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平遥摄影大展随笔之二

2008-9-28 12:06| 发布者: | 查看: 884| 评论: 0|来自: 林 路

我和肖睿大约花了一天的时间,将一些主要的展区浏览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今年的平遥大展整体水平有所下滑,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似乎不多。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看点,包括一些重大的活动,比如下面两幅画面呈现的,就是世界摄影节高峰论坛,众多国家的机构联手,试图打造一个坚实的联盟。但是像去年罗伯特·弗兰克这样的大腕没有出场,也让众星云集的现场有所失色。

国内外的展览似乎新意不多,显得有点平淡。

上面那组来自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是少有的精品之一。

张望的佛教摄影(上)做得非常精致。一些现场的布置也不乏看点(下)。

摄影家莫毅在他策展的画面前(上),巨幅作品让照片变成了一个真实的背景(下)。

云南摄影家协会带来的四组作品,就有两组获了大奖。这两组作品我都参与了,一组就是我前面的博客介绍的俞莱的作品(下),另外一组就是老兵系列——

鲍昆为这组作品写了前言。而我在画册的前言“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华沙镜头中的抗日老兵”中也写道: 

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在60年前的中国西南部,中日之间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史称滇西抗日战争?人类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遗忘则往往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如果不是王华沙带给我们这组黑白之间洋溢着英武之气的抗日老兵肖像,我们这一代人与历史的通道,又将失去一次近距离接触的可能。
王华沙写道:尘埃落定,60年过去了,战争的伤痛似乎正在消逝,而战争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则日益彰显。展现在这里的16个抗日老兵,他们只是滇西抗战中无数抗日英雄的几位代表,这些老人,有的在前线杀过敌,有的在后方做后勤工作,但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当今,这些老人虽到了耄耋之年,但他们当年那种正气、勇气和杀气依然历历在目,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抗日老兵。
让我们再一次凝视这些布满皱纹的脸庞,带着些许忧伤的目光触摸那些距离我们似乎很遥远的岁月,我们能从那些历经沧桑的眼神中读出什么?准确地说,王华沙对这些人物的神情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每一位老人的眉目之间似乎没有太多夸张的表情,但是依旧具有穿透力的眼神连同几乎都紧紧抿起的嘴唇,将一股刚毅之气满满地蓄在灵魂的深处,不让人轻易间进入。于是这一系列肖像不再是一幅幅单独的画面,而是整个时代的生命写照,伴随着时间的力量,融化成黑白灰的神秘定格。

这一组纪实摄影的画面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曾经在对纪实摄影的定义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辞海》中有一条关于“纪”的解释,纪: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如《史记:高祖本纪》。现代纪实摄影的力量如果真正落实在这样一个点上,以视觉图像的方式,配合精到的文字记载,那么就将远远胜于历史上的史书,以更为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世纪的风貌,诉说历史演进的艰难,为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提供知往鉴来的生存图标。这对于一个以纪实摄影为生存方式的摄影师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它不仅仅要求摄影师清晰地记录下社会生存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或是从被世代风雨所风化的生存环境中找到历史发展的必然线索,从而以最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后人,让后人或抚案长叹,或拍案惊起,这样的纪实摄影才会有真正永恒的生命力量和存在价值。

我可以有把握地说,王华沙的这组影像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深入到了这些老兵的心灵深处,连同他的那些采访文字,完全可以揉成一组精彩的华章。尤其是文字中非常丰富的细节描述,很容易将观众带入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感受历史曾经有过的腥风血雨,却感叹这些老兵们朴实无华的语言,丝毫没有一点居功自傲。比如当你读了龚成孝的那段话:“现在回忆起我参加抗日的历史,感到很愉快,我是一个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时消灭日本鬼子,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再回过头来凝望老人那张国字型的脸,那些看似平淡却充满英武之气的生命豪情,足以传之于后世,彪炳千秋。
[FS:PAGE]

我曾经在一个国外纪实摄影的网络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翻译过来也许正是对王华沙的《抗日老兵》精彩的注解:

如今,记忆和失落/静静地拍打,一段时光。
终点的最后纪录/已经在上演。
震耳欲聋的可怕的沉默/已经/产生了共鸣。
声音和喧嚣仿佛就像/来自过去遥远的回音。
我建议让王华沙再补充一些彩色的画面,就是老兵们至今还珍藏的具有历史性价值的物品,比如杨建泉缴获的日本团长的遗物——文件皮包,蒋有兴当年的结婚证以及如今老兵们的生活场景(现场的画面已经一一对应补充了)……在黑白和彩色之间的穿越,也就是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穿越,穿越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知往鉴来的生命体验,从而让这些无法抹去的岁月,凭借影像的力量,为一个民族竖起永恒的丰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8 , Processed in 0.07104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