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约瑟夫十分腼腆,终生未婚,一直与患病的兄弟及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母亲的强控之下,从小被母亲灌输女人是污秽的观念。 有时为了发泄情绪,他就跑到剧院去,躲在专供演员出入的门外边,默默观察来往的女演员。 
约瑟夫·康奈尔《larger》,1935年 除此之外,约瑟夫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于是他与草间弥生开始了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除了接吻,并没有性的接触,只画过彼此的裸体。 
一天,两人在约瑟夫的自家草坪上接吻,被约瑟夫的母亲看见,盛怒之下的母亲提了满满一桶水,从他们两个人头上浇下去,并威胁约瑟夫: “不可以碰女人。我不是已经跟你说很多次了,女人很脏,是梅毒和淋病的巢穴。结果,你还带女人回来,和你接吻!” 
但令人更尴尬的是,事后约瑟夫竟然将草间晾在一边,赶紧给母亲大人道歉赔笑。 因为“婆媳关系”的问题,草间屡次想与约瑟夫分手,但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他糖衣炮弹般的轰炸。 
约瑟夫严重的恋母情结,让草间弥生既矛盾又无奈,却也舍不得真正离开对方,一边爱着,一边受伤着,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吧。 
在这段残缺的爱中,有时候连他们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被激情还是情感主导着。 
他们曾在寒冷的冬天,脱光彼此的衣裳,抚摸并欣赏着对方的身体画素描; 约瑟夫曾从裤裆里掏出那玩意儿,恳求草间“可不可以帮我摸摸它。”也可以看着对方的书信或作品自慰。 
在约瑟夫离世前,因为前列腺肥大而动手术,他央求草间弥生去医院看他。 见到草间的约瑟夫喜极而泣,激动地把她压倒在沙发上,脱下衣服疯狂激吻。 但他们又可以什么也不做,从白天一直聊到天黑,彼此会有强烈的共鸣感,甚至这种共鸣感带来的快感,并不亚于普通人的性爱,是爱情。 
1972年,约瑟夫去世。 十年,对一段感情来说不长不短,但不知道没有婚姻、没有性,有多少人能一直相伴。 无论如何,这始终是两个孤独、被动、沉溺梦想的不合时宜之人的伤心故事。 
伤心欲绝的草间弥生,回到了日本,在这之后,草间的身体机能愈发下降。 一天,草间穿着她特有的鲜艳夺目的衣服走进医院说: “我有精神病,我要住院。” 
此后,草间选择远离公众视野,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生活。 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她需要长期接受精神治疗。 
她将工作室设在医院的对面,每天早上十点开始创作,晚上六七点离开。自此开始了漫长且孤独的创作时光。 
在此期间,她创作了无数令人向往的作品。 她作品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圆点,像是细胞、种族、分子,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生命的本源。 

她最著名的“无限镜屋”,每次只限2-4人进入,每人限30秒,却有16万人愿意排队.......其中就包括贝嫂维多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