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国营照相馆还能撑多久?

2006-4-4 13:54| 发布者: | 查看: 1434| 评论: 0|原作者: 朱玉芳

   国营照相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打着鲜明的时代的烙印。相对于港台影楼和个体影楼来讲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国营照相馆在那个年代曾经满足了人们拍照的基本需要,也曾经像今天的电信行业一样统一着天下,无论您拍什么样的照片,无论您买什么样的照相器材,您都必须到这里来,因为除了国营照相馆您别无选择。而这里的“服务”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客户待理不理,态度生硬,来这里消费,丝毫感受不到“同志般的温暖”,关于价格,无论质量好坏、无论过期与否,您都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因为这是全国统一价,他们仍然改变不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那个时候人们还感受不到国营照相馆服务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因为无处可比呀!因为改革,出现了私营照相馆(或称个体影楼),因为开放,出现了港台影楼,国营照相馆的一统被港台、个体、国营三分天下,90年代初,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国营照相馆有着自身的优势,占据着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并且拥有房屋的产权,如郑州的“艳芳”就位于全国著名的“二七广场”商业区,其优势无可比拟。无论是港台影楼还是个体影楼基本上靠租赁门面进行经营,能自己购买门面者太少了,然而如此商家必挣之地与国营照相馆的惨淡经营相比,其价值被体现得太少了。国营照相馆非常讲求用光,但这种优势被来自港台的大平光冲击得失去了市场。国营照相馆曾经拥有照相行业各门类(洗印、修像、化妆、摄影、美工)的精英,但精英们要么跳槽,要么自立门户,使得国营照相馆危机四伏
    人们的选择余地大了,国营照相馆的劣势也悉暴露无遗。国营照相馆缺少个体影楼的灵活性,个体影楼可以讨价还价,个体影楼负责接待的可能既是摄影师,又是老板,多少钱可以干,自己心中的算盘可以打一打,因为顾客是上帝,可以施些恩惠,而国营照相馆的门市接待缺乏定价的自主性,门市能给客人的优惠程度是有限的。国营照相馆缺乏港台影楼的财大气粗,有钱,可以不断的更新设备,有钱,可以把门面装修得豪华气派,有钱,可以大打广告战,海陆空全面作战是港台影楼的一贯原则,而国营照相馆只有苟延残喘了。国营照相馆倚老卖老,动辄多少多少年老店,开照相馆不是卖酒,陈年老酿,愈久弥香,更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摄影应紧跟潮流。国营照相馆缺乏个体影楼的轻装上阵,个体影楼捡到篮里就是菜,而国营照相馆不仅要养活大批的退休师傅,还要为现有的师傅发工资、买保险。国营照相馆体制改革不彻底,员工多劳不多得,尤其是摄影师每月拿五六百块钱的工资,与港台影楼的摄影师数千元的月工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心理严重失衡,积极性不高。国营照相馆的劳动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更为有意思的是各地的国营照相馆还担负着劳动部门授权的“摄影培训”和颁发照相行业上岗证的工作,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照相人才培养基地”,而自己的摄影棚却空荡荡的,靠“火线入党”的门市接待担当摄影师、化妆师的“重任”,不知道这些年轻的摄手、化手们羽翼丰满后是否依然“孔雀东南飞”。 河南新乡市曾被某些“同志”称为“为全国的人像行业做出过巨大贡献”,正是在这里,从国营照相馆辞职出来的摄影师开办的影楼就有10家之多,可谓是徒弟包围师傅,有的甚至是退休师傅拿着国营照相馆的退休金,抢着国营照相馆的饭碗,真可谓“旱涝保收”。
    给国营照相馆的一点建议:要么加强管理,更新设备,转变经营思路,真正走市场化道路;要么出售照相馆,这未尝不是救活照相馆的好办法,无论“姓资姓社”,员工的待遇都应该改善(不包括庸人);要么改行,凭着现有的地势,捞它一把太容易了,割除“国营照相馆”情结,换个方式,好好的活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3 , Processed in 0.08041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