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影楼服务"朦胧的陷阱"?我的答案是影楼行业的"混水摸鱼"者,但他们之所以能够设置陷阱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有那么多贪图便宜的消费者。自以为"沾光"了,其实不知不觉温柔地"上了一当"。既然要求经营者老老实实经营,消费者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消费? --拍片为什么不要钱?影楼界正流行一种免费拍照项目,天底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非要执著地认为这顿饭就是免费的,不好意思,饭后算帐。公平交易的原则是什么?哪有拿人家的东西不给钱一说。类似的现象还有街头散发的"代金券",消费者也不冷静地想一想,唾手可得的一张纸能够代替几百块钱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三岁小孩都明白的常识,"免费"实乃"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你不愿意出钱,又想享受服务,陪了夫人又折兵,"免费消费"是最低层次的幼稚型消费,与上当无关。 --二次消费谁为主体?有人称"选片服务,防不胜防的二次消费"的提法不甚恰当。因为"二次消费"是影楼的提法,"二次消费"仍然是消费,消费的主动权在消费者而非经营者,如果强迫消费,经营者则属违法行为,与二次消费无关。消费者首先有知情权,你明知道加挑、加放、入册要收费;你要加挑,商家额外付出劳动,你凭什么不额外付费?"二次消费"的选择权在消费者,"防不胜防"从何谈起?消费者究竟防谁?防什么?"二次消费"仅仅是商家的一种经营方式,本身并无过错,也无可指责。 我不知道加拍照片为什么必须全部交给消费者,也不知道影楼扣下多拍部分违反了什么规定。如果要求经营者必须将加拍部分无偿送给客人,那么不多拍如何?不多拍谁来保证照片100%的成功率?"眉毛胡子"全都送,如何保持影楼的外在形象?试问,工厂生产的不合格产品是否允许出厂呢?既要求影楼保证质量,又要求影楼必须将多拍部分交给消费者,还要求影楼额外付出劳动不得额外收费,对影楼来说是否合理呢? 照片的价格如何定?有人提到7寸照片的价格在1.3元至1.4元之间,影楼是你家开的!你买手表,是否是按用来制造手表的金属材料的价格来付费呢?1.3元是洗1张7寸照片的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如果用这个价钱卖给客人,估计所有的影楼都要关门了。计算照片的成本必须考虑下列因素:底片成本、相纸成本、水电费、员工工资、房租、工商费、税、广告费、办公费、设备折旧等。为什么很多影楼要关门,很重要一点就是不懂得成本核算,看着赢利,实际亏本。 --外买的样本是狗肉店挂的"羊头"。 出现外买样本是因为影楼竞争激烈,一些小影楼实在没有实力拍摄高质量的样本,只有靠外买的样本来支撑门面。这有背职业道德,外买样本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和极其恶劣的行为。也有消费者明知外买的样本,自愿上当,假冒伪劣产品你可以拒绝,为什么非要进挂羊头的"狗肉店"呢?消费者协会有责任帮助消费者打击"外买样本"的行为,而不是完全靠消费者自己去分辨和影楼的自律。 看样本,我建议三点:一是给客人拍摄的成品,二是将样本与客人未取走的照片相对照,看一看在色彩上是否存在差别。三是如果你已经看好该影楼,并基本认可该店,可以要求查看样片底片以及照片上的服装、道具等,服装、道具可能会被淘汰掉,但如果提供不了底片,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顺便告诉经营者,不要对用于拍摄样本的模特作过高的要求,如果样本从顾客中选留,更有说服力。做样册的照片,可以不用最好的照片,尽管客人在比较样册的时候,影楼要吃点亏,但是客人更看重的是实际拍摄效果,如果客人的照片没有样册好,又会有很多问题说不清,即使样册就是你店拍的。 --经营者没有义务对赠品提供三包服务。归根结底影楼只能提供照相周边的法定服务。设身处地想一想影楼有条件能够给你提供修"电子按摩器"等的服务吗?无权经营的赠品,影楼也无法提供发票,否则就是违法经营。至于质量问题,应该由厂家或厂家认可的单位来承担。既然是"赠品",送你礼物的朋友是否给你提供三包服务呢?如果是这样,恐怕再也不"礼"尚往来了![FS:PAGE] --另外,降价不是"价格战",目前,影楼也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降价风潮,降价实际上是影楼行业市场秩序的自我调整,价格涨跌需要一个过程,降价仍然会遵循价值规律。 "价格战"是旗鼓相当的影楼之间的一种竞争方式,不是任何影楼都有资格谈价格战的,价格战的核心不是降价,而是质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4 , Processed in 0.07044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