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14:38:30] 谢雨玫说: 腾讯网友大家好!今天的谈话节目,是由腾讯网和中国摄影报联合举办的知名摄影家系列访谈,今天请到的是摄影家刘志成先生。您好。 [14:38:41] 刘志成说: 主持人好,网友好。 [14:40:03] 谢雨玫说: 在美术馆,由中国摄影报社给您举办了一个很轰动,也挺有影响的摄影展—“世界末端的部落”。红泥族很多人不太清楚,但看了您的那个画面以后觉得很震撼,有些人不知道您这个图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还有人觉得这个地方被您发现了,说您很幸运。您当时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是怎么发现的?很多人也不太了解您,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自己。 [14:40:28] 刘志成说: 我是一个非职业摄影师,我是做企业的,我是恒坤集团的董事长,做一些建材、建筑、开发,还建立了一个五星级养老院。我本身自己的事业,也需要精力去干。2003年比较系统地学了摄影,2000年去日本的时候有了一张照片启发了我。大家旅游的时候都在拍摄纪念照,我端着相机,跑出有200米,拍了一张富士山的风光片,这张照片,现在我们公司管理人员还把这张照片挂在家里。 [14:40:38] 谢雨玫说: 那时候是以拍什么为主?风光片? [14:42:36] 刘志成说: 2000年开始喜欢摄影,我连光圈这些都不懂,买了一个F90,他们给我设好一个档,说你用这个档拍就行了,富士山这张片子就是用这个档拍出来的。我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你拍了这么多年,富士山这张拍的最好。 [14:42:47] 谢雨玫说: 看来您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潜力的,比如构图之类的。后来拍了一段时间的风光。 [14:44:26] 刘志成说: 2003年到中艺学校系统地学了一些,学了之后不断地换机器,最早换了F100胶片,过去那时候已经有了数码,但关键比较老一点。后来逐步的在换,换了XR、DRX,后来买了哈苏,通过朋友的引导,买了一个数码后背,当时数码后背是3300万象素,以色列出的,确实是不错的后背。到云南、新疆,国内的很多地方去拍风光。 [14:45:40] 谢雨玫说: 很多人都是到云南、新疆、西藏去拍风光,那些地方很漂亮,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漂亮。你为什么转了,不再拍风光了? [14:49:02] 刘志成说: 2003年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南非,当时拍了不少动物片,风景片也拍了不少。回来以后一直对拍风光比较感兴趣,到了非洲以后拍了不少动物以后,不管咱们听中央电视台讲,还是很多节目讲,能看到非洲的一些国家,比如肯尼亚角马过河的事。我觉得应该做这个事情,应该有一些付出,后来有一个摄影计划,从开吉普车拍动物,到租直升飞机拍。 [14:51:26] 谢雨玫说: 我看过您拍的角马,很震撼。 [14:51:53] 刘志成说: 是40个小时的直升飞机的航拍设计,从6*7的片子,120、6*4,比如210的定焦,变焦头135的,广角用鱼眼,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当时我碰到一群角马的时候将近上万匹,直升飞机贴在角马背上,用鱼眼拍了一张,这张图被中国国家版权局给收藏了,感觉确实不错。 [14:51:59] 谢雨玫说: 您自己是否对动物也很感兴趣呢?与这个有关系吗? [14:52:25] 刘志成说: 是。像咱们国家,我这个年龄的,应该是50年代的人,动物在咱们国家是很少见的,除了动物园以外。到那边以后,一个是广阔的田野,一个是动物的奔跑,抓拍这些东西,我在中国摄影报也写了几句话,确实是一个摄影人忘我的时候,无法用语言表达,比如2百万只火烈鸟,直升飞机过来的时候,它们一起飞,只有摁快门的时候,那种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 [14:52:45] 谢雨玫说: 动物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一般是很难看到的。 [14:53:04] 刘志成说: 对,如果不是航拍,把机器架在地面上,也是2百万只火烈鸟,我也拍了,但效果是不一样的。 [14:53:13] 谢雨玫说: 您拍了几次航拍? [14:53:21] 刘志成说: 总共三次,拍了40多个小时。 [14:53:38] 谢雨玫说: 后来是什么原因让您拍一些人文的题材呢,因为很多人是很痴迷于拍动物的,反复的去拍,因为他喜欢这种感受,就像您刚才所说的感受,无论是在地面上拍还是航拍的感受。 [14:53:54] 刘志成说: 摄影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有些人可能拍一个题材就从小拍到老,拍到有名,而我想尝试一下。为什么航拍拍到40小时的时候现在暂时停下来了,很多高档的东西我都用过了。 [14:55:04] 谢雨玫说: 刚才我说您非专业是这样的界定,什么是职业摄影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但因为您是做企业的,对您来讲是用了很多业余时间,对摄影感兴趣,对拍摄感兴趣,并不是说您的水平是业余的。 [14:56:31] 刘志成说: 还有一点,我是用摄影作为消费,是拿出钱来,花出去就不再回来的东西,就是投入。 [14:56:41] 谢雨玫说: 但是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乐趣。 [14:57:04] 刘志成说: 当然了,比我抽烟强很多,我这一生不抽烟,不喝酒,有人说你把抽烟钱攒下来了,拿去拍摄影,也是一个玩笑。 [14:57:15] 谢雨玫说: 不仅仅是能够提高人的审美,重要的是锻炼身心,找几个好友一块去,确实是很快乐的。 [14:57:21] 刘志成说: 所以是一个健康的艺术。 [14:57:48] 谢雨玫说: 您去非洲,到过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还有纳米比亚,您拍辛巴族,资料介绍是不足两万人的一个民族,人很少,生活的自然环境能够保存这么好,是很偏僻的一个地方,您是怎么发现的? [14:58:26] 刘志成说: 我是先到的西非—加纳,拍了很多他们当地的文化、生活状态,但是片子到现在也没拿出来过,还到了埃塞俄比亚的盘子族,非常困难的到那里去。平时网友们也在探讨,哪些地方的人文风情更值得深入的拍摄,通过自己反复地找旅行社、找朋友。我有一个朋友在纳米比亚经商,做贸易,也是北京石景山区的人,姓徐,他跟大使馆的大使非常熟,带我去了那个部落。另外,在美术馆做的这个展影响是非常大的,参观者只要留言就可以领到一张光盘,就是纳米比亚的作品集。很多人排队签字,他们都感觉太震撼的,没有人见过。 摄影师刘志成先生 [14:58:39] 谢雨玫说: 我们也经常看一些影展,开幕式的人会多一点,之后可能人就散的比较快。但那天我去看,人们在看录像,围了好几层。 [14:58:46] 刘志成说: 我当时是停留在了这个地方。 [14:58:54] 谢雨玫说: 这个部落是保存的很少,跟那些非洲难民感觉是不一样的。 [14:59:00] 刘志成说: 不一样,觉得他们很幸福。 [14:59:11] 谢雨玫说: 看他们的眼神,是很满足,很知足的样子,虽然他们过的很原始。我看您其中有一张图片,非常非常的自然原始女性,半躺着,旁边还有一个小孩, [15:00:12] 谢雨玫说: 真的是大人跟自然融为一体的状况,没有觉得他们落后,很世外桃源的样子。 [15:00:34] 刘志成说: 我去了三次纳米比亚,但每次都是带着任务走的,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感觉新鲜,到那儿了解一下,看一下他们怎么回事,是非常好奇的心理。 [15:01:22] 谢雨玫说: 当地应该很落后,交通便利吗,怎么过去的? [15:01:41] 刘志成说: 从北京到香港,从香港到南非的约翰南斯堡,然后到温地赫特,之后订一个小飞机,这个小飞机就不要奢望太高了,四个人的,专机是两千美金飞一趟,到那儿是八十分钟左右,或者是当地有一个小镇,镇上有汽车,预约好了以后可以到机场来接你,一般都是早晨七点多钟的飞机到那儿,当天晚上就应该能到澳普沃地区,幸运的话当天晚上就可以看到红泥人,住在这个小镇里,第二天度假村会安排小车,还有当地的地陪,带着面包、水,拉着你去拍,拍完了以后,把这些面包和水送给红泥人。从住的小镇到红泥人原始的部落是50公里左右的一个直径范围内。 [15:02:10] 谢雨玫说: 我看到他们村子里是很原始的,但我还看到了一张照片里面有车。他们是有车吗? [15:03:32] 刘志成说: 小镇比较现代,就是现在片子里面的这张照片,我住在这个镇里,汽车,包括后面的英文字母,可乐瓶子等等,他们也到镇里买一些东西,比如生活必需品。他们虽然挨着小镇这么近的距离,但是他们很少受现代社会的影响,他们会固有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这张片子(图),这个女孩戴了一个母亲结婚时的饰品,帽子,这是结婚时要戴的,像咱们的结婚礼服一样。有女孩,有女人,她们到村外面三公里左右的地方去打水,这是旱季。 [15:03:46] 谢雨玫说: 肯定很多人会感兴趣,问问那里的气候。 [15:04:09] 刘志成说: 现在这张片子,都是女孩,头上有小辫子,但这种辫子是假发和真发粘到一起的,为什么叫红泥族呢,是从头上一直往下摸,用比较软的矿石摸成粉以后,放在一个容器里面,或者是缸子、罐子里,然后把牛油倒在罐子里面,搅在一起,就跟咱们抹大宝一样,从头到脚。 [15:04:25] 谢雨玫说: 他们为什么要抹这个? [15:04:59] 刘志成说: 那天开幕式大使也讲了,可以防昆虫咬,防晒,同时他们觉得这种颜色非常有冲击力,非常美。我们拍了一天以后,到傍晚的时候,把车上的粮食卸下来,送给他们,他们自发地给我们唱歌跳舞。 [15:05:10] 谢雨玫说: 后面的背景就是他们的部落,外面是这样的,里面是类似蒙古包那样吗? [15:06:26] 刘志成说: 外面踩的是什么样,里面的地也就是什么样的,铺了一张牛皮。他们的温差比较大,我去的时候是零上5度到35度。这里还有一张照片,这是我第一次去纳米比亚的时候,我给一个孕妇照的,第二次见到他们人以后,这个照片就被人抢走了,这个照片照的不是她本人,我第三次去的时候,一看照片贴在墙上了,我就拍了一张。这是有三个老婆和18个女儿的家庭,正对着他三个的是他的老婆,还有18个女儿,老人抱着的这几个孩子里面,其中有四个男孩,他还有18个女儿,三个老婆,这是一个整个的家庭,一夫多妻制。 [15:06:58] 谢雨玫说: 有些男人很喜欢。 [15:07:04] 刘志成说: 非常感兴趣。 [15:07:14] 谢雨玫说: 我今后可以说让他们去红泥族。(笑)可以在那里安家。 [15:08:24] 刘志成说: 前几天影展的时候去了一个班的学生,我说他们非常文明,学生感觉不一样,说为什么他们这样才是文明?我说第一,他们没有警察,没有真正的法律,没有法院,没有专政机关,他们就是最原始的文明,就是靠他们的文化或者是自己信奉的祖先。 [15:09:15] 谢雨玫说: 您刚开始是怎么跟他们进行交流的,怎么了解他们情况的?您的镜头对着他们,对您来讲他们接受您吗,您是第一个进去接触他们的吗? [15:09:51] 刘志成说: 们当地有一个地陪,相当于北京70年代末期那种经商的人,就是最早走入市场经济的人,他们有一定的生活基础、物质基础,他们懂一点英文,因为这个部落说的是自己原始部落语言,有语言,没有文字。但这个地陪带着我们就可以到村里去。他的岳母、老婆最早都是红泥人,后来他觉得自己接触现代社会比较近,比较多,他老婆现在也开始穿衣服了。 [15:10:00] 谢雨玫说: 这个地陪带你们去的时候,他的服饰已经跟当地的不一样了? [15:12:24] 刘志成说: 不一样,戴着礼帽,我们都已经成为朋友了。他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一个背着照相机的人还来,今天走了,明年又来。我去第三次的时候,他要求我给他们付费,因为电视台拍节目,日本人在那儿拍了一个类似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那样的节目,付了五千块钱,我不知道是一个人,还是整个付五千。说他们付五千,你应该付五百,因为你是介乎于电视台之间的人。 [15:12:31] 谢雨玫说: 您每次去都要待一段时间,回来也会做一些功课。 [15:12:47] 刘志成说: 我第一次拍了一个女孩,他们也喜欢镜头,也比较友善。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已经在怀孕了,我说等两天可不可以拍你生产的镜头,哪怕是孩子生下来摆在那儿拍一下,她说这个实在不能让人接受。等我第三次去的时候,小孩已经是三四个月的样子了。 [15:13:40] 谢雨玫说: 虽然有地陪陪着您,您拍他们其他的一些生活,包括当地的男人他们乐意吗?他们那种社会是母系社会? [15:15:35] 刘志成说: 他们有母系社会,也有父系社会,还是叫部落,不能叫民族。他们有很多新鲜的事,今天时间也有限,稍微给大家说说。第一个,他们近亲结婚,不像表姐表妹,他们可以亲哥哥娶亲妹妹,只要父亲让你娶妹妹,你就娶妹妹,财产不能外流。还有一个是一夫多妻制,同时他们可以不结婚,随便生孩子,结婚的时候再另选自己的丈夫。并且他们没有年历,他们不知道今年是哪个年哪个月哪个日,没有时间。我们问一个老人多大年龄,我第一次拍了这个老人以后,我觉得他得有七十岁,为了这个事我付出了跑八十多里的土路,我说您老人家多大年龄,他说很多年了。很多年是多少呢?他说我妈告诉我是蚊子最多的那年生得我,这是最准确的答案。我问海地瓦多大年龄的时候,他说我妈告诉我,我生那年路边堆了很多麻袋。所以就没法考证他到底是哪年生的。还有一个,我说第二天下午四点我拍村子里的所有人,你把人叫过来?他说明天四点是什么,我说太阳在那儿的时候,他说太阳会动,我说树影到这儿的时候,他说这个可以,我画了一个深深的道,让他们记住明天这个时候回来。 嘉宾主持:中国摄影报图片部主任谢雨玫 [15:15:47] 谢雨玫说: 他们以什么为生呢?是种粮食? [15:16:33] 刘志成说: 粮食很少,他们是半游牧民族,我为什么去了这么多次呢,是在不同季节,最后一次就是为了拍男人,这次影展上拍了很多男人的肖像。4月底和5月初去,因为那个时候是他们的雨季,非洲那边没有冬季和夏季,就是雨季和旱季。在自己部落的周边都是长一米高左右的草,牲畜,不管牛还是羊不用到很远大的地方放,那个时候男人就多了,我就是那个季节去的。 [15:16:42] 谢雨玫说: 我看女人很少穿衣服,男人穿得比较多。 [15:17:38] 刘志成说: 因为男人很多时候要往外走,受社会影响就大了。女人就是在家生孩子,打一点柴火,然后做饭。我照了一张片子,有一棵大树,坐在阴影下面,一坐就是一天,就是这样的生活,没有更多的追求和压力。 [15:17:59] 谢雨玫说: 以家庭为单位的去生活。 [15:18:02] 刘志成说: 他们家庭比较大,不像咱们的生活,父母家可能就一个儿子。假设姐姐嫁出去了,姐夫死了,姐姐就回来的。女儿嫁出去,比如那边生活环境太差,不能满足生存,或者丈夫有了问题,离婚等等,可能闺女就回来了,闺女回来带着儿子。这样的话,姨、姑,奶奶、姥姥都在一起。 [15:18:12] 谢雨玫说: 他们亲情还是维系的很好。 [15:18:30] 刘志成说: 对,咱们国家现在提倡和谐,他们是非常非常和谐,几个妻子在一块都非常融洽,五个妻子生的孩子,一个妻子会为他们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区别。 [15:18:43] 谢雨玫说: 他们上学吗? [15:18:53] 刘志成说: 我也拍了一些17、8岁左右上学的孩子,但他们最怕自己孩子上学,他们认为上了学的孩子会飞走,拒绝孩子上学。 [15:19:05] 谢雨玫说: 您在拍他们的期间去了三次,使用什么器材去拍呢? [15:19:27] 刘志成说: 我使用的器材比较杂,最早是尼康,比如说一些肖像大部分都是用哈苏拍的,还有后背,文件比较大,我还带了佳能,影展上面的6*7,我也是在不断地尝试,每次去是一个主机,比如今天用哈苏拍,其他的带一个。 [15:19:34] 谢雨玫说: 是抓拍,还是有的时候摆一下? [15:20:02] 刘志成说: 三次拍都是不一的样心态,第一次是比较新鲜、好奇,第二次是有目的性的,拍一些生活场景,比如哈腰端着盆或者是锅,他们打水、跳舞等等。第三次去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小镇上是什么情况,原始部落怎么盖房、放羊等等就是一个生活状态,他们怎样原始,是怎么生活的,有什么文化,做一个仪式,比如给孩子起名字,给牛身上烫个印等等,有一点小事他们都要给祖先说。把牛领过来,说因为祖先,我们有这么多牛,或者是把孩子领出来。还拍了一些坟墓。 [15:20:30] 谢雨玫说: 我看了您的画册,更多的人是看您的展览,一般大家是通过这两个途径。我们中国摄影报也是进行了展览,我接到很多电话,比如这个地方是怎么发现的,怎么拍,还有这么落后吗,包括您拍的人物肖像,怎么样拍更好,我们也要去,等等之类的。所以我特别想知道,您拍到现在为止的变化,刚才您说是带着压力去的,是有人派给您的? [15:21:51] 刘志成说: 不是,自己是带着任务走的,这样就有压力了。比如走之前我们准备拍什么题材,比如肖像,肖像怎么拍,背景用什么,拍肖像不能像记录小镇一样。每次去的时候,路途也远,成本也比较高,虽然做企业有一个经济方面的支持,但还得有精力和时间,所以每次去以后,就都带着任务走。比如拍坟墓,拍结婚,拍生孩子,拍生孩子有的人不同意拍,那这个事就干不成了。方方面面的,环境也比较差,我们出去以后都是带着快餐盒走,带一个保温箱,放一点可乐、雪碧等等,带一个快餐盒,中午该吃饭的时候,就坐在树底下吃。 [15:21:57] 谢雨玫说: 他们吃什么? [15:22:05] 刘志成说: 用玉米和豆子,太原始了,用一块大石头,扁石头,把豆子搁在石头上,手里纂一块小石头,然后就砸它,再放进铁锅里面,煮了以后就吃。 [15:22:11] 谢雨玫说: 没有放调料? [15:22:23] 刘志成说: 我没见过他们放调料。 [15:22:30] 谢雨玫说: 您没吃一点? [15:22:38] 刘志成说: 太难接受了,他们拿一些给我,我没有接受。(笑) [15:22:45] 谢雨玫说: 您带的东西呢,他们喜欢吃吗? [15:22:54] 刘志成说: 他们喜欢吃。木瓜熟透的时候,我给他们带过去,他们把皮也吃了,拦不住。 [15:23:12] 谢雨玫说: 非常非常原始。 [15:24:06] 刘志成说: 非常非常原始。为了摄影,我给他们买了一头牛,为了让他们创造更多的景象,比如有人宰牛,有人分牛皮,有人炖肉,砸玉米豆子,他们也是把牛煮熟了吃。 [15:24:15] 谢雨玫说: 没有看到其他的调料? [15:24:58] 刘志成说: 没有,他们那里男人是比较有地位的,吃饭的时候先是男人吃,女人可能就是啃啃骨头就算了。 [15:25:11] 谢雨玫说: 谁要是觉得有压力了可以换一下环境。我来之前,或者跟别人交流当中,大家特别的想知道,您觉得哪个器材拍起来更便捷一些? [15:27:16] 刘志成说: 要看自己的要求,有一个标准,比如我这次Mark III的几张片子,那时候都准备打包走了,但觉得缺几个肖像,后来就用了这个Mark III,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大部分都是哈苏机器拍的,而且不是全开光圈,就是要拍清楚。那天学生去了以后,我说技术问题不给你们讲,因为老师在这儿,拍肖像就一句话,拍清楚就行了。 [15:27:30] 谢雨玫说: 难怪您压力大,事先做了很多功课,事先了解情况,拍的还是很完整的。肖像也是一部分。 [15:27:43] 刘志成说: 对,我去了三次,最后一次才开始拍肖像,半身的也好,整身的也好都是最后一次拍回来的。我对民族的了解,是到肯尼亚航拍动物的时候,我到书店,只要有红泥族的东西,我就买下来,方方面面的做准备,包括做器材的准备。做这个事情是认真做的,所以认真做就有压力了。 [15:27:52] 谢雨玫说: 您做事情确实是非常认真。 [15:28:11] 刘志成说: 因为喜欢这个东西,我认为摄影这个东西不是一般人玩儿得了的。企业如果弄的很累,放不开的时候怎么能够走出去呢,架着机器还没架好呢,电话来了,说你支票给不给……这个问题就大了。 [15:28:30] 谢雨玫说: 不管做什么行业,喜欢这个,可能有的人没有机会,也可以拍身边的一些事情,因为可拍摄的题材很多,您又有很好的经济做支撑。现在很多人去一趟这个地方还是可以做到的。 [15:28:38] 刘志成说: 对,可以。 [15:29:02] 谢雨玫说: 我觉得您这个做的很好,可以事先做很多工作,我也看到过一些拍其他题材的,很难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拍回来,就算拿出来东西给人家去看,也不会达到那些好的效果和结果,因为毕竟是摄影,要用摄影的语言。摄影还是很棒的,通过影像直接的看到当地红泥族的一些情况,然后引起别人的重视,引起别人的兴趣,甚至都说您很幸运了,因为看到这么好的影响,说你很幸运。 [15:29:11] 刘志成说: 我只是业余爱好,也在不断地向老师学习,向专家学习,也在不断地提高。如果大家有兴趣,给大家提供大家需要的资料,不管是旅行社,还是怎么走,提供一些比较捷径的办法。 [15:29:44] 谢雨玫说: 我觉得您可能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拍的时候可能也会感觉到有遗憾的地方,或者是不同的人对那个地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方法。真的是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摄影,才能够自己生活的很快乐,心情也很好,也很快乐,把工作做好,同时能够做摄影,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谢谢您。 [15:29:56] 刘志成说: 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5 00:29 , Processed in 0.01923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