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者:杨民明 发表时间:2001年3月05日 09时37分58秒 在摄影评论的过程中,摄影评论家应用通俗的语言说出深刻的理论,引用某个理论家的话,并没有错。也就是说,引经据典本为说明自己的观点,但不要忘记面对的是文化水平不同的摄影人,要让摄影人读懂摄影理论文章,就不要把文章写得过长,有过浓的“理论专家”味。我想,摄影人喜欢看用简单的,有趣的语言讲理论的文章。有的摄影评论文章过于晦涩难懂,摄影人只好敬而远之。这说明,写摄影评论文章,不仅是要言之有理,有拒,还要让人愿读,能引人入胜。近几年,摄影评论文章不多,让摄影人爱读的评论文章也不常有。也许,摄影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应努力学习。不过,摄影评论家是否想一想,怎样把文章写好,让人爱不释手呢? 回应:猎人 发表时间:2001年3月06日 09时40分11秒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我最想看的是摄影理论评论文章,而不愿看的也是摄影理论评论文章。每每拿到摄影报刊,先看理论版,但实在看不下去。有的十分晦涩,存心让别人看不懂,好象这些理论是所谓的评论家们之间看的东西。有的废话连篇,明明用少量精辟的语言可以讲清楚的事,非要撑成一个长篇,把有用的几句话也淹没了。 后来,干脆不看中国理论评论文章了,瞎耽误时间。我个人觉得,美、加、欧的摄影理论评论在文风上比较实在,不冗长繁索。日本的文章虽然不够精到,但不失实用。原苏联的文章已经过于拖沓,不好读了。至于中国的摄影评论,唉~,怎么说呢,就象是中国足球一样,恨它好不起来。 其实写手们也形成了陋习,与摄影的陋习很相象,甚至还不如,毕竟摄影是图片的语言。我不企望评论家们先清理一下自己,请他们随便讲吧,反正我也不看。 也许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也许中国的摄影和评论是中国文化必然结出的果。 喜欢摄影以来,我最庆幸的是,没有走上专业摄影工作这条道路,没有走进那个乌烟障气的圈。 写出晦涩难懂的摄影评论文章容易,通俗易懂的难。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02 , Processed in 0.08166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