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乐凯近来将有大动作,为之欢喜,为之担忧。 乐凯,伴随着我走过了从摄影学步到如今的整个历程。记得上大学时,每隔一段时间,全班同学都要集资批发一批乐凯胶卷和黑白盘片,然后拿到暗房,乐此不彼地分装。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型的试验,使用乐凯彩卷拍摄,然后使用乐凯纹纸手工精放,几乎无人看出是全乐凯制作的片子,所以如今,我依然向影友不断地推荐着乐凯胶卷。 我本人在"胶卷" 问题上,"国货意识"很淡薄,我是根据用途来选择胶卷的,我目前使用四种牌子的胶卷,不会厚此薄彼。有人硬性地担负让乐凯起"民族感光材料工业"的大旗,理由不是很充分,没有谁非要让乐凯充当"爱国英雄",但如果乐凯非要做一个"穷困潦倒"的"最后的贵族",谁也没有办法,穷困潦倒是自己不勤奋的结果,"爱国"仅是一个幌子,我们不能不对"乐凯"尴尬处境的背后行为视而不见。 乐凯之所以仅仅只占领20%的市场份额,有其自身的原因。第一,产品类型单调,不像柯达几乎含盖了整个影像领域。性能不稳定,新产品不经过应有的试用期,就匆匆上市,再忙忙停产,影响品牌形象。柯达的新产品发布会已经做到了中小城市,乐凯呢?第二,广告投放像零星小雨,没有规模,没有整体运作策划,达不到应有的冲击力,目前,老百姓区分胶卷好坏的标准是看进口还是国产的,国产胶卷只有乐凯了,乐凯在无意中成了"孬"胶卷的代名词。第三,营销网络不健全,柯达要在中国发展到10000家"柯达快速彩色"连锁店,连锁店可以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还可以做免费的广告,但乐凯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搞过"连锁店",只会步人后尘,试图靠"免费上门服务"来打动消费者,这个想法有些超前,尚不如在社区内多设一些"扩印收件点"。第四,乐凯有点小家子气,赞助的摄影比赛,参赛作品必须使用乐凯胶卷;别家胶卷赞助比赛为什么不对胶卷作限制?第五,忽视与摄影师的交流,鄙公司不是柯达的"连锁店",仅仅是柯达产品的普通使用者,每年都会收到几十份柯达寄送的资料,乐凯寄过吗?,我曾经收到过柯达使用特快专递寄发的资料,乐凯会吗?柯达公司每年都会有几位工作人员到鄙公司调查访问,我手头上没有一张"乐凯人"的名片。为什么?有多少摄影人"想说爱你不容易",调查过吗? 乐凯与富士全面合资,各自都有一本帐,现在还不是论输赢的时候,如果我是乐凯的"总裁",我将拒绝与"富士"合作。因为,第一,如果按乐凯的当家人之一所说,"乐凯合资的目的是利用富士成熟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及国际营销网络将乐凯全面推向国际市场,乐凯的品牌控制权在乐凯手中而不是富士手中",那么,在这些方面,"柯达"更胜一筹,"富士"并不是龙头老大;富士之所以想与乐凯合作,是为了在中国市场更好地生存下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富士想拿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赚取中国人更多的钱,富士尚未战胜柯达,如何将乐凯全面推向国际市场?靠富士将乐凯全面推向国际市场只是乐凯的一相情愿。第二,乐凯以厂房设备入股,那么乐凯的技术、和管理难道就一分钱不值吗?这么多年,乐凯的技术、管理人员究竟在干什么?难到乐凯的技术和管理丝毫没有比富士好的地方?这样的合作,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们还应该想到,富士所提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否是最先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将中国的企业当成"洋垃圾收购站"的例子,不可不妨。第三,如果按乐凯公司所说"黑白胶卷公司的专用胶卷不在收购范围",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还会保留"乐凯"的品牌,富士与乐凯还会存在竞争,又怎么能说是"全面合资"呢?第四,关于乐凯富士的全面合作,有关人士使用了"收购"一词,很微妙!合资的背后应该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第五,有人说,"乐凯的品牌控制权在乐凯手中而不是富士手中",富士会不会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实行蚕食政策,你再控股,自己的技术给"合"掉了,控股有什么用?"釜底抽薪"并非不可能的事。不久的将来,"乐凯"的牌子,会不会消失,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第六,乐凯目前依然是制约洋胶卷在中国难以提升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年,我们为什么要研制自己的"黑白电视机"?没了自己的胶卷,进口胶卷谈判桌上的平等地位也将随之失去,到那时,受损害的将是所有的国人!乐凯遮遮掩掩,迟迟不敢承认与富士的合资,而富士却直言相告,谁在伤脑筋,谁在偷着乐,还用说吗?[FS:PAGE] 乐凯前进的路上依然也许充满荆棘坎坷,也许充满鲜花掌声,但无论如何,我始终对"乐凯"充满信心。 "乐凯"不要令"国人"失望。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00 , Processed in 0.0702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