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拾梦者

2007-7-26 10:00| 发布者:| 查看:2068| 评论:0

      摄影/阿瑟·特雷斯    文/田城
      星期天早上十点整.我如约拨通了著名摄影家阿瑟·特雷斯(Arthur Tress,美国人.1940一)的电话。我们曾经数次相约在旧金山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年喝茶.但由于两人都行踪不定,最后只好改为进行一次如特雷斯戏称的“电话早茶”。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对话,并非因为阿瑟·特雷斯早在我刚出生的时候就名满天下.也不仅仅因为我很早就是他的“粉丝”,会为偶尔在某个小旧书屋里淘到他早年发黄的孤本黑白画册而欣喜若狂,而是因为我一直想解开一个谜.那就是为什么这位温和的老先生像猴子一样把他的摄影风格不停地变来变去。
    阿瑟·特雷斯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以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黑白作品享誉世界.作品曾被西方几乎所有国家级的博物馆收藏。他在单行本画册《拾梦者》(Dream cector)《思想舞台》(Theater of the Mind)《影子》(Shadow中以奇特的想象力,震撼的视觉效果、才华横溢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类的梦想,欲望、恐惧、幻觉等最基本的情绪元素,其中的一些作品已经成为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的经典。到了七十年代未,亚瑟·特雷斯的兴趣转向男性人体.他在《雄性物种》{Mare。f theSpecies)中,一扫当时流行的人体光影——那种形态肤浅的、唯美的画意风尚,用深刻的镜头语言描诉了埋藏在肌体深处的男性欲望、焦虑和生殖器崇拜,这种手法深刻影响了以后的人体摄影师们。而到了八十年代.阿瑟·特雷斯的摄影风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抛弃了原有的一切带有他标记的手法,开始使用彩色胶片.在他的作品里不再有人物出现.开始象搭积木一样地”组织‘自己片子中的主体,他甚至扮演起了画家的角色.用了四年时间在一个废弃的医院里对一堆巨大的不知其名的医疗器材涂涂画画,创作出了《医院结构》(Hospita Constructohs)这本书。随后.阿瑟·特雷斯由大变到小.如同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一般.先后炮制出了《茶壶剧院》(Teapot Opera)《鱼缸奏呜曲》(fish Tank Sonata)两本书。2004年.阿瑟·特雷斯再次回归黑白胶片.创作出了·滑板公园’系列.在这个系列中观众依稀可以看到早年《拾梦者》的影子,只不过镜头语言变得宽厚仁和,充满了温馨的平衡感。
    面对阿瑟·特雷斯风格迥异、题材林林总总的作品,我无法不联想到金庸笔下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周伯通.那个武功出神入化的江湖高手.那个精通“九阴真经”,却在与对手过招时故意弃之不用的老顽童。能以一技名扬天下已属不易,而弃之如敞屣更需要勇气和自信,因此,我一直认为周伯通是奇才,阿瑟·特雷斯不仅仅是奇才.更是一个永不满足的艺术家。他不同时期的作品看起来像是出自完全不同的摄影师手笔——触目惊心者有之.机巧诙谐者有之,扣人心弦者有之,冷峻超然者有之,洋洋洒洒,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无怪手他被众多评论家评为二十世纪里最具才华、最具多样性的摄影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9 , Processed in 0.08251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