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真实的摄影 诗样的文字

2006-7-27 14:55| 发布者:| 查看:765| 评论:0|原作者:何金祥


   《世界摄影名作欣赏》,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形态美、直观美本来是摄影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最能引起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一般读者的普遍共鸣。然而,由于人们在审美意识、思想观念、情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加之摄影器材和技艺不断优化,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摄影艺术正朝着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路子飞速迈进,异彩纷呈的摄影佳作若不通过合适的“中介”,其内在的美颇难为域外读者心领神会。 

  纵观国内面世的摄影类图书,印制精美的名作集萃并不罕见,但多以图片为主,解说文字往往颇少,即便有,也多限于专业味十足的作者简介、技法剖析,或内容说明,而且定价昂贵,且别说一般读者,专业人员的购买欲也较难被调动。 

  《世界摄影名作欣赏》丛书率先打破这片沉寂。印制精美的200幅世界艺术摄影佳作,分别配上出自国内几位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手笔的诗一样的鉴赏文字,图文各占一页,二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实现了摄影与散文的优势互补,循着二者相通相融的人文内蕴,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获得了广泛、深刻的共鸣。加之画册小巧精致、价格偏低,初版5000套如今已销售一空。 

  读过《世界摄影名作欣赏》的人,对着那一幅幅印制精美、画味十足的摄影佳构,品味那一篇篇文采飞扬、别具一格的优美文字,能不击节称赏,拍案叫绝? 

  “能为你歌唱是我的幸福,但我的歌声必须纯真。……歌唱你习惯于低垂的眼睛和眉睫,它们没有天鹅星那么美丽,却幽静得像冬日的池沼,温柔如春天的处子……” 

  不是冷眼旁观,而是融入内心的感受;不是做空泛的讲解与说教,而是以读者本人为中心,抒发由此及彼的深挚的情愫。青年散文家徐鲁面对一幅清纯少女肖像,触景生情,一首美妙的散文诗道出了人人心底的秘密,有关年华的逝去,有关初恋的羞涩…… 

  再如杰拉德拜比的一幅作品,展示的是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正在给搂在怀中的机械婴儿喂奶,青年散文家葛红兵这样写道: 

  “这是人类的遗产,人类制造了它,把它带到了世界上,人类必须哺育它,看着它长大,长大到人类无法收拾、无法控制的程度,然后被自己造出来的这个婴儿奴役……” 

  一幅面孔分成两瓣的女人像,则引发了葛红兵对人性复杂、狠毒一面的感喟: 

  “你见过这样的表情吗?一半是拒绝,一半是怂恿;一半是愤怒,一半是欣喜;一半是诱惑,一半是谋害……” 

  一般说来,经过了抽象、变形的先锋摄影,正如同西方现代派油画一样,更多地引进了科幻的、思辨的手段,表现人性的扭曲、变态、异化,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显得扑朔迷离,晦涩难懂,如果泛泛地加以评析,不仅技法剖判容易使行文过于枯涩,对内蕴的揭示也很难突破概念化、公式化的藩篱。葛红兵是学哲学出身的,他将笔触直指摄影家的内心,与自己,与同代人的心灵相契合,而后夹杂着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的追问,用优美平易的语言将摄影作品丰富、深邃的人文内蕴映照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当然,如果按照这种赏析方式,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观感。或许有人会问,究竟谁更准确?笔者认为这种多虑毫无意义。审美体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如果书中的赏析文字引发了读者联翩浮想,甚至截然不同的感受,应当说都达到了其启发读者的目的,因为个性化的艺术感受,或许更接近于真实。
作者:何金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6:42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