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阅览刘立宏的创意人体摄影作品

2006-4-6 16:46| 发布者: | 查看: 3006| 评论: 0|原作者: 王瑞

欲 望 的 观 看
  刘立宏在2002年出版了他的“黑白人体影像研究”作品集,这部皆为女人体摄影的影册,被刘立宏命名为《神话的观看》,(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印数3000册)。作者其人以同命题撰写的影册前言序文,企图用罗兰·巴特的著作《神话学》观念,勾套“解构主义”理论来做为此部作品创作的指导思想。
  此篇前言文章不长,但是意念混涩。阅览过影册图像之后,便令我觉得作者其人试图将个人作品套入的“神话”之说,其实文不对影。刘立宏文中有此一句:“而制造这些视觉神话的工具之一——摄影,其本身也是一种神话。”对影读文,觉得作者拿“神话”说词来诠释其影像,实在乃是一种做理论谈的时尚套路罢了。罗兰·巴特再怎样名著的《神话学》说,具体到刘立宏的这本影册而言,并不对路。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中国摄影家很是有些不差的个人作品集,每每总要画蛇添足地搅来几笔“深奥理论”的莫名其妙,许是当年盛行过的“抄书抄报,穿靴戴帽”宣传流势的遗传所致。时虽过,境虽迁,但不舍于引用权威语录的作风,积习难改。
  在我看来,刘立宏很有感觉地拍出了一种个性化的女人体影像,却又要把应当披露的实际观念,堂而皇之地用“神话的观看”来掩映一下。人体是神话乎?未必吧。我看这部被作者命名为《神话的观看》的女人体摄影作品集,好在公开了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的性意识特色。我要赞赏的,正是刘立宏做到了以“欲望的观看”视线,来结构人体摄影的表现效果。而他在其论说里却指望把自己的作品性质,定位于“《神话的观看》则是一个解构其思维定式的文本。”
  刘立宏在此意识的浮面上理论的,是本不足为定式的“思维定式”。以对待人体及人体摄影的国人思维而论,其实不谈真实的潜意识心理何在,仅以明面的“思维”而言,也无所“定式”。刘立宏显然对自己潜意识流露出来的“欲望的观看”的心理成像,并不能概以正当的理论解说。于是拉来罗兰·巴特的概念做敷衍,以为女人敢脱下衣服上照片,便是“有勇气的”和“自信、自在的”了。(刘立宏序文中原话为:“照片上的女人是有勇气的女人,她们自信、自在的脱下了衣服,那么,观看的人呢?”)
  其实,照片上的女人为何脱下了衣服?其原因并不简单也许简单,或者跟自信、自在无关。作者在其序文中写的最妙的一句话,乃是最后的那句:“那么,观看的人呢?”
  还是让我们从“观看”的角度,来解析刘立宏构造的女人体影像的潜意识文化心理吧。
逆 风 的 轻 扬
  所谓的“新时期”以降,中国摄影领域的明显历史趋势就是“开放”。开放导致外来信息的倾刻泄入,随之而来的是生吞活剥的摹仿滥殇。中国摄影实践对西方摄影文化和表现形式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于郎静山成功地摄取了一种中国画意“集锦”的移植程式之后,便再难以为继了。于是,在既无“中学”根基,又无“西学”素养的中国摄影界,“体”“用”完全陷于摹拟抄袭,便是顺水推舟的应合潮流之大势了。
  如果在纪实摄影方面,国人摹拟得略显笨拙直接;在艺术摄影(包括所谓的“观念摄影”) 方面,国人抄袭得特别凿痕生硬;那么,在人体摄影方面,国人则摸要得相当拙劣烂俗。妙却妙在,如此这般的无学为体的“人体摄影创作”,竟然都会被“理论”冠之以“人体艺术”、“人体美”、“人体是圣洁的”之类的道学标签。这样一揽子为人体摄影奋力张扬的托词,似乎已经成了与论腔调的通例,附着于通常的人体摄影评论文章中,也流为了挂神头、卖人肉的低俗影像炒作之定式手法,从而名符其实地成为炒做人体这套时髦行当的公开“脱”词。
  其实,在人体摄影实践的初级阶段,向丰乳肥臀的西方女人体看齐的矫柔造作拍法尚不可恶,让东方女子做出西方女子的性感撩姿也不可恶。可恶的是,以艺术为幌子,拿裸体当卖点,与媒体勾结,大肆兜售既无美感,也不性感,既无创意,也不色情的一堆光腚躯壳。可恶的是,一窝风地流行的这股假冒伪劣“人体摄影艺术”,竟然极其迅猛地就充塞于几乎所有摄影媒体的精印版面。 [FS:PAGE]
  我认为,色情未必下流。比下流更不入流的,就是近来流行的一派无色无情无趣无聊的光腚女人照片。这类看了令人扫兴败性,令人从心理到生理都觉倒胃口的“人体摄影艺术”的格外畅销,实则证明一连串的相关拍摄者、模特儿、媒体编辑和消费者,不但欠缺审美格调,而且连审色、审情的品味也很不入流。
  在“人体摄影”的这块试金石上,媒体编辑六神无主,大笔批发倾销假冒伪劣人体影像;理论批评则不知所云,高调空扯加失语。最喜不自胜的莫过于一伙借光腚女人照片的拍造,而异军凸起的“摄坛”后起之秀。既便是秀色可餐、秀色可名、秀色可利,则可叹的是由这伙新秀制作的光腚女人照片也无秀无色可览,却不期然地以惟利是图的损招,哄抢出当今 “摄坛”的一股低俗风尚。
  为此,我视刘立宏的这部人体影像研究影册的出世,为逆低俗风尚而轻扬的一部品味风流的优质人体摄影作品。在刘立宏的影像里,女人体是带有中国古典文人性意识的情色载体,是一种不必以高尚衡量的市井世俗文化的生动生发,也是以本民族文化意识尝试人体摄影创意的可喜成果。
  在满眼东施效颦式的当今人体流俗影像之余,尚有这样一位西施形象出色,令我在对中国人体摄影几近彻底失望之际,徒生一丝爱怜之感。
民 族 性 的 性 意 识
  追查中国文化里相关人体(裸体、肉体)的观念线索,虽有“食色性也”的概念认定,却鲜少对人体美的健康彰显。尤其在儒学道统的封建挟控之下,国人的性意识横遭压抑与扭曲。性,在正统的社会场合,沦为不能明示与明说的“下流”范畴中的东西。唯有在市井社会的层面,性化的人体才是世俗艺术(如小说、词话和版画等)的施展题材。这种“野路子”的世俗文化,遂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性意识心理,其表达形式相当暖昧,人体是附以春宫画的视觉造型呈现,对人体的入微描写,则贯以《金瓶梅》式的色情文学蔓延。
  如果在西方社会中,人体本身即具有正面的艺术感化功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裸体竞技和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都将人体当成赞美的对象。那么,在中国社会中,人体自身似乎并未被文艺化为审美的事物,而是一直与性的生理功能紧密纠葛于性意识的文化情结之中。每当人体形象以绘画和雕塑形式出现时,都要引发社会与论的轩然大波。而以逼真写实的摄影方式呈现具象的人体,当然在国人的观念中,必不可免地会一再造成文化震撼。
  意味深长的是,这道经由千载加固的“人体”难关,竟然伴随着社会转型而来的物欲横流,冲决了观念形态的围堵大堤。在一片泥沙俱下的泛滥浪潮中,人体摄影迅疾得以在“摄坛”脱映而出,成为一道最惊世骇俗的活脱亮立形象,倒是令绝无思想准备的中国摄影界朝野上下,憋了镜头傻了眼儿。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摄坛”的本色如何,在“人体摄影”的施展方面,国人潜在的性意识,也如脱疆的野马、一溜烟儿脱出了一派文化意识的本色风光。当此春光顿泄,以至于令人疑将“摄坛”作“色坛”之际,考察浏览一下"国摄"的人体影像之琳朗满目的夺人风姿,应属极有可议性与可读性的大话之题。
  于是,本人便籍一番脱映而出的人体影像,侃侃而谈。首先要说的是,我不反对“人体美”和“人体艺术是高尚的、纯洁的、神圣的”之观念。然而我还要说的是,从当前大量涌现出来的中国摄影家拍摄的人体摄影作品中,我实在是极难挑选得出具有上述观念标准的上乘之作。如果说,目前中国摄影的哪一门类,距离西方摄影成就最远,那么,可能就是非此人体摄影莫属了。想来,中西文化在人体观念态度上的极大不同,也突显在当国人镜头瞄睨人体时,因无着于自主观念的文化意识,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造成对西方人体摄影形式的极大盲目照抄和生扒硬套的低俗行径。正是在此意义上,刘立宏人体影像所秉持的不同于西方人体摄影方式,才具有特别的欣赏意味和创意成就与评论价值。 [FS:PAGE]
  无论刘立宏其人持怎样的艺术观,无论刘立宏其人是否认为人体艺术是高尚的和神圣的,我在评论他的这部人体影像作品集时,都不会以“高尚的”“神圣的”之类的标准来衡量判断。
  对于人体艺术,不妨有多元多义的评价尺度。如果以“国粹”之“食色性也”而言,我认为人体本身就蕴涵着性的本色,表现“性感”乃是人体艺术天经地义的特色。如果一幅风景作品,尚可以阴柔、阳刚或雄壮的、柔媚的之类性感的词藻以形容。那么评论人体作品产生的性征效果之心理作用,实在是很人性化的观点。我认为,性感特色本是人体摄影的魅力所在,而色情是性感的灵魂。正是在这一点上,刘立宏的影像实际表现出了人体摄影的“性”格内涵。
  色情和性感,本应同人体艺术一样,是一种不含褒贬的词性。可是,在长期以来的中文语境中,“色情”早成了负面的贬义词。为做性质区别,台湾文化界更动二字顺序,以“情色”表述,以缓解“色情”措辞的负面意味。而“性感”虽尚不至沦为贬义,却好象也不是什么褒词。这种词性概念的观念差异,无疑也会导致对刘立宏这样的人体影像之涉及道德层面的分歧见解。
  另一个在此需要言明的评论用词就是“颓废”。我认为,颓废之为一种情绪和行为,是文化发展到成熟极致之后所产生的状态。颓废乃是一种审美的文化心态。做为艺术评论和文化评论,剔除本就难以规范的道德尺度以后,诸如颓废、色情、性感这样的概念,在审美的范畴里,应当属于非褒贬性质的学术理论措辞。
  如果认同我以上的概念界定,那么,我对刘立宏人体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恰是看中了他的女人体影像所流溢出的带有民族文化性意识的性感性、色情性与颓废性。
  刘立宏在塑造他的人体影像时,动用了带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古典家具之长案台和太师椅,绸缎女衣和绣花兜肚的服饰。这些道具与女人体的关系,既是一种烘托,也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象征。其中以盘桓在太师椅上的半着衣女人体影像作品,最具民族性意识的流露。家具在这里是男性意识的象征,具有颓废姿态的女人体,相对于男性事物,则既有被亵玩、也有依附其上的意味。东方文化之所以相对被视为阴柔的事物,这种潜意识的深层文化特色,如果单以摹仿抄袭西方经典人体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因为存在两种文化内涵的性质差异,就有其难为上品的艺术创意局限。这一点,是刘立宏立意于中国文化传统所经营的人体影像作品,明显不同于泛泛之辈的成功之处。
情 趣 的 人 体
  我第一眼阅览到刘立宏的这部影册后,意识里即浮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金瓶梅》的阅读感觉。刘立宏为其影像所选择的人体模特儿,是丰腴成熟的妇人,而非情窦未开的清丽少女。实则,刘立宏要以人体影像表达一种性意识弥漫的文化情怀,并非是那种竞技与选美场上青春健美的悦目形象。不甚悦目,但很性感、很文化,这又是刘立宏拍摄人体,不同于导常追求赏心悦目人体形式者的侧重之处。由此而言,健美是一种美,颓废又是一种美。
  个人化的审美倾向,是跟作者其人的天性、文化、经历等因素相关。唯有审美的多元化,才合乎艺术世界的丰富内涵。我在阅览过《神话的观看》而未见刘立宏其人之前,便知他一定对名著小说《金瓶梅》的欣赏方式与我类同。
  谈到“颓废美”,做为现代人,作家郁达夫身上和作品里所展现出的那种沉沦感的颓废气质,便是一种深含民族审美意识的艺术文化类型。
  人体摄影是可以情趣为其生命力的。情趣蕴涵于文化意识深处,既属品味,也属性情。人体摄影可以借助形体和光影,达成形式上的美感,这是表象的方面。人体摄影也可以于摄影符号的文化内涵里映衬情趣,那就是一种俊永的内在气质,体现出的是拍影者的个性风格。
  现下处于春光乍泄的中国人体摄影生态状况中,难得有刘立宏这般足显个人风格的内敛式作品。我认为,刘立宏的人体影像,把中国人体摄影实践,从表面形式深化进了文化内里。 [FS:PAGE]
  西方社会,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时代就崇尚健美的人类男女裸体,视之为圣洁的形象。这与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曾经流行妇女束胸缠足的病态畸型人体美意识,乃是两种不同社会所塑造的审美文化意识。中国人对人体美的观念,就是其文化深层的民族性的东西。刘立宏把这种文化传承潜移默化于人体摄影的艺术表现,其实无需在观念上拔高到什么解构或者批判的地步。我认为刘立宏能够从艺术化的立场,欣赏感化到本民族性意识中的审美成分,这就是艺术家值得肯定的创造性作为。
  至于刘立宏人体影像中流露的文人化的颓废情趣,是道德的消积还是什么?至于刘立宏人体影像中的女人体,是男权社会的玩物及附属品,或者还有什么可以拆解的社会学内因等等,可以由另外的文化评论来承担。而我在此所赞赏的,就是刘立宏能够把融入他的艺术素质里的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某几个方面,个人风格化地呈现为一种摄影艺术方式,这乃是他在中国人体摄影领域,难能可贵且富有想象力和独创性地做出来的成绩。
  此前一直是由西方摄影家领军的人体摄影这个门类,由于刘立宏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影像表现,会使它更趋丰富。据不久前的一份国际调查显示,中国人之擅长性幻想,与阿根廷人并列世界之冠。性幻想即是人类想象力的一种,也是一种文化能力的表现。我想,我们中国人没有必要否定有出色的性幻想这样的文化能力。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这种能力乃是导致深刻反映人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刘立宏的人体影像未尝不是这种优质文化能力,在摄影艺术实践方面的成功一例。
  放眼世界,以人体摄影的情趣魅力著称于世界摄影史的名家有之。当前的中国人体摄影者泰半追循的,似乎是美国摄影家韦斯顿的那种纯粹形式美的人体摄影模式。而我最为欣赏的以人体摄影为个性创意题材的,是捷克摄影家索德克,他充分地展现出东欧文化传统里性意识的色情意味。他喜欢以性特征突出的丰乳肥臀女人体为摄影表现对象。索德克拍摄的女人体有色有情,流淌着欧洲情色文化的天然坦荡情怀,而且他并不隐瞒自己的性意识审美倾向。在其影册里,索德克为他的作品书写拍摄感录,他在女人体的拍摄过程中,同时抒发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以及对男女之间性关系和社会性关系的思考。
  刘立宏尚没有勇气和能力,如索德克那般以个人欲念的意识流的昭示,来诠释个人的人体摄影创作之内质。但是刘立宏已经以人体摄影的情趣意味,引伸出文化内涵在人体影像里的深刻作用,以及以其人体影像作品体现出性意识的审美价值。
  人体摄影一旦在文化的层面上涉及性意识,则在不同民族文化薰陶下的摄影家,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表达。这其间的影像内质之差异是明显存在的,同为一个文化渊源的美国和欧洲摄影家,其间的区别也往往不难分辨。文化内质的因素,强劲地主导了摄影家在深入文化层次的表达时的影像风貌。例如日本摄影家荒木经维的人体影像,参杂在日本社会生活场景里,浸淫着江户一代好色男式的大和民族的性意识传统。
  就此而言,刘立宏的这批人体影像能够以民族性的文化差异特质,而区别于欧美的诸多人体摄影模式。刘立宏人体影像中的结构符号,如东方妇人、中国绣衣、古典家具,就其艺术的总体性而言,都是不可替换的,这也是成就其作品的文化基因所在。
性 向 的 观 看
  刘立宏的人体影像,带有明确的男性视觉之性向的观看立场。
  我之所以强调人体摄影的性意识因素,就是因为人体摄影不同于风景摄影和静物摄影的无性向性质。如果连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中,凡是涉及女性问题的内容,都难免搅入性向的社会心理倾向的话,那么,人体摄影除了社会心理,则还有性生理的因素参和其中。
  不同性别与性向间的观看与拍摄,在影像呈现的心理和生理感染方面,是不相同的。男性拍女性和女性拍女性的影像,当然先天性地就形成了性质差异。这种差异,而且也会流露在同性恋摄影家的镜头语意中。可以说,拍摄人体时的照相机镜头,是随着掌机人的性向而染色着性意识的。 [FS:PAGE]
  在人体摄影史上,美国男摄影家梅波尔索普的男人体表现,已经在挑战非同性恋者的视觉生理极限。美国女摄影家伊莫金·坎宁安以其丈夫为模特拍摄的男人体影像,在上世纪初叶能够被社会接受,夫妻关系形成的观照关系,也有心理作用的使然。
  刘立宏的人体影像的“观看”之性向立场何在?他在其序文以“那么,观看的人呢?”一个问句加一个问号,搞得挺玄妙。我说,观看的人有多种,其中一定有持批判态度来观看刘立宏的男性意识观念的新女性主义观点。当然,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狠批封、资、修反动观念的干劲,来口诛笔伐人体摄影,则会有一批一个准的痛快。
  从影册里的刘立宏个人简历文中,得知他在2000年发表过一篇论文《影像在女性主义面前的苍白》。此文我尚无缘阅读,似乎刘立宏以为“有勇气自信、自在的脱下了衣服”的女人行为,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觉醒。然而“观看的人呢?”,刘立宏把他的性向意识淋漓尽致地洒向了她们,既使其中真有人以女性挑战男性社会的意识,当她被刘立宏以男性“欲望的观看”视线,结缘为“照片上的女人”时,也未免还是成为了刘立宏性向的观看的“尤物”。
  刘立宏借助现代摄影术为抒发工具,把中国文化传统里士大夫式性意识的积习成见,凝结为一套影像的情欲词话版本。还欲盖弥彰地赠一顶女性主义的时尚桂冠,置换她们脱光的代价,这难免又要挨真正女性主义者的奚落与抨击了吧?
  性向不见得就是对立。男性与女性的生理与心理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犹似矛和盾与螺钉和螺母。刘立宏的这部人体影像研究作品影册,妙又妙在铺排了正像与负片底版的对照互应,这其中的奥妙,才叫意味深长。
讲 究 的 观 看
  1958年出生的刘立宏,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这样的学术背景,使他在从事摄影后,对画面的构图和影调掌控,表现出颇有造型艺术素养的优势。这些长处,在一册《神话的观看》影册的拍摄、布局和装帧诸方面,都显示出设计意识的精致与讲究。
  翻开影册,可以见到在主图的另侧,还有原底的负片影像,这一正一负的设计布置,含有中国哲学之阴阳观念的意思。从受众的感官反应,这种玄妙的刻意,也增添了作品总体暖昧情调的氛围。
  在黑白摄影技艺方面,刘立宏对影像的中间灰调子把握得心应手,却也显得对黑白两端的运用经验欠足。不过,这也许是照片印刷为图版后的影调折损,所以才显得照片原作的重要性。只能从影册印刷品上观赏摄影作品,是中国摄影完整美感经验的大局限。特别是对影调十分讲究的艺术摄影类作品,印刷图像的结果可能使原作照片面目全非。
  刘立宏表现影像质感的能力上乘,然而在此影册后半部分作品的表现上,掉进了形式的陷阱。我认为用塑料布映衬人体皮肤,是其大败笔。塑料布的刺眼质感严重干扰了观者对人体自身的关注,这种反作用,只消旁观对照一下侧面的原负片影像,便一目了然整与碎的效果之得失。
  有意味的是,刘立宏这部影册中的负像部分,是整体感觉的不可缺失的构成部分。黑白摄影的正负影像互置转换,可以形成视觉思索的一个哲理路线。这种匠心独运的周密设计,来自作者兼顾摄影与设计的双重素养优势。这又是中国摄影界里具有美术背景的能手们施展的共性长处,这个长处被刘立宏发挥到一个此前未及的层次。
  尽管总体来看,刘立宏的人体影像仍然未脱中国人体摄影的初级尝试阶段,但是他对人体所做的文化内质的潜意识探索,和为一种特定情趣构思所做的视觉设计,较好地营造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意味的人体影像形式。从而以其鲜明的个性化创作面貌,跳脱出由定大光群体蜂拥摆布的泛滥低劣人体照片乌合,显出鹤立鸡群的艺术格调。
  刘立宏的这部“黑白人体影像研究”作品,为下一阶段的中国人体摄影艺术实践,点出一条依靠自身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识,去建构个性化视觉影像的有为路径。 [FS:PAG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39 , Processed in 0.13422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