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五年级开始发表文章,高中时代由于父母反对我写作,断了经济来源,只有靠写作维持学业和生活,每月三四百元的稿费是我全部的收入,这中间需要应付学费、房租、邮资等等,三四百块钱对一个九十年代初的中学生来说已经够了,并略有节余,可是既要不荒废学业又要写作,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稿多投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那时侯我不像一些文学爱好者,只要有文章发表便心满意足了,我是与稿费说事的,那时侯收参赛费的比赛我一概不参加,不付稿费的报刊一概不投,当时的《商丘日报》千字8元,只有烂稿才给它。尽管很多报刊反对一稿多投,他们只是视而不见。上海、辽宁、广东的稿费较高,我的稿件在那几个地域见报率也最高。西安的《当代中学生》为了首发我的文章,将对我的稿费提高了一倍,能发的稿件及时发,不能发的稿件及时退,主编每月都给我寄一份两月后的杂志编辑计划;太原的《中学生俱乐部》给我开了个《校园小作家专席·朱玉芳》专栏,这样每月便有了固定的收入。现在,我做了摄影师,现在,西安的《当代中学生》还再办,我拍摄的中学生肖像照片便让《当代中学生》首选做封面,封面照片是无法一稿多投的,尽管当《代中学生》开的每张40元的稿酬比起其他杂志来说少得可怜,但我很感激他曾经对我的关照,现在我已经不在乎稿费的多少了。 高四的上半年,我当了一名交警,开始接触摄影,后来我怀揣着积累的三千块钱上了郑州的一所学校,学习"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大学,担摄影课,并且有了自己的摄影广告公司,钱,尤其是稿费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绝对不再是主要的了,我把文学方面的和摄影方面的写作当成了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写作,因为我喜欢,我就是那种会写作、会摄影、会电脑、会吹牛的人,写作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长时间不敲键盘反而手皮发痒,写作是一种爱好,不是负担,我不用为了评职称到编辑部求爷爷告奶奶,甚至不惜花钱买版面,写作是一种享受,在自己四十平米的书房里,翻翻书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上上网、玩玩文字游戏、抽点香烟、喝点小酒、和虎朋狗友聊聊天,便度过了一段幸福的黄昏时光。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文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吧,我做到了,知足常乐,一生何求? 写作真好,使一个人在想说话的时候,不至于哑口无言,想说就说,不想说,保持沉默,发表文章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存在,发表文章可以满足一个文化人表现自我的欲望。现在我用电脑写作,不再为抄写而浪费太多的光阴了,在出差的徒中,不用再满口袋里装便笺了,有笔记本电脑呀,上摄影课,也不用携带成摞的资料,教案就在电脑里,也不用携带大量的照片,手提电脑就是一个小型的幻灯机。 路满漫漫起其修远兮,我将继续而写作!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40 , Processed in 0.07783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