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新进路——郎静山国际摄影论坛》如期举行,两个月的征稿得到了海内外摄影人的热烈响应,四十余篇来稿中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的摄影理论家和摄影爱好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所的李树峰、美国明尼阿波尼斯美术馆摄影部策展人Christian Peterson、洛杉矶大画幅摄影协会会长Per Volquartz、美国华裔自由摄影撰稿人王瑞、陈建中、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袁廉民以及台湾摄影人,郎静山生前秘书周志刚等。经过评选,入选的20篇论文代表了当代中国郎静山研究和中国摄影发展空间探讨的最高水准,并且和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一起,汇编成精美的画册论文集。
郎静山先生的摄影实践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现代史的特殊原因,他的摄影活动分别为海峡两侧各占去一半,这就使得两边以及海外的研究者以及摄影工作者无法获得一幅较为全面的郎静山像,也无法对于郎静山先生的摄影实践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至今为止,中国大陆对于郎静山先生的认识还基本上停留在以他的“集锦摄影”为基础的画意摄影的层面上,而他的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肖像摄影以及摄影思想等,都还没有深入的考察。此次会议集中了中外各方人士研究郎静山摄影实践的优质论文,这必将为我们研究与了解郎静山先生的摄影实践、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提供了一个更上层楼的台阶。我们相信,这个良好的开端,必将给郎静山研究带来巨大的鼓励与动力。
进入21世纪,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如何在数码时代焕发摄影创造的想象力与生命力,新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郎静山的摄影实践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视点,都是这次会议要深入讨论的问题。而且,不仅是摄影理论研究者们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对于郎静山摄影实践的认识,新一代的中国摄影家们也以他们的丰富多彩的实践为思考郎静山摄影实践的当代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与论文集的颁布,必将给海内外的郎静山研究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及新的推动。
以此希望下一集的论文和论坛会做得更好。(下为郎静山的部分人体摄影作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46 , Processed in 0.08306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