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 轩、榭、廊、舫。 千百年来,中国古建筑以其独有的魅力 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这些散落在大江南北的古典建筑 在历史长河中 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相反,经过时间洗礼的它们 在日复一日中,愈发地恬静温婉、气势如虹 ▲《最忆江南雪》-摄于苏州 ▲《牖影》 摄于河北承德行宫 ▲《颐和晚照》 摄于颐和园 ▲摄影《风云紫禁城》 现代社会中 钢筋水泥建筑早已经入侵到 每一寸大地的肌肤 看惯了这些冰冷缺乏美感的房子 那些饱含匠心又充满美学的古典建筑 则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细腻的建筑风格 传统的文化艺术魅力 古建筑展现出来的中华风韵 也让无数人用他们的相机去记录这份美 而今天介绍的这组作品 则是由这群记录者中的一位拍摄下来的 只不过让人意外的是 拍摄这组恢宏大气照片的作者 并不是一位专业摄影师 而是一位小城的基层民警——苏唐诗。 ▲《翩然》 摄于济源济渎庙 ▲《拂》 摄于郑州胡公祠 ▲《静守》 摄于河南巩义宋陵公园 ▲《会馆夜韵》 摄于开封山陕甘会馆 对这组来自小城民警的作品 中国建筑摄影第一人林铭述惊叹道: “来自‘最不专业地方’的摄影师, 却拍出了中国“最专业”的古建筑片子”。 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在看完他的作品后 也曾这样评价: “苏唐诗的镜头描画了不一般的建筑之美, 在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之间, 以如幻的光影承托厚重的历史文化, 经得起久久品味。” ▲《金山寺古韵》 摄于江苏镇江 ▲《风雨千年》 摄于云南楚雄 ▲《圣地》摄于五台山南山寺 ▲夏日·老台山 苏唐诗出生在一个诗书之家 因为耳濡目染,他自幼就对书法、绘画等 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 后来,从部队回来的哥哥带回了一台相机 看着他在暗室里冲洗照片 苏唐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拍照 高中毕业后苏唐诗考上了警校 那时候的他,对摄影依然如痴如醉 只是还在上学的他 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买一台相机 为此,他只好去租学校的相机 一天几毛钱的租金 那时候相当于他一天的饭钱 但是每每看到自己拍摄出来的照片,他依然 兴奋不已 ▲黄河故道的春·秋·冬 最开始,苏唐诗选择自己的故乡 黄河故道 作为拍摄对象 为了能够拍好水中的飞鸟 以及各个季节的植物生长、光影变换 这个主题,他一拍就是八年 他记得,有好几个冬天 为了能够拍好水鸟从水面展翅起飞的镜头 他每天早起赶去河边的芦苇丛里蹲守 最长的一次,他连续八天早起 只为拍到一个满意的画面 而长年累月的拍摄 不仅让他的摄影技术增长了不少 他对什么样的天气里 到哪去拍照,拍什么,也渐渐了然于心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1 03:01 , Processed in 0.0196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