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假照片不是摆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曾璜在他的《图片编辑手册》中也曾以他自己拍自波黑战地的一幅照片《波黑·战火浮生》为例证明这一观点 。![]() 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新闻现场,摄影师让向导将覆盖在墓碑上的白带子拨开,使1968—1993的字样显现,摄影师拍下了有手和没手的照片,优劣显而易见。当使用有手的照片时,若图说写为:“这是一位塞族老人在墓地寻找死于战火的亲人”,就成了一张假照片。图片编辑在发表这张照片时是这样写的图片说明:“这是安葬在帕莱墓地中一位25岁年轻人的墓,在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波黑内战中,已有20多万人死于战火。” 同一照片,两种不同的文字说明,其优劣也是显而易见的:前一种写法使照片成了假照片,后一种写法揭示了事实,使图片更具感染力。在国外,如果一个摄影记者写不好图片说明可能丢掉饭碗,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显然还没有提到一个足够重视的程度。从下面的“布什端火鸡”照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对美国记者利用文字说明操控影像的功力略窥一斑。 美国总统布什2003年11月27日感恩节秘密访问驻巴格达美军以后,他被一群美军士兵簇拥着、端着一大盘火鸡的照片广为流传。然而,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4日披露说,这盘火鸡是“假货”!这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布什为了应付媒体拍照,随手从身旁“捡”起的一个装饰品。 在CNN的网站上,这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Bush holds a platter of turkey and fixings as he visits with troops.” 中文可译为:“布什捧着装有配菜的一盘火鸡和士兵们在一起。”图片是真实的通过镜头拍摄的场景,文字也没有丝毫不符合事实之处,可是,显然编辑的说明故意遗漏了图像中看不出来的一个重要事实:火鸡是不能吃的样品。通过在文字说明中省略一点内容,文字再一次操控了影像的意义,像一位白宫官员说的那样,照片达成了使“这些‘有效的’事件准确地把布什政策戏剧化,并传达有关布什的真实品质。” 的目的。 ![]() 同一场景的照片在反对布什的网站上也占据了首页的大量篇幅,不过,火鸡上加了“DO NOT EAT”的标签,照片标题是布什当时说的一句话“I was just looking for a warm meal somewhere”。写有“不要吃”的标签和“我刚好在寻找一顿温暖的膳食”的标题,两部分文字对照,显得格外讽刺。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6 12:41 , Processed in 0.0162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