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人·人体·人体文化·人化·人

2006-7-19 09:53| 发布者: | 查看: 1804| 评论: 0|原作者: 王瑞的博客|来自: 大旗网

                       


1

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智者塔列斯的铭言

2

“一个男人体同一个女人体结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类世界。”这是我在1980年代中,受一位以人体油画见长的年轻画家之托代笔的文字。这位年轻画家幸运地赶上了中国文艺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于飙起的美术新潮时期一举成名。我的一位上一代画家朋友在年轻时便技艺超群、身手不凡,却苦于画不逢时、生涯坎坷,人到中年才机会迟来,于1979年在首都机场挥笔施展一墙壁画。结果因为画出一身少数民族女子裸体形象,而扯出轩然大波,画作遭到局部复盖,许多年后才终于揭开。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自本世纪初画家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的美术学校以裸体模特儿开人体素描先河,旋即遭到封建卫道士的口诛笔伐加禁令。长此以往,描写人体的举动,在中国社会几乎就是伤风败俗的同义词,甚或可以按犯罪论处。人体艺术的生发,在现代中国一波三折,历尽围剿。期间所衍生的许许多多可叹可泣的演义情节,一直难逃意识形态的肃杀禁制。

人体做为一项人类探索自身的文化命题,在中国演出的是女子裹脚束胸式的习尚节目。世俗的变态心理与伦理的道貌岸然,或暗或明交织着只以意会不许言传的暖昧情结,乃是民族文化的一抹特定“国情特色”。

顾铮论人体摄影,上下古今纵横排闼,滔滔万言不乏振振有词。轮到言说“炎黄子孙的尝试”一节,则耿耿于怀有气无奈。顾铮只得把同胞自身半遮掩的命题,放在一部专著的尾声带出。我则把它放在随感的先头提起。谈人体摄影,不能仅是光顾洋人举措,而将自身开脱干系、袖手旁观、事不关己。而人类文明的纪元,业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人体摄影150年》一书的策划出版者杨小彦,在序文中如是说:“顾铮通过历史上的杰出作品和杰出的艺术家,雄辩地证明了所谓的人体摄影史,其实是一部关于人如何认识人自身的历史。而任何否认和抹杀人体作为艺术的价值,无异于否认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否认人作为人的审美权力,否认人认识人自身的历史!”

在对待人体的问题上,诸般曲折的事端里,竟然就潜隐着中国人如何正视自身的文化症结。

3

我觉得相关摄影史的书籍文献在中国摄影界一直难得重视,是因为流行此界的言谈(离文论的学术意义尚有相当距离),大都只及技术皮毛,而难能文化内涵。诸如摄影史论,则无法仅以技术支撑,非得直逼影像的存在内质。即使论道形式与技法的突破,也必得能够挖掘到其形式与内容关连的深度,非有深刻的学术见地不可。

在众多几近浩瀚的穷聊技法之中文摄影著作堆里,《人体摄影150年》就是凤毛麟角。此书的出现,与其套话般地言其填补了什么空白,顾不如说是提醒了一线反思:长期以来的摄影言论究竟务的是舆论还是理论?中国几十年来发表的摄影著述数量可观、质量可疑,其成色究竟算是单调的重复堆积,还是实质的学术积累?

由之,顾铮所著此书不致“轰动”。即使有人冲着人体之“色”而误购,读到的“相”则是文化哲思的学问论述。由之,“畅销”也不可能。既无“轰动”与“畅销”,当今世俗意味的“成功”便要大打折扣,这又未尝不是优质摄影文论的现状与处境。但我相信《人体摄影150年》会一版再版,而且此书流入社会学术界的其它领域会多于摄影圈。因为专心于学问者,必会阅此书而喜其质。置一册于书案,徜徉哲思幽深处,可以从中温故到些许历久常新的人文启迪。由此而言,此书可能传为中国摄影文化的一部经典。


4

现实主义被当作中国摄影创作和理论的教义原则,在以往的实践贯彻中,每每被口号的鼓噪所架空。其弊端在于思考和实际的出发点,不是落实于现实,而是抽象概念化于教条。空有舆论的套话豪言长篇大写,结果往往就是实践与理论皆难着实际。常见的摄影文论套路,即是对实际现象做削足适履的剪裁,及将摄影作品进行刻意附会,硬性往某些主观设定的“理论框架”中强塞。如此空对空的概念推导,满足于配合不同时期社会舆论的口号式营造,竟然大咧咧地就成了习以为常的“摄影理论”。如此“现实主义”的摄影原则,指导出见风使舵的“实用主义”摄影现实,明显的时尚特征,就是顺顺当当地就由政治摄影而摇身一变为赢利摄影。

[FS:PAGE]

我视顾铮著述《人体摄影150年》,乃是中国摄影文论在公社大田之外的个人自留地里,以现实主义的务实精神所耕耘出来的一片丰收。文论只要能够做到基本的有理(论)有(证)据,就有其学术意义。不同于场面上贯用的逻辑推导法言论格式,顾铮在其专著中坚持以现象为阐释的根本,由摄影历史的具体现象为发端,以多元视角的思想方针,探讨相关理论的存在理由与观念方式。他尤其避免沦陷于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模式,(他个人的思想成长期,则正是处在极端一元化的“文革”社会思维背景之中),这使其以实例为证的论点活泼、生动且具开放性的探索思路,正合乎摄影史现实际遇的错综复杂情形。

也许,以往中国流行式的摄影理论的回避现实,也是由于不具备从学术层次把握摄影实际现象的思维能力,才避实就虚,假手空话套话,以及拾大师与成功者的牙慧,权充理论。可喜的是,以真正的现实主义为原则的中国摄影实践,突破以伪现实主义为教条的意识形态钳制,在二十世纪后期已蓬勃生发。这一部由中国人著作的摄影史论《人体摄影150年》,足以代表当代中国摄影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摄影实践与理论得以跃出伪现实主义的陷阱,真正以面对现实的严峻复杂为出发点,所进行的严肃且难能可贵的理论思考。
 

5

世界摄影史不仅只任由洋人书写。

顾铮于自己写作多年的以摄影史贯串的都市摄影大师系列文章成书之先,一下子端出以人体摄影这一敏感主题为史论的专著,着实令我惊奇。不就风靡中的纪实话题趁热打铁,却在满布忌讳的人体现象上做文章,顾铮的学术胆略不同凡响。

《人体摄影150年》的著述以社会文化为命题发挥的研讨立场,无疑是作者交给读者们进入特定领域的一把思索的钥匙,从而指引出跨入人体摄影广庭之门道。由顾铮梳理出来的思路脉胳,纵观人体摄影150年来的历程,观念化了的人体摄影(即是艺术化的),一直是在社会世俗意识压抑的窄缝间求生存。人体摄影家是在社会厄运下做人性意义的精神选择,在文化潮流里淘沥人性本质的象征隐喻。由人体摄影凝聚的精神性的人化流变与抒发,往往必须面临横遭社会现实围剿打杀的严峻命运,则更加突显出人类在认识自身过程中的迷惑、尴尬、磨难与艰辛。因而,在处理如此难点的文论书史实践中,顾铮呈显出他更其关注于追求阔大的学术境界之企图,从而写出可以标志中国摄影文论高水平的力作。在实质的理论意义上,顾铮的文论成绩提升了中国当代摄影文化的学术实力。


6

顾铮以一部专著《人体摄影150年》,将人类对自身的写照,总括性地来了一场清理、归纳、概括加诠释。读者从中可以认识到人类自身之人化意念的文化真实与精神历程。

我以为:看人体摄影,无异于对镜自照端详自身,其彰显揭示的坦白性、赤裸性、直逼性、纪实性、严峻性、尴尬性、迷离性、甚至残酷性,乃是其它类摄影题材无与伦比、难以替代的所在。而表现生命力,人体乃是最初与最终的载体。可以说,没有人体,也就不存在人的生命与精神。在人体摄影范畴,各种手法都足以运用于表现人体文化所展现的多义性,从记录的、象征的、现实的、超现实的、完美的、残损的、抽象的、纪实的、已有的与未知的种种种种,所有的人体摄影迹象,皆充分显示出人体表现之对人类存在与生命精神的丰富性与根本性。

我特别留意到顾铮在《人体摄影150年》著述里,对于人体与生命与死亡与摄影之间的哲理观念的冷峻阐释:“当摄影越接近死亡,越真切地理解欠损的意义的时候,摄影所具有的生命手段的意义也越发完备。摄影的真正意义也许就在于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深沉的理论见解。就摄影的时间性状态而言,将此特性与空间性与社会性与精神性等广泛层面的现象交接,摄影的意义之多层次性,便从而更能够被洞察体现出来。
 

7

我想,认真看过《人体摄影150年》一书的中国人,都会在大篇幅的对照西方人体摄影文化的影像之余,思索中国的人体摄影文化状况。我也明白,做此思考的结果,则肯定是渐入窘境。[FS:PAGE]

何以如此?顾铮说:“其实,中国的人体文化比较受到忽视(或许是有意的),也是中国的文化、人种、民族性及风土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顾铮的此论,合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到的他对人体的概念:“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除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关系,顾铮提到鲁迅对中国几千年专制文化的“吃人”与“扼杀人性”的残酷作用,深刻地揭示了影响国人特定人体意识的相关文化结构的内在因素。中国摄影文化必然面临的是探究中国特定文化结构中的人体文化符码,也即是隐藏于人体表征之后的意识形态的潜性问题。

以社会性文化架构的思维规模来理论人体摄影,顾铮的此一学术作为,将促使中国摄影文论深入到文化结构里去探讨摄影本质的问题。对东西方文化形态并不陌生的学者顾铮,在其人体摄影的文化阐述中,对中西两个社会之人体文化意识和态度的比较,则处于相当悬殊的反差。这期间暗显的问题,我觉得十分耐人寻味。人体摄影做为人类自照自省的一面镜子,其人体文化符码所彰示的人化精神意义,直接牵涉到人类文明的成就。中国摄影由之可能反省的问题则是:因为人体摄影在中国社会设有独立存在的空间,所以中国摄影的人文表达,未能产生直导人性本质意味的以人体为摄影文化表现载体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成果。

求解中国摄影文化内在结构的思考,必然触及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问题。人体文化和人体摄影,便成为中国文化人必要自省的一面镜子。而东西方文化对于“人”的观念区别,在人体文化上有相当不同的表达。对此,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的人是关系中的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来定位人。而西方的人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因而着重的是人的本质。”如此差异在人体文化的表现方面,当一位友人在罗丹的雕塑前称赞“肌肉表现得很好”时,使得艺术家和艺术学者熊秉明徒感沮丧不已,熊秉明告诉这位同胞国人:“雕刻并不只是仿照人体、复制肌肉,雕刻家要通过人体表现感情、思想、表现诗、哲学。”

看来,国人在文化上对人体的回避,难免连带着在思想上回避并忽略了对人的本质的探讨。

8

如果当代中国摄影对摄影这项外来的文化形式,在许多方面因为缺乏及时、系统的引介与研究而造成发展受阻,形成文论滞后,实践凭着感觉摸索的不协调状况。那么,在人体摄影这个事物上,顾铮《人体摄影150年》的理论与史论专著,则已大跨步地领先于中国人体摄影实践的脚印。

观照中国“新时期摄影”现象,以“关心人类生存状态”为方针的社会纪实摄影,在文化意义上,达到探索人性的社会层面。而深入探索人性的哲学层度的指标,则应以人体摄影为手段之一。
顾铮认为陈勇鹏创作于1980年代的人体摄影作品《人的历史》,“显示了中国人体摄影创作的质地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思辩的手法处理人体题材无疑是中国人体摄影表现的一大历史性突破。”此后的《太阳与人》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偶获金牌奖,“又一次将人体表现的注意点从陈勇鹏的文化思考的高度拉回到唯美表现的层次。”

顾铮谈到1980年代的中国人体摄影创作对自身的实质进取欠缺自知,甚而倒退回低层次打转。而1990年代的中国人体摄影文化生态又怎样呢?我所看到的是,普遍的男性摄影者的镜头,一旦从禁制的裂缝间抻出,便在某种饥不择食的生理欲望支使下,一个猛子扎进平庸媚俗的美女人体肖形老套,不厌其庸俗地把洋人和前人嚼过的剩馍啃个津津有瘾。由陈勇鹏开拓的思辩观念的前卫人体摄影表现,仅以若干杰出的女性摄影家为继。邢丹文将人体摄影的现代观念中加入女性主义的本性抒发,唐小梅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体表现的现代摄影力度。

凡此进取,标志着中国摄影文化在题材开掘和思想探索程度上的现代观念拓展。标志着“新时期摄影”由所依真实记录、争取艺术表现、关心人类生存状态、到揭示复杂人性、以至探讨人的本质之演化步骤。中国人体摄影的这种发展形态,也是由外化(外在世界、外国、外向、客观)逐渐深入内化(内在心灵、中国、个性、主体)的摄影表达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发挥过程。[FS:PAGE]
 

9

顾铮著《人体摄影150年》,以精炼且富于哲思与洋溢诗意的思维语言,以简明的历史背景、人体摄影家的艺术造诣、人体摄影作品的沿革、流变之剖析,以及人体摄影在人类精神衍化中的社会文化意义等方方面面,映照摄影术发明以后的百余年来,摄影这一现代事物集中于人体表现焦点之上,在社会、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人体艺术发展面貌与脉胳线索。

在中国摄影也步过了自身履历的发生发展世纪之际,顾铮的史论专著《人体摄影150年》横空出世,使一向无精打采的中国摄影文论,相较于生生不息的摄影实践,总算有了一颗令人耳目一新的殷实成果。

1980年代先以摄影创作刻划变化中的社会景观,1990年代又以摄影文论描述人类社会的文化影像,顾铮在中国当代摄影文化领域许多尚无人至的原野间拓荒,以有所不为的文化人格,终于有了无为无不为的非凡学术作为。我以为对于顾铮这等真读书人,无需言其读万卷书的刻苦努力精神。何况读书之于顾铮,并不为苦,而以为乐。其实读书之于做学问者,乃属天经地义的本分,一如农人耕耘、渔人撒网、樵人砍柴、工人做工,舆论根本无须将此拿来当做什么美德来渲染强调。而且,读书之于真做学问者既属本分也是天性,甚至天赋之赐。顾铮之于摄影文化,实践的无非是老实做学问的沉潜质朴。这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便使《人体摄影150年》显示出读书人做真学问的踏实定力。倘若顾铮果然对中国当代摄影文化卓有建树,应该表扬他的也许正是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认真读书做真学问的学者风范吧。

《人体摄影150年》著作面世及其学术作为,昭示中国摄影文化生态的一道划时代转折。今后中国摄影社会所需要的是沉稳冷静、既有回顾能力也有前瞻眼光的学者型摄影文化人。此类人物的文化意义,在于能够坚守不媚俗的文化人格,从而能够在浮躁的喧嚣和世故的圆滑之流行风中,发出文化批判的冷静声音;在于能够回避时尚浮流的众声喧哗热闹波潮,从而引领中国摄影社会发展的一脉清流方向。


10

摘录顾铮专著中的此段为鉴:

在女摄影家中,真正将人体摄影作为自己长期集中探索的重大题材的,恐怕只有美国人鲁丝·伯恩哈德一个人。自称自己是“文艺复兴摄影家”的伯恩哈德,致力于通过摄影发现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内在而神秘的关联。她在答记者问时曾经饱含深情地说:“人体就像是宇宙的遗迹一样,是在其内部蕴藏着种子的果实。这个果实发芽、开花、结果并等待死亡。我们拍成照片的东西全都是一种发现——不单是模仿,是开启我们心灵的东西,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体是人类存在的宇宙性侧面之一,是像花草树木那样的生命连续体。”伯恩哈德从人体发现终极真理,寻找生命与宇宙的内在对应,探究生命的根本形态。

2000年5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06 , Processed in 0.0823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