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影像中的生存

2007-10-22 09:20| 发布者: | 查看: 996| 评论: 0

     在西方,20世纪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摄影史。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摄影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最有效的记录媒介,开始担当历史记忆的主要角色。摄影的这个作用,超过了以往所有承载历史媒介的叙事、记忆能力。摄影同时还是共时性信息记录媒介中最具现场感的宠儿。它可以将事件的背景、过程、人物和它们之间的共时关系完整地表现,给事后的观看者以在场的真实感觉。西方世界一百多年的历史事件基本都没有逃过摄影机的镜头,不论是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还是此起彼伏地局部战争,以及广泛深刻的民众政治生活和翻天覆地的经济发展与万花筒般的文化变异。图片交织结构着这段宏大的历史,以至于文字开始退居于历史记忆的首选地位,成为与图片互为补充的共同媒介。在记忆的功能之外,摄影的信息属性在文明的发展中也显示着巨大的作用。它极大的延伸和拓展了人类眼睛的视野,将原本遥不可及的远方情景神话般的收在咫尺。 

     除开记忆历史的作用之外,摄影还是人们对历史和生活的一种主观叙事。照片书写人类的情感,表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快乐和忧伤、兴奋和愤怒、沉思和躁动,这些复杂的情感都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照片中看到。每一张照片都是每一双眼睛的镜像。我们通过这些镜像和这些眼睛交流,并通过这些眼睛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摄影又是人类的心灵史。一幅幅令人久久不能释怀忘却的照片,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传达出丰富、深邃的信息而永垂青史的。

     在20世纪人类进程中作为后发国家和民族的中国,影像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这主要是指影像在建构中国现代史上的片面性。支持这种判断的事实如下:1,世纪之初的晚清和民国初期时期基本没有国人自己摄影的社会影像,现存世流传的影像多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者所拍,因而不能反映我们自我观照的脉络;2,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对日的反侵略战争的影像基本上只见政治和风云人物,缺少对民众个体的丰富纪录和关注;3,人民共和国期间的近半个世纪,影像更多地从属于国家民族的集体意识,个体生命的价值存在被宏大的现代性斗争历史叙事几乎完全遮盖。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近百年来我们的历史生活和精神历程缺少影像的全面见证。这种遗憾将长久的存在在我们未来还有民族情愫的后代子孙心中。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新一代的影像工作者终于登场。他们初步具备了全面见证历史和表达自我判断的能力,虽然这和现代传媒在中国全面胜利落地有关。但历史终于以影像的面孔显示了它的活力和丰富性,并深刻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当代充满变革的生活。他们替代我们成为在场的目击者,将我们关心的公众事件清晰地端到我们眼前,供我们重新审视被幻像所遮掩的真正现实。因此,照片在真实的认识外又具备了匡扶正义的力量。 

     以出版《黑镜头》(世界)而名著于世的紫图图书公司,最近将编辑的视角转向了中国的影像,将荟萃近年来中国新一代影像工作者的成就,出版《黑镜头》中国系列。这不仅仅是对他们成就的检阅概括,更是对我们现实生存的一种关怀和反照。它将开启公众的眼帘,并叩动那些还怀有良知的心灵,告诉我们生存是需要协作的,只有这世界的所有人都获得幸福的权利,我们才会获得幸福的最终快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2:41 , Processed in 0.19664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