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走进位于北京大望路蓝堡国际中心的影天国际艺廊,本无什么期待,却大喜过望地观赏到一个在心里期待已久的极其精彩的照片展览——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 为此展览而激动得一时难以自己,是因为我一直认为,严重影响中国摄影人对传统摄影艺术的整体理解之先天不足处,就在于直到数码影像已然席卷了传统摄影工艺的当今,中国摄影人仍然因为种种际遇的关系,而缺乏亲眼端详传统摄影工艺时代用感光相纸印制的优质原作照片、尤其是世界摄影史上的经典名作照片的视觉经验。这种切身经验的缺乏,不但限制了对摄影艺术的原质照片之美学感受,而且难以形成对摄影历史发展的全面领会。简言之,观看经典原作照片的视觉经验,对于严肃的摄影文化人,绝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这空缺的历史经验,很有补上的必要。 大象有影 经典无限 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168年的历史,也许在诸多的艺术门类当中,摄影艺术只能称之为其中一个年青的小字辈。但作为影像艺术,较之在摄影术之后五十年诞生的电影术、近百年之后的电视术、近一百五十年之后的多媒体来说,摄影术又可着实称得上为影像艺术中的老字辈了。摄影术自最初的记录、复制影像伊始,在短短的一百多年中,它已发展、演绎成为具有多方面含义和实用功效的影像传播媒介,而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经过执着于摄影艺术先哲们的不歇努力之下,它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当今的“读图时代”或是“影像时代”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当前,传统的摄影术正面临着数字化的脱胎换骨的大变革,被卷入在这场大浪潮之中的摄影人,免不了必经一番淘沙之浪,幸兮背兮不得而知?而在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借用摄影的手段之际,国际知名的拍卖行将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爱德华·施泰肯的经典之作拍到一百多万、二百多万美金之时,乐兮悲兮不可言状?也许正是在这个时刻,我们更应该清心净意,好好解读一下摄影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回顾和探索摄影艺术之根源所在。 能够将摄影艺术史上三位巨匠的经典作品汇聚一堂展出,对摄影人来说着实是难得的一台盛宴。 每观赏到精彩的摄影展览,不仅为拍摄人的原作之精彩而赞叹,更会为策展人的心思之精湛而喝彩。从以上摘自“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的一节前言文字,可见此展览的明确学术宗旨。在如此思路清晰的观念指导下,作为影天国际艺廊艺术总监、策展人的冯建国,在履行真正的策展人职责方面,给出了一个成功的示范。如此策展示范的意义,对于中国当代摄影事物而言,其实绝不亚于这个展览的实际传播成就。 策展人冯建国今次为观众推介的摄影家,是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的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这样三位属于世界摄影史和世界摄影艺术史“巨匠”的经典大师。此展之所以精彩,在于这些经典大师的展出作品,其中是为世界摄影艺术史永垂不朽之经典名作几近半数之多。我认为,如此特级质量之规模的经典照片展现在中国,其深远的学术意义在于,它可能会纠正中国摄影人之于世界摄影史大多仍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零散认知。从这般齐整的世界现代摄影艺术史开山经典名作的展示线索,可以拓展出任何摄影人本应拥有的高屋建瓴视野。 我就是为眼见如此珍藏级的世界摄影艺术史之开山经典名作的齐集一堂,而惊叹不已。艺廊经理还以为在美国的摄影画廊里,不难看见这样的展览。当我告诉他,这样顶级的摄影展览,即使在美国的一流艺术博物馆里也并非寻常见得到。这个展览放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流的经典摄影展览。 巨匠荟萃 光临中华 施蒂格利茨、斯泰肯和斯特兰德这三大美国现代摄影家,他们在20世纪摄影艺术中的非凡业绩和崇高地位,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上颠扑不破的定论。冯建国在其策展前言里,就此重要意义做了简练的学术概述。 [FS:PAGE] 而如此一大批珍稀的收藏级照片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都是台湾照片收藏家吕良远慧眼卓识的个人收藏之罕见精品。吕良远年青时曾留学日本,相继获得日本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可知其摄影艺术的专业素养超越寻常。以这样行家里手的眼力,他收藏到的照片贵在既经典且系统。吕良远学成回国后,曾经在台湾的多所大学和艺术学院指导和教授摄影技艺,发起成立台湾摄影教育学会,并坚持个人创作并举办摄影展览。而这些精心搜购的照片珍藏,既为高雅的爱好,也是实用的教材。 只能从印刷品上看到摄影名作,造成难以领会摄影艺术真谛的天然障碍。无以亲眼目睹经典原作照片真迹的摄影专业学生,无论如何都有不得真传的遗憾。试想,在从事摄影技艺、尤其是摄影史的教学工作时,能够结合讲授内容而展现与之相关的名作真迹,那自然会产生何等的传承效果。因此,有缘得见吕良远以过人的眼力、花重金购藏的这批经典原作照片,实在应该感激这位摄影文化有心人所带给大众的福祉。美国的摄影专业学习,时常把课堂开到举办专题展览的艺术博物馆里。这样不但增长相关学识,更重要的是实地实际感受具体艺术作品的丰富美学意涵,也就是切身体会神妙的美感经验。这样的学习作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非常希望位于北京的所有摄影专业的教师和学子们,都珍惜这个送上门来的良机,花上哪怕是一个钟头的时间,来交通方便的影天国际艺廊,细心观赏一番“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即使谈不上此展不看,终生遗憾的话。看过此展,八成真会令人受益终生。 我欣喜地看见,“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今次在中国北京的呈现,标志着中国摄影文化的质变飞跃。这个非同寻常的以摄影史重要现象为宗旨的经典真迹照片展览,反映出中国摄影社会逐步升入良性互动的系统层次。在纵向方面,来自两岸的留学归国学者吕良远与冯建国,充分利用了这份摄影文化资源,提供和策划出如此具有开拓视野的摄影史观念意义的优质经典照片原作展览。 从横向的方面看,“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维系的是摄影学者、照片收藏家、画廊主人携手配合的作业脉络。展览的出台与成功,三者缺一不可。成立于2006年的影天国际艺廊(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Gallery),经营方向即定位在“致力于将国外著名摄影大师最优秀的大画幅黑白摄影作品展示、介绍给摄影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定期举办世界级大师的摄影原作展”。尤其值得在意的是“举办世界级大师的摄影原作展”这样的宗旨,具有特殊的超越商业性质的学术作用。在中国当前还没有标准摄影博物馆的情况下,影天国际艺廊的此举,实际上已经在履行国家级艺术博物馆的职能。影天国际艺廊自创立以来,陆续举办过20世纪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摄影原作展、巴西摄影家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经典原作展、日本大学原直久教授「欧洲纪行」铂金相片经典原作展、韩国摄影家张在浚「家·静中动」九十九间建筑摄影原作展、荟萃中外著名摄影家精品的「中国影像收藏十人展」。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影天国际艺廊上属的影天艺术有限公司的总体经营范畴,已经成功地切入进具有人文意义的社会文化领域,这是它超越普遍“在商言商”大流之处。企业家成为艺术品收藏家并不难甚至已然流为时尚,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有人能够把个人收藏回馈社会而进行具有学术高度的公益活动。 因此,从“摄影艺术史三巨匠经典作品展”的总体操作上,我得见中国摄影社会带有实质性的文化进展。参与此展览运作的各个方面的人士,能够做到各尽所长、各司其职,功不可没。唯此多方通力合作,遂使这般高品位的摄影展览得以圆满呈现,实质性地超越了一般摄影作品展的通常意义。 2007年4月9日于北京 《中国摄影报》2007年4月13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5:01 , Processed in 0.07039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