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可以是一种情绪的书写,一段故事最直白的简述,抑或是电影中某个角色性格上的诠释,在Wes Anderson的电影里是宁静迷人的绮想桃花源,于Paul Delvaux的画作中扮演冰冷抑郁的情绪抒发管道,在Gucci秀场上则成为流行文化与复古美学碰撞出的火花……。 然而,对于台湾摄影师Sydney Sie(谢昕妮)而言,色彩是模糊现实与梦境的那片有色滤镜,将一切有形与无形、情绪与理智、真实与虚假全都揽入同一个画面中,任由霓虹灯光般的高彩度色块与奇妙物件互动,在看似不合理的场景设定下,上演一出又一出含义鲜明的默剧,举凡女性意识抬头、自我成长的内心挣扎和对逝去童年的缅怀,皆为Sydney Sie反覆探究的拍摄主题,将其极为私密的情感注入绮丽影像之中,以超现实的画面安排作为诱饵,引领观者遁入旁人无法理解的、只属于Sydney Sie的异想世界。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系列作品 



《Forest》系列作品(model:温贞菱) 1、通往异世界的门户:奇幻的霓虹色调 「霓虹般的色彩,像是在永恒阳光热带城市里集体居住着无意识的人们。」 这是Sydney Sie为自己的作品所下的注解,以非常诗意的方式解释画面中「马卡龙霓虹色调」的应用,透过柔和的色彩渐变,搭配几何物件的画面切割,形塑出如飘渺梦境般的虚拟维度,一如广受国内外媒体争相报导的《Unexpectable Boxes》,Sydney Sie以彩色纸板和泡沫板建构人造空间,穿过圆形和方形洞口,女孩们伸出脚踝、部分脸部和穿戴丝袜的手掌,象征人们探究外在世界的那份好奇心,因窥见井外湛蓝的那面天空,而决定踏上无止尽的自我追寻。  




《Unexpectable Boxes》系列作品 《Unexpectable Boxes》整个系列画面映衬着几乎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奇幻色彩,与含有隐喻特质的物件结合(如拉扯的丝袜),并以「在3D空间内营造2D视觉」的拍摄手法,筑构出令人惊喜的幽默想像。 2、超现实的影像魔法:重新描绘现实的样貌 「把真实的东西拍成假的照片,让真实跟虚假之间的界限消失,真的东西变成假的,假的东西也能变成真的,就能离想要的近一点。」 Sydney Sie秉持如此概念性的创作精神,除了变幻莫测的色彩组合之外,常常于照片中使用「超现实的空间营造」进行对物质本体的叩问── 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这些界线对Sydney Sie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太多的定义枷锁会局限摄影师探索世界的宽度,而Sydney Sie所追求的创作自由是不受任何形式与风格所拘束的,就像她在《Archipelago》与《Deep》两个摄影计划中、使用镜子作为「模拟出超现实维度」的道具那般,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空间,去重新描绘现实世界的样貌,如此匠心独运的表现手法令人啧啧称奇。 




《Deep》系列作品 

《Archipelago》系列作品 3、诡谲肢体背后潜藏的社会议题:无脸女人的故事 对于总是出现在摄影作品中的「无脸女人」,Sydney Sie也曾于专访中倾诉创作初衷:「女性在成长过程是比较没有自信的,在社会上表达的情绪有限,有些情绪甚至需要隐藏起来或被剥夺,所以我常常以女性为拍摄主题。」 Sydney Sie将焦点从女性的面孔转移至肢体上,以《meowoman》中被塑胶袋和玻璃箱包围的女性,表达女性在社会地位上仍处在无法全力发挥才华的劣势;至于此专题的命名「猫+女人」,是因为Sydney Sie想打破社会大众对这两种事物的既定联想(像是女人像猫一样神秘、爱撒娇)等等,抽掉「女人头上戴着猫耳朵」这一类形式化的动作,以跳脱传统的表现方式挑战观者的认知,表达「女性不该受性别刻板印象束缚」这样的概念。 





 
《meowoman》系列作品(model:Gao Xiao Gao, Jin Normanita Lin) 欣赏着Sydney Sie风格独特的摄影作品,不免让我想起近年来兴起的#MeToo女权运动,随着女性意识抬头,这是否意味着更多女性能得到与男性相等的公平待遇,在薪酬、升职机会与工作期望上,能与男性平起平坐? 



《Innermost》系列作品 我想,没人能为这个问题给出精确的答案,但至少随着女性创作者的崛起,我们已经能在这条名为「梦想」的道路上,渐渐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小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