan澎湃新闻:那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伊万·巴恩:我之前也来过,不过从2005年起,我开始频繁地往来中国。澎湃新闻:作为一名摄影师,您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伊万·巴恩: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的变化、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特色让我着迷。很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欧洲化,越来越华丽,而中国乡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魅力, 在那里,你会发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他们为自己所盖的房子也风格迥异。这是我为什么喜欢一次次踏访这片土地的原因。如今,我和中国的一些建筑师有合作,比如王澍等等。此外,我对中国的乡土风情很感兴趣,多年来我一直在走访拍摄中国的乡间。在中国,你能见识到丰富多样的建筑工艺,比如中国南方的窑洞和土楼,它们的建筑工艺各不相同,但都依赖于当地的材料和资源。

王澍设计的富阳文村 ©iwan baan澎湃新闻:因为摄影,您一直在世界各地旅游,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伊万·巴恩:能够看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全景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你会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各不相同的地方,人们对于如何生活、如何造房子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不同的地方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能够一直处在旅途中,是件无与伦比的事情,你会和不同的观念相遇,你能见识官方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也能领略人们为了生存而建造的房子。我一直试图将委任作品和人们如何在建筑师及规划者的框架之外创造空间的方式结合起来。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桥接茶室 ©iwan baan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34 , Processed in 0.07071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