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只有小新闻没有大新闻是危险的

2008-3-5 10:25| 发布者: | 查看: 1344| 评论: 0|原作者: 李楠

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2007年度评选引出来一番争论,作为联盟学术顾问,也作为一直非常欣赏和关注这支新锐摄影力量的同行,有一些感想,求教于同行。

    1、  新闻摄影评的是什么?

    质疑评选结果的赵问问说:"我们是在评新闻摄影,如果没有新闻,摄影算什么?温情算什么?如果一张新闻照片不能反映社会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不能记录这个年代,那新闻摄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新闻摄影评奖评的是什么?是新闻,还是照片?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这二者密不可分。首先,照片必须是新闻照片,不属于新闻照片的,不具备参赛资格。仅仅是新闻照片就能获奖吗?也不是,必须是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所以,"新闻"和"摄影"的双重标准在评奖中同时发挥作用,缺一不可。但是,新闻是前提。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无论是日常报道还是比赛角逐,其实它的结果都无法脱离"新闻必须反映时代进程"这样一个大前提。放眼世界,大到荷赛,小到《时代周刊》一家杂志评选的年度照片,都涵盖了当年最重要最热点的新闻。

    我不是评委,没有看到此次参赛的所有照片。但是赵问问所列举的"钉子户"、"黑砖窑"等事件确实是2007年度无法回避的重大新闻。20家代表中国摄影新锐力量的评选,如果没有产生出与此相关的照片,不得不遗憾地说:要么是摄影记者失职,要么是评委失职。

   《猴子与鸽子》、《生命之舞》都是不错的照片,也是新闻,但是,在一系列重大新闻照片缺席的情况下,日常新闻年度最佳照片大奖(比赛分为日常、突发、文体、专题、插图五类)在这两张虽然不错但明显份量轻得多的照片中激烈PK,也难怪赵问问会有一连串的疑问了。另外,他所列举的《史上最牛公务员》和《灭火》也确实非常能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及其暴露的深刻问题,也没有获奖。这大概就是此届评选结果让一些同行不太满意的原因所在。

猴子与鸽子 霍健斌摄
    2007年9月7日,在内伶仃岛上,一只小猴子“亲切地”拥着鸽子,鸽子没有丝毫害怕与反抗。三个月前,小猴子的妈妈在内伶仃岛生下它。后来它和妈妈走散了,被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收留,并在这里认识了小鸽子。

2、  视觉联盟要走向何方?

    一个比赛,不仅仅是一次业务总结,一次专业竞技,同时,还是一次观念的破与立。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评出什么样的照片,多少也反映出这个群体秉持怎样的摄影理念,坚持怎样的摄影方向。

    既然联盟以"新锐"为自我标签,那么就要名实相符——在新闻摄影的表达范畴和表达能力上都必须有所突破,为中国新闻摄影刷新行业标准,提高职业水准。因此,获奖照片中当然应该有一些不同于以往、能体现出这种突破的作品。比如《猴子与鸽子》、《大风掀翻火车》有新意,很特别,应该获奖。但是,这个突破的目标,不妨定得高一点。

    在视觉形式上突破是最容易的。新锐们大都有"图不惊人死不休"的狂热和能力,他们生于70、80年代,起点高,接受能力强,几乎从业一两年就能拍出令人赞叹的片子。但是,只有照片没有新闻是危险的,只是小新闻没有大新闻也是危险的。

    泛视觉化,为技巧而技巧,毫无相联的视觉元素被主观地安置在一起,有冲击的视觉效果而无深刻的实质意义——这样的照片不会走得太远。

    强调新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关注小人物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悲喜,剔除那些假大空的政治宣传味道,这都是联盟近年来的标新之举。但是,只有这些"小新闻"、"小温情"、"小关注"是不够的,不反映那些最尖锐、最急迫、最焦灼、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样的摄影不会走得太久。

    必须以大视角、大爱心、大格局来观照世界,让照片站在一个高度去说出更广大的含意。评选主要是看画面,但是也应该去看画面背后的东西。这个摄影师有怎样的心胸眼界?这幅作品能对人产生怎样的触动?我们的年度评选(不是日常发稿)所要达到的目的,除了奉献一批好照片之外,还想对这个时代和社会说些什么?视觉联盟,将来又希望自己以怎样一种形象留存于中国摄影史之上?[FS:PAGE]

生命之舞 李强摄

2007年8月11日,北京道培医院,5岁患白血病的浙江义乌女孩吴依飞刚刚换上新连衣裙,在病房中为其他的小病友跳起了家乡的舞蹈,站在门外的母亲见此情形不禁落泪,而父亲在一旁为她轻轻擦泪。因无法承担的高额的医疗费,吴依飞的治疗陷入困境。

 

    3、  评选如何寻求最佳结果?

    这说起来是个技术活儿。恐怕哪一场比赛和评选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如果是因为某些不违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新闻理念的比赛规则导致的,我觉得完全可以现场灵活处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或者说规则都是人定的。好规则就是能最大限度将好照片收罗进来的规则。目前的照片分类比较简捷的,简捷的好处是避免一些投机取巧,比如一些放在日常生活类看不怎么样的片子,到了经济新闻类脱颖而出。但是,这样也会带来类似本届比赛的问题。既然有文体类,那么完全应该有自然科技类。这一类照片还是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评委会的组成,一句话,个体差异性越大越好。应当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国籍、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寻求最大差异化。这样才能保证评选维度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不致于变成一根标竿的产物。

大风掀翻火车 谭伟山 摄
    2007年2月28日,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珠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处,13级大风造成11节车厢脱轨,事故中3名旅客死亡,34名旅客受伤。乌鲁木齐以东120公里左右的珍珠泉附近,是全国著名的“百里风区”,该地区一年中刮风天气占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28 , Processed in 0.07393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