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客观看待摄影比赛

2006-12-8 16:30| 发布者:| 查看:939| 评论:0|来自:甄继先

   想对一件事情看得比较清楚、说得比较实际的办法,就是跳出圈外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
      
  摄影比赛什么人获奖、参赛者本人是否获奖固然重要,因为毕竟做出了物资和身心的投入,也是摄影生涯中屈指可数的“人生难得几回搏”。如果从大处着眼,还可看到摄影何去何从的意味儿来。办一次比赛需要有主办者、赞助者、参赛者等几方面的共同参与,那么,当然也就各有目的,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客观的看待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现象:
     
  一、 比赛的患得患失。
      
  比赛总是获奖的人少,落空的人多,之所以参赛,不管是自我陶醉还是摄影人“自恋”的缘故,因为起码自己认为拍得还不错才会投稿吧,那毕竟不是在搞“福利彩”摇奖。当成绩发布后,必然是几家欢乐和更多的人失落。一次的失落变成一时的怨声载道、长期的失落变成经久的愤愤不平就都不足为怪。这其中肯定有许多具体的理由,也不排除少数评委造成“屈才”的现象,甚至有人做出只参加国外比赛的选择。
      
  二、 比赛是人为的活动。
      
  各种比赛往往由裁判来主宰生杀大权,体育比赛中挑战人类极限的要公平些(只要不服用兴奋剂),而对抗项目往往受裁判的影响;不过体育总归是比较成熟,有裁判资格的级别认定,而且足球裁判不一定会踢足球,他要懂得的是规则;不会踢球的高级足球评论员还可以做足球解说的特邀嘉宾。摄影大多是由老摄影家来担当裁判,裁判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拍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什么作品可能获奖的问题,裁判队伍的构成便影响到什么人可能获奖的问题。
      
  三、 参赛不是摄影唯一的目的。
      
  摄影人参赛是摄影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目的,摄影术的诞生是伴随着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社会的需要,有其不容置疑的实用价值。在艺术角度也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名与利的诱惑面前,与世无争者完全有理由拿起相机找到自我。即使参加摄影比赛,也可以抱着“重在参与”的目的“玩”上一把,既有摄影人的聚会,也有作品的汇聚。
      
  四、 摄影比赛对摄影发展方向的影响。
      
  摄影队伍拿着相机,东撞西抢,真正依然故我地走自己艺术道路的毕竟是少数,那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毅力。许多摄影人是抱着短、平、快的想法,什么吃香就拍什么,全然不管自己的作品在后人眼里会是什么待遇。西部风光受青睐,就一古脑的往西部跑,纪实的拿了大奖,恨不得立刻上前线。甚至出现了许多模仿前人获奖作品的获奖作品、模仿获奖师傅的获奖徒弟。世界摄影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难道摄影还要走“师傅带徒弟”小范围传播的老路吗?
      
  五、 摄影的比赛效应。
      
  当今社会乃商品社会、信息社会,无论赞助者还是摄影者亦或是参赛者,都不怕事情闹大,哪怕是家喻户晓才好。可实际上各类摄影比赛的社会效应都不是很大。看一看通俗歌曲大奖赛、电视主持人大赛、挂盘讲解的棋类比赛,再回头看一下摄影比赛,圈子里的人有时都不得到消息,消息来源大多在摄影专刊和协会活动方面。电视这一最具优势的现代传媒基本没有影赛信息,没有上升到社会化的高度,更谈不上现场转播评选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赞助者在广告意义上也失去了很多制造轰动效应的机会。
      
  摄影是孤独者的行为?以至于孤独到仅限于摄影群体的行为?悲哉!摄影是摄影人共同的事业,大家想办法、出主意,让包括比赛在内的摄影行为,纳入红红火火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不失为摄影之幸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54 , Processed in 0.07940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