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教育中传统与数码的分歧点

2006-4-3 17:14| 发布者: | 查看: 1201| 评论: 0|原作者: 王 瑞|来自: 中国摄影报

   美国《摄影领域新闻》是做全方位摄影专业化报道的杂志,它以传递摄影业界的信息动态为宗旨,信息覆盖面遍及美国摄影事业现状的方方面面。
    该杂志曾发表题为《旧学校-新学校———摄影教育中传统与数码的分歧点》的访谈文章,鉴于当前职业摄影业界持续地热衷于投入数码技术的流行局面,使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摄影科系的教学工作也受到这股形势的强烈感染。《摄影领域新闻》杂志访谈了美国有代表性的6所相关院校的摄影教育从业人士,听取他们就摄影教学由传统的胶片技术向数码媒介转变过程中的观念见解,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问题。
被美国《摄影领域新闻》杂志选择访谈的人士包括:
    Larry Nighswander ———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指导,代表美国综合大学的影像专业方面。
    Everard Willams———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摄影系主任。位于西海岸加州洛杉矶的这所设计学院,在美国商业设计类学院中一贯处于带头的领先地位。
    David Rees———密苏里大学副教授兼密苏里摄影工作坊指导。密苏里大学的新闻系是美国新闻摄影方面的名系。
    Fred Ritchin———纽约大学摄影和影像系执行主任。纽约大学向来以专业设置密切联系社会需求而著名,追求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新颖性和领先性。
    Michell Bogre———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系主任,美国东海岸的商业设计类学院的代表。
    Phillip Block———国际摄影中心教育总监。位于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是综合性的文化机构,在展览、学术研究、出版、教育和国际公关等方面著称于世。
    从以上6所摄影院系的访谈取样,可见涉及面既有商业、新闻、设计等类别的专业分项,又涉及摄影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层次,也兼顾美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全国性,使这样的调查兼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学术意义。此访谈文章就以下几个话题展开调查,(为方便国内读者,此文弃人名而转用院系名称来牵引观点),具体如下:
    你所属的院校为何因为数码影像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课程?
    俄亥俄大学:我们视觉传播学院设有一个本院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数码影像核心课程,这是仅有的一个数码影像的基本课目。对于大学里其他专业的学生,此课程列为选修的课目,再深入的数码课程本校尚且未有。现有的这个数码影像的课程,主要教学意图侧重于摄影美学的意味,而不是在于技术的方面。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尽管我校已经投资一些相关数码技术的教学设备,但是这类事情尚未被列为当前教学的中心内容。因为从前景和首要性方面而言,数码技术起到的不仅只是相当于普通照相机的机械工作而已。在我们学院的教学中最重视的,还在于落实什么是摄影视觉之最本性的那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在影室里掌握如何用数码相机曝光,并把这个技能发挥体现于完成教师所指派的具体拍摄作业。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在注意发展和强调现有课程的完整性和结构性。
    密苏里大学:我们大学新闻系的影像课程在过去和现在的世纪里,皆立足于兼顾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我们调侃地自称本系以授人以冲胶卷和印照片来教摄影史。对于一个新闻摄影的学位而言,这是很实在的。我们仍旧坚持开设“新闻摄影基础”这门课程,所有新闻专业类学生的第一节课程,仍旧是以黑白胶片拍摄和后期制作照片为基本。只是完成了这项必修课之后,学生们可以有更广泛的多种自由选择。我们没有废弃任何一件教学设备,学校里仍旧设置着黑白暗房,我认为传统的胶片摄影还能够再持续一阵子。
    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开设数码摄影课程?
    纽约大学:我校在1989年曾经举行过一次关于数码前景问题的学术讨论会。90年代初期,我们开始商议如何设置相关的新课程,以及教员的再培训计划。从本系的名称由“摄影”改为“摄影和影像”,便可以了解到这个变化的事实,摄影和影像的提法可以涵括有关所有种类的影像范畴。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时,是非常严肃认真的。[FS:PAGE]
    帕森斯设计学院:7年前,我们开设了采用数码方式来丰富传统摄影创作的第一种课目,我们将其称为“线路和照片”(Line & Photo)。因为我们认识到电脑这种新的工具,能够使学生用更便捷的方法把握设计的整体性,为此我们改变了学院里已有的二维和三维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如今大多数的学校,包括帕森斯设计学院,都倾向于让教传统摄影课程的教员们,去进修有关电脑操作的技艺,以因应图像领域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教学需要。
    国际摄影中心:我们是在6年前开始进行数码摄影的教学尝试,所设立的课程包括教授数码录影、数码媒介和多媒体静态摄影等内容。
    由普通照相机和暗房工艺向数码照相机和电脑设备的转型中,有什么经济负担?
    密苏里大学:尽管校方承担购置照相机的资金能力比5年前要高出许多,然而相对而言还是显得费用较贵。我们学校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拥有个人的照相机,使人们都能拥有和使用自己的照相机,以树立那种高尚的形象,对今日社会实际上仍是一个挑战。我们大学尚且有能力再拨些款项,投入到支持传统暗房的化学药品消耗费用上面,对于数码相机和传统摄影设备的关键性资金分配问题,则是管理摄影系的人普遍面临的一个左右为难的事情。即使省下买胶卷的钱,但是添置数码照相机设备,还是有不断需要再投资等问题。教学设备都需要保养和维修,而且在美国摄影市场上,6个月以后这些新型的数码照相机也就不再是新型的了。我们新闻系是在每年增购相机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相关的新课程。
    国际摄影中心:我并不认为学生们把数码新技术设备的因素当做增加学费的原因,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大学当局都为增加数码新技术而做了持续增长的投资。传统大学已经面对网络大学投资以网络工作站进行教学的竞争压力,网络大学的资金不再投向校园建设,而是用于进行新型数码传播教学所用的先进设备等方面。
    俄亥俄大学:摄影不期然的正在变成只有那些能够承担得起的人们的操练活动,如果摄影教学不能够找到让不同经济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面向整个社会提供相关的摄影教学培训。摄影工业尚未能够找出一条好的办法来和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使这一代人能够有权学习相关的技艺,包括使学习者能够职业化地使用新型的专业器材。有些摄影器材公司做了一件好事,以教学价格向学校和学生提供相应器材,但是一些重要的公司和厂家并未这样做。维护已有设备已经成为对学校的挑战,许多科系的传统摄影暗室里的放大机设备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现在仍然在使用中。如果是20年的喷墨打印机和电脑的话,那早就被当做老掉牙的东西给扔掉了。据我们所知,许多大学并没有更新旧设备的资金投入。学生们都很机智,如果他们见到一所大学的设备是陈旧的,他们就会转向选择另外那些设备更好的大学。更新教学设备是学校的经济负担。
    教师需要改换吗?
    帕森斯设计学院:最艰巨的事情就是快速提升教师的应变素质。那些从事传统黑白胶片摄影教学的教师被通知,如果他们至今还未更新教学内容,那么就必须尽快完成这个转型。我向他们明言道:“你们必须进行教学转型,本校没有能力既保留一个教授传统摄影的教师,同时还要另聘一个专门教授数码摄影的教师。”这可能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那实际上是个大约7年之久的过渡过程。来我们学校学习数码摄影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因应形势来调整课程结构,包括他们从前没有教过的内容。我们鼓励学生自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教师做示范怎样冲胶卷。对于使用照相机,“这个题目在教科书里有,你们自己阅读,如果有问题不明白,再问教师,教师给你解答”。从我们系的教学宗旨而言,技术部分并非占有重要比例,我们更加注重内容实质。也就是说,摄影不是关于照相机的学问,而要看你展示出来的作品影像如何。[FS:PAGE]
    俄亥俄大学:如果有一个好的教师班子,他们就能够做出专业领先的表率来。其实不需要什么职业发展计划来敦促指导,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向学生指导怎样处理摄影的技术问题。好的教师会提醒学生:“你们要注意这个,了解它能够做什么。”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技术上,如果学生比教师更具领先表现,那可就麻烦大了。
    比起传统摄影,学生们更加想接受数码技术教学的课程吗?
    俄亥俄大学:我并不认为你能够区别学生对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其中哪一个比另一个更感兴趣。一个快速的演化,是由于有那么多学生从中学起就使用数码相机了。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某种印象令学生产生了畏惧,就是当他们见到某位教师在暗室里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干了30多年之久,学生们自然会认为数码化的新技术方式更适合于他们自己。学生们其实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如果告诉他们摄影史的乐趣在于必须把各种的摄影方式都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对摄影事物做到充分领会的话,那可就有点太庞杂了。
35mm标准胶片摄影的课程已经处于危机了吗?
    国际摄影中心:我们并未像设想的那样见到35mm胶片传统摄影方式的消失。我认为传统摄影还是有其存在的位置,例如在艺术摄影的展览、照片制作、视觉想象、冲印工艺与曝光等方面,与以往都是相同的。
    纽约大学:如果观照大片幅和中片幅摄影,还有冲印工艺,这些方面和35mm标准胶卷摄影都是共同的。传统摄影仍然拥有其专业意义的存在空间,只是35mm标准胶片摄影所原有的简便性,已经被更加便捷的数码摄影方式给取缔了。这许多年里,学生们已经就他们自己的摄影感觉和选择,显示了摄影事物的实际变化大趋势。
    密苏里大学:今年秋季学期,是我们第一次开设将数码照相机和与其竞争的胶片照相机做时间比较的课程。由于有更多的学生已经能够负担得起购买和使用数码照相机的费用,我看实际上这已经不再需要暗室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00 , Processed in 0.13419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