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到一篇小说,是鲁敏的《取景器》,写的是一个男人和女摄影师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描述很发人深省。小说中的男主人看了女摄影师唐冠拍摄的人像之后,颇有感悟地这样说:我认为唐冠是故意强调——强调她所想强调的那一部分人性的弱点。
接下来更精彩了,男主人接着介绍说:我把这个想法跟唐冠说出来。她兴奋地睁大眼睛看着我:“太对了,就是这样,你简直就是我脑子里的影子。你知道吗,我有多讨厌那种传统的人像摄影!粉饰太平、凭空捏造,所有的人都像模像样的,狗屁,我看那就是最失败的作品!像我这样,是不是更好?我需要一下子发现拍摄对象与众不同的东西,那隐藏着的缺陷、那克制着的情绪、那屏蔽着的阴影部分!”
也许,旁观者清。小说家其实是在借小说中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蓄谋已久”的话,痛痛快快地发泄出对当今审美模式的不满,实际上就是对粉饰太平的艺术现象,给与致命的一击。
举起你的镜头面对芸芸众生,你有否勇气让鲁敏的嘲讽成为“明日黄花”?
下面是一组河南摄影家赵国敏的豫西生活人像,优劣请君自由评说——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25 , Processed in 0.07167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