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印记

2008-6-26 11:24| 发布者:| 查看:654|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文:巧思思  图:第六街影艺坊

一一美国·旧金山“第六街影艺坊”十五年回顾展

“这些作品的拍摄者都生活在这个街区,有人也是同性恋、吸毒者。其中的一些作者进了监狱,一些下落不明,甚至有一些已经死亡……”认真仔细地品读着每一幅作品,听着主办者的介绍,内心一次次地被触动。
    贾柯布·里斯(Jacob Riis)的“另类生存(Where the Other Half Lives)”反映了上个世纪交替期纽约出租屋里穷困移民的生活,从而树立了关注弱势群体的摄影传统。穷困地区、边缘人群便成为众多严肃摄影师镜头中长期关注的被摄者。在9月4日北京电影学院展出的美国“第六街影艺坊”15年来的首次巡回展中,这些被摄者却成为此次影展的主人。尤其是这些拍摄者特殊身份,更激发了笔者潜在的猎奇心理,于是在与“第六街影艺坊”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以及义工教师周密的交谈中,便更多地围绕着拍摄者展开——


让处于逆境的人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摄友:第六街影艺坊是怎样的一个组织?

汤姆·费伦茨(“第六街影艺坊”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以下简称汤姆):第六街是旧金山最贫困的社区之一,这里汇聚着来自美国各地甚至来自国外的无家可归者和贫困群体。他们中间的成份相当复杂,有失业者、老弱病残、流浪人员、吸毒酗酒者、性工作者及非法移民等;在这里,街头,收容所,以及单人福利旅店便是他们的家园。
“第六街影艺坊”是植根于该社区的一个非牟利性艺术协作项目,她致力于这里的民众共享摄影技艺。通过提供免费摄影设备,指导技术技巧,组织艺术观摩及鼓励个人诉求,“第六街影艺坊”让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
才华,进而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我们的交谈中,汤姆多次强调,这是一个艺术项目,而不是一个救济活动。——笔者注)

摄友:“第六街影艺坊”是怎么创办起来的呢?
汤姆:我于1991年创建了“第六街影艺坊”,它是当时第六街福利旅馆个人摄影专题的拓展。是当时“驻区艺术家”项目之一。“驻区艺术家(Artist-In-Residence)”是加利福尼亚艺术评议会(California Arts Council)组织的一个政府项目,由当时的州长杰瑞·布朗发起。这个项目通过把各类艺术家派往州内不同社区来传播和创造艺术。加州艺术评论会没年会资助几十个各具特色的“驻区艺术家”项目,这也使得许多项目能力期深入地展开。与单纯艺术教育不同的是,“驻区艺术家”项目更注重于社区的协作,它不仅仅是教授艺术,“创作”是每个项目的中心工作。“驻区也成了加州职业艺术家们从事创作的一种方式。艺术家们在监狱,学校,医院,非牟利机构,甚至福利旅馆的艺术创作活动,使得城乡社区广泛受益。


照相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摄友:你们这个机构是如何运作的,资金从哪里来?照片会出售吗?
汤姆:除了得到州艺术评论会的支持外,“第六街影艺坊”还得到了旧金山艺术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和许多民间团体及个人的资助。
    摄友:有多少人成为你们的成员?
    汤姆:没有准确的统计。由于参加成员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中,而且几乎都有各种复杂的个人问题。我们这个组织结构非常松散。有些学员来过一两次就不再来了,有的学员消失数年后会突然出现,但也有少数人一直跟着影艺坊十几年。
比较活跃的学员平均保持在15人左右。
    摄友:从展览的照片来看,这些拍摄者的技术并不弱,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的培训?
    汤姆:一般是6个星期。最初教他们一些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比如闪光灯怎么用,如何按快门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观察,再按照他们各自不同的特长分成小组。比如有些人对人像特别敏感,有些人对景物很在意。
    摄友:您如何评价这些流浪汉、吸毒者、妓女的艺术天赋?[FS:PAGE]
    汤姆:他们很有潜能。也许他们未必有什么艺术创意,他们唯一明白的就是用相机去捕捉那些他们认为值得记录的瞬间。
与专业摄影师相比较,他们的作品更真实,更纯朴,因为他们就生活在那里,他们与被摄者可能有着同样的经历与生活。被摄者与他们没有距离感,在他们的镜头前更加自然。
    比如海报上这幅照片的拍摄者,他15年前就加入我们组织了,算是最早的一批,他是一个吸毒者,而且因为没有钱,他只能吸食最便宜的那种毒品,13年后,他已经变得形容枯搞,不成人样了。有人说他已经死了。
    摄友:这些作品中有很多的拍摄地点都是某某旅馆。
    周密:因为这些拍摄者基本都居住在旧金山的单人福利旅馆(SRO),这些旅馆通常是过渡性的临时居所,它们大多年久失修,肮脏混乱,里面只有一张床,由于价位极低,便成为大多数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居住地。吸毒,酗酒,性交易使那里更变得危险和令人厌恶。当然,也有一些非牟利机构利用公共基金也在经营同类旅馆,像与“第六街影艺坊”密切合作的“业主居民联合发展公司(TODCO)”,就是这样一家专业管理机构。
  TODCO的旅馆通常为新建或修缮的建筑,这里的居民可以充分享用整洁的公共空间,开展文娱活动和接受社会服务。
    摄友:这些照片也会出售吗?
    汤姆:出售。但这个组织不是一个商业组织。
  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出售照片,而是希望能够让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懂得一些技术,去记录他们身边的事物。当然我们很希望有人买他们的作品,这样就会给他们提供生活来源,是件好事。不过机构本身不参与,如果展出时,有人愿意购买,他们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
    摄友:这些照片在美国展出过吗?
    周密:每年都会举办展览。“第六街影艺坊”也在许多美术馆和职业画廊都举办过展览,其中包括市政府艺术委员会展厅、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展厅、叶巴波那艺术中心、科瑞画廊、旧金山机场等等。很多参观者都感动得流泪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与事。
    “第六街影艺坊”不但在旧金山艺术界和社区有相当的知名度,在加州甚至在美国也一直比较活跃。美国广播公司(ABC)、国家广播公司(NBC)、KQED公共电视频道;《美国摄影》杂志(Amencan Photo)、《CameraWork》,《PhotoMetro》等都做过广泛的报道。《美国摄影》杂志评价说“真实强大的影像力量。在“第六街影艺坊”,照相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摄友:是什么原因使你们想到要把这个展览办到中国来?
  汤姆:2005年底,经过长年担任我们组织的义工,同时也是“fotoyard影像机构”成员的周密牵线搭桥,“第六街影艺坊”与”fotoyard影像机构”有了初步意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fotoyard参与了整个展览的创意和策划,从选择照片,展览编辑,到文字组织,以及在中国巡展的所有计划和实施。这个展览还会在平遥展出。

 

学员语录
“因为我被这个世界所抛弃,我要用照相机来作武器去
还击,而不是用枪。”“只要手里还有照相机,我的生活
就有目的。”
    ——学员,辅导摄影师,比利·米切尔

 

“摄影是我用来驱赶恐惧的办法。当有什么事情让我很害怕时,我就个它拍张照片。拿着照片,我就觉得可以
控制恐惧,左右恐惧。自己总是对自己拍的照片感觉良好,但一旦有人称赞我的照片时,我觉得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有
时候我都想哭了。”
   ——学员,莎朗·克鲁兹


“我用影像来重新审视现实。”
  ——学员,辅导摄影师苪乃·琼斯


“只要一拿起照相机,我看事物就会非常不同。” 
  ——学员,杰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7 06:14 , Processed in 0.01620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