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弱智的中国摄影观念

2007-11-5 09:47| 发布者: | 查看: 1102| 评论: 0|来自: 精英博客

中国摄影观念弱智到什么程度,可以由这样一段摄影报刊上的赏析文章来证明。这是发表在某本专业的人体摄影杂志上的作品,然后由一份专业的摄影报刊加以评介,作为赏析栏目推出。好在文字很短,全文照抄如下:
“长城关隘”象征着传统观念禁锢的大门,画面中一位梳着中国传统式大辫子的裸女正向着光明的未来走去。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思想开放、个性张扬的女孩在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有机系统下,向传统思想观念挑战。她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甩掉传统思想的羁绊,显示出时代的特征,展示了自身的美丽与魅力,给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文字无任何厚非之处,然而一味迎合“主旋律”的拔高,则将中国摄影的弱智表露无疑。这样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可以说在中国摄影领域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然而时间依旧,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样的表达才是准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殊不知如此概念化的“赏析”,对中国摄影真的是弊大于利的。
多年前我就撰文指出:正如在20年前拍摄一片夕阳下的海滩,被称为风光摄影;后来在海滩上加上一个美女,就是沙龙摄影;接着凭借敏感和机遇在海滩边捕捉一个独特的生活瞬间,叫做纪实摄影;那么,如今在海滩上让一位裸体女郎迎风而立,就可以称之为人体摄影的话,势必是对人体摄影的曲解,也是不利于人体摄影健康发展的。
如果按照前面的文章推理,长城关隘加上裸女就是象征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那么拍案惊涛加上裸女自然就是渴望扬帆自由,绿茵小草加上裸女应该题为“新生”,至于苍茫蓝天、嶙峋山石和裸女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就是不错的选择?将裸女放在一间破败的农舍之中,取名“无家可归”总不太合适——来个“破茧而出”如何?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摄影的文革时期被推向了极致,30年后再痛定思痛,这样的程式化思维依旧“泛滥成灾”。责任在谁?
中国摄影的急功近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看看多少个大大小小的展览和比赛,简单化的引导和“马屁化”的成功,造就了中国摄影思维的弱智,其间的例子不一而足。关键是作为舆论和宣传的杂志报刊,也顺从这样一种简单化的引导模式,说得严重一点,真的是害人不浅。我在近些年的摄影教学过程中,感到最为头痛的也正是这一点——一些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能够拍摄出一些很不错的照片。但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创作理念,尤其是写一段创作感想,却往往不知所云,离题万里——或者就是照抄一段现成的所谓的赏析文字,戴上一顶“高帽”,“蒙混过关”。
话也许说得重了点,如果得罪了哪一位,也请多多谅解。我的这些文字不是针对哪一位作者或者哪一份报刊杂志,只是希望中国摄影能够早些摆脱“长城关隘”的传统观念的禁锢而已。
下面的两幅作品,戏拟标题:

《回归自然》(上),《和祖国一起成长》(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2 , Processed in 0.08111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