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艺术圈里的千面女郎,非属Cindy Sherman(辛迪·雪曼)莫属, 1975年,Cindy Sherman开始创作“无题”(Untitled)系列,起初,她只是热衷于将自己扮演成不同的样子。 

1977年开始,无题电影停格系列 “Untitled Film Stills”标志着典型的Cindy Sherman风格——她自导自演,犹如剧照般,呈现女性不同的社会身份:从模特儿、明星、名媛到精致的家庭主妇……这些都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角色的认同。 









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彩色摄影进入艺术领域的风头渐盛,Cindy Sherman也开始成为彩色大军的一员。虽然她从不将自己定义为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确实关心女性身份在时代中的变化,是怎样被消费,然后被消费过剩。 


















Cindy Sherman曾在采访中说:我们都是自己为映射到这个世界的形象而制造出来的一个产品。即使大家可能没花费任何时间,或者认为他们没有为此做任何准备,我认为最终他们还是让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变成某种特定的方式,给周遭世界一个特定的面庞。 用Cindy Sherman的图像去解读每个时代对女性形象的描绘,会格外有趣。她加深了这种描绘,从而讽刺了它。她曾说过,她尽量让自己扮演的人物没有表情,从而可以是任何一个人,赋予这个图像意义的,是它的文化环境而非其他。 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女王、女神、公主、仙女……是消费社会推波助澜的一个文化称谓,而已。 2016年,Cindy Sherman推出了她的新作品,题目依然是“无题”——可能是最后一批“无题”。照片中的人物忠实地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的时尚元素,只是数字化的高楼大厦、山脉河流将她们带到了今天的背景。她们依然美丽,只是再精致的妆容也难掩那一双布满皱纹的手——Cindy Sherman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已经62岁了。 








女人的一生可以扮演无数个美丽的角色,无论是天性使然,还是文化裹挟,女性形象都是感官性的转化。 然而,只有衰老是真实的。 时代需要它靓丽年轻的面庞,那是最强盛的欲望,最丰富的可能性。 但生命总是每一刻都在逝去。Cindy Sherman在她的新作里,头一次微妙地和她照片中的角色“微妙”地站在了一起,她们拥抱衰老和曾经承受过的苦痛,在聚光灯不再的地方,继续美丽,继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