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王旭:谁在变卖国难

2008-7-10 12:11| 发布者: | 查看: 961| 评论: 0|原作者: 王旭

这次四川地震,举国悲痛,世界震惊。当下,最直接的话题就是抗震救灾。捐助无疑是最直接而有效的义举。国际社会以及中国人民纷纷捐钱捐物,志愿服务灾区。书画界也不甘落后,一些协会、画院、以及从事艺术品经营的机构和媒体,纷纷召集画家集体创作义拍。国画界、油画界、当代艺术界都大张旗鼓地参与了。其中,油画界和当代艺术界在近期地赈灾拍卖中创造了奇迹。油画界的集体大作《热血5月·2008》以3350万元成交,当代艺术界岳敏君捐赠的作品《我是龙》起拍价为50万,现场有买家直接叫价600万,此件拍品最终以620万落槌。这些拍卖所得的巨额善款对于灾区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有人并不认为艺术界的这个举动是出自善意的。首先,这些天价艺术家卖了大半辈子画,每次都是不停的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的天价记录,为何在国难面前,要集体创作呢?首先是,给人作样子,怕自己做的好事不被人知道,做了无名英雄;其次是借势造势,赢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媒体的免费宣传;最后,集体创作只是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表面上是齐心协力,背后是懒得升腰的广播体操。如果大家都是那么有爱心,按照如今每个艺术家的天价成交记录,他们每个人都得是亿万富翁,甚至是百亿富翁,顺便陶陶腰包,捐个几千万也只不过是蔡国强放一个烟花的代价,何必要兴师动众啊?这并非否定谁,如果大家翻开蔡国强、张晓刚、岳敏君、范曾等人的历年拍卖成交记录,你就会发现,光他们将自己的卖画税率上缴给国家,或许都比整个艺术界集体创作而现场叫卖来得更为实际和有效些。

范曾:捐了一千万,被指花钱消灾

这次范曾可谓是一箭双雕。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就有媒体议论,当下有两个人肯定会有大的动作,一个是范曾,一个是吴冠中。当然吴冠中此时未动,估计是静候佳机。范曾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已经被媒体封口好久了,即便是花巨资,也打动不了那些专门吃软饭的媒体。主要原因在于范曾"问题"的特殊性。有人很早就议论,如果此赈灾期间,哪个媒体如果找范曾捐助,势必是帮范曾的忙,也势必能宰范曾一刀。一是范曾被媒体封杀了好多年,范曾渴望自己能够撬开媒体的"金口玉牙",帮自己美言,另一个原因是,媒体抓住了范曾曾经叛国的软肋,此时是敲诈也罢,义举也罢,反正范曾只能是人在屋檐下,捐他个一千万,正好也能撬开那些媒体老爷的尊口。我大致翻看了网页,范曾捐款的消息,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媒体网站都报道了。按照这个效果范曾绝对赚了。据传,范曾以前试图花几百万也买不到人家一个报纸的豆腐块,这次光一个央视的现场采访,都值他花的一千万。范曾是个明白人,媒体也知道范曾的底细,所以谈不上媒体讹诈范曾,也谈不上范曾利用媒体,只能说范曾很聪明,看着国难发了一把,终于让自己翻了身。要我说,既然自己翻了身,还得对得起人民,全当那一千万给自己正名了这谁都心知肚明,还是再捐一千万赈灾吧。

吴冠中:片刻很消停,此举很强大

吴冠中正在商家所策划的"大师"路上,相比此时他绝对不会甘于寂寞。如果吴冠中在此时还无动于衷,那么,他的一切"大师"计划将功亏一篑了。他完全有必要辞掉他手下的画廊老板和专门研究他的"学者"。大家不要担心吴冠中把画全部捐给了上海美术馆。其实"吴冠中每天都创作的",这是媒体报道的。特别是随着自己风烛残年,他急于需要社会给他定位,弄一个"人民艺术家"出来。从《全集》的出版,"美协、画院是‘衙门'、‘妓院'"以及走进"798"等等,都是"大师"路上所精心策划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吴冠中连一个小小的上海美术馆都给捐助了六十六幅作品,搞了长期展览,想必这次在国难之际他一定不会错失良机而大发一把。我想,他的手段还是和大英博物馆捐画、上海美术馆捐画搞展览一个模式,弄得异常轰轰烈烈,办个展览,惊动下全国。这样,既有人气,又有爱心,何乐而不为?如果我没有估计错,吴冠中将会在赈灾期间"一鸣惊人"。绝对会超出范曾以及当代艺术界的任何人。他一向我行我素,以奇制胜,他才看不起和艺术界那些人一起起混。从"两会"打假到"美协画院是‘衙门'‘妓院'"从《全集》出版到"市场冠军",试问,艺术圈的新鲜事物哪个不是吴冠中发明的?所以,吴冠中在近期定有大的的举动。只不过,上海美术馆应该把吴冠中"最好的六十六幅作品"退还给吴冠中,捐献给灾区,这样吴冠中才有面子。他老人家总不能拿自己手头不好的作品捐给灾区吧?要是这样,可能会被别人抓把柄的。[FS:PAGE]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善款是不义之财 《工人日报》:"2007年11月25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500港元成交(包括金)创下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中国画作世界拍卖、蔡国强作品世界拍卖三项世界拍卖纪录,超出原有最高估价近两倍"。这实属中国人的"荣誉"。但蔡国强的艺术哪能叫中国艺术或者说中国画啊?有人一直说蔡国强是贩卖烟花发了财。这话有点道理。蔡国强就是卖烟花和白纸的商人,和艺术家没有半点关系。这次的保利拍卖会上,他本人《来自天上的鳄鱼》580万成交,其实就是一个楼层高的白纸,上面落了些烟花痕迹。不管是其作品所创作的价值为赈灾出了力,但其作品确实不值580万。一个烟花加一张白纸,有点讹诈客户。岳敏君笑纳百财了一辈子,这次在拍卖中,其"捐赠的作品《我是龙》起拍价为50万,现场有买家直接叫价600万,此件拍品最终以620万落槌"。这显然是价格敲诈所为。哪个买家那么傻,别人上街买菜都讲价,何况是买天价艺术品?一个50万的东西,还没起价就有人要价600万,这怎么可能?"四川籍艺术家的张晓刚捐赠的作品《父亲和女儿》是专门为此次拍卖完成的,在拍卖师将竞价进行到一百万时,就有买家直接报出500万元的高价"。这依旧如出一辙。张晓刚靠一张"老脸"暴利了大半辈子,还是如此暴利。这不得不让人不说当代艺术界的收入是不义之财。首先他们的作品偷工减料,内容低级趣味、思想扭曲变态,不管市场价格如何,都属价格敲诈,不义之财。艺术家特别是当代艺术家必须要有良知,别人在花钱盲地买你的天价作品的时候,你一定要扪心自问、老幼无欺。你放一个烟花、画一张老脸、闭上眼睛张个大嘴别人就给你上千万,良心何在?这次赈灾是义举,艺术家必须干干净净做事。

去年和今年可谓是当代书画家卖画最艰难的时期。表面上有的书画家张着大嘴习惯了随便喊叫自己的作品又在某家拍卖公司刷新了"千万"的天价记录,其实多数艺术家还是身处水深火热的潦倒之中。前段时间,有一位艺术家打电话告诉我,说自己的作品卖掉了"2800万",一位"大师"诞生了。到后来我去了某协会和该协会的主席聊天时,他也说自己接到了这个电话,问我情况是不是属实。我当时就乐了。艺术圈的事情,就是乱世江湖,狗吃狗,人吃人。那家伙我还能不了解他啊?和乞丐没什么两样。就连我这么一个穷家伙,以及我的朋友都没少给他生活费。

书画家饿着了,当然就饿着了小报小刊、画廊和拍卖公司。这个圈子是一个生态链。短短的一年的时间,让一些媒体和拍卖公司转瞬破产,甚至做了乞丐。前几日,有人还告诉我,某家"百年""老字号"拍卖公司因为声明败坏,从画家身上赚不到图录费,又要换牌子了。看来,这还算幸运的了。这两年京城的拍卖公司和"地下"理发店一样,尽管在违规"站街"的情况下牟取生机,但也倒闭了大多数。如今的这些画廊、媒体、拍卖公司、以及苟延残喘的书画家犹如将死的困兽,恰逢国难,不发一把才怪?以前,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自己找不上一个权威的头衔和权威的理由来搜刮艺术圈,所以他们一度陷入举步为艰的尴尬之中。这次,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救国"的旗号,不管是"正规军"还是"土匪"都可以用"救国"来打劫,至少可以说成他们活命的良机。叫你谁捐钱捐物,你能不干?中国人一向善良,往往在这个时候有利用的价值。所以,我是不大上这个当,有爱心了就去国家指定的捐助部门。不要拿自己的爱心成就这帮"土匪"的诡诈手段。

拍卖公司、艺术家用国难做文章,老幼皆欺,炒作艺术市场

近期,不管是吃上饭的还是吃不上饭的一些机构都在聚集着五湖四海的艺术家搞笔会、搞拍卖拉"善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一些机构和商家联手,将"国难"这个免费而富有强大感染力的沉痛商标做了东山再起和发财的护身符,搜刮着每一位艺术家的仁慈,给自己制造影响力。这是可耻的。有的艺术家也是猫哭耗子,假惺惺地捐助了自己巴掌大的一幅作品,在拍卖会上演义着一个又一个的天价记录,不知有哪位"大头"收藏家要倒霉。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爱国热情,有能力捐助,艺术家就直接自己把画卖了捐钱罢了,收藏家也可以拿着自己的财物直接去红十字会,用不着被人家当驴牵。拿着善款,还被人欺,到头来只是用自己的仁慈,助长别人的可耻。不值![FS:PAGE]

画院、协会、小报小刊死灰复燃,趁火打劫

一些画院、协会、报刊总是没有半点新意,依旧是组织一帮书画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完毕,百人醉醺醺地合作一幅毛毡大的作品,收买一些吃不上饭的小报小刊四处吹捧,懵一些农村来的暴发户。这样,一举两得。画院、协会、还有媒体不仅都为国家做了"贡献",而且好多"地下"组织也因此变为"良民"。只不过收藏者的好心被当了驴肝肺。

捐钱光荣,捐画可耻 这个年月,艺术家和画院、协会、拍卖公司等连自己都吃不饱的原因是画卖不出去。所以,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卖不出去,造成了通货膨胀,所以,这个时候急需处理掉积压手头的陈货。在国难时期,不趁火打劫才怪?所以,捐画就是打劫。有本事就直接掏自己的腰包,这样光荣得正经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52 , Processed in 0.07784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