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中国摄影师眼中的布列松

2008-10-18 12:14| 发布者:| 查看:584| 评论:0

        卡蒂埃·布列松多年以前,当法国人卡蒂埃·布列松背着莱卡35毫米照相机行走在大街小巷、笨拙地抓拍路人的时候,人们嘲笑他的无知;多年以后,布列松走了,“决定性瞬间”却留下了,人们朝圣一般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同样记载在中国摄影艺术家的心里。“在中国纪实摄影家眼里,布列松的影响是无人可比的。”摄影艺术家邱志杰说道,而卡蒂埃·布列松与罗伯特·卡帕等人也是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触的第一批外国名字。

  尽管布列松那个年代的摄影器材和技术,在今天的艺术家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不值一提,但布列松的勇气首先打动了他们。布列松成名的时候,感光材料并不发达,摄影成像很慢。而关于摄影艺术的抓拍和摆拍争论,在他之前,也根本不存在。布列松是第一个拿着照相机走街串巷的人,他忠实记录人们的生活原态——此前,摄影家们习惯在影棚里为人塑像。

  “布列松的重点不在照片的质感,他强调的重点是一个人对于社会状态的切入。也有强调灵魂的一面,当然这个灵魂可能就是某个典型的外观。这其实也是今天我们当代艺术家所要介入的。”邱志杰说,这也是邱志杰一直想要达到的状态。布列松在1952年出版的《决定性瞬间》,不仅成了美国摄影家心中暗自设定的跳高过竿高度,也影响到日后中国摄影艺术家的成长。

  “对我们这些后辈的摄影艺术家来说,布列松提出了一种工作方式,借助对象来表达个人的方式——把对外物、对象的场景描述和个人的灵感与角度统一起来。可以说,从布列松以来,借助对象来表达个人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摄影艺术家的认同。其次,是他的态度,当代很多摄影艺术家还是用他的态度工作,提倡物我交融。”邱志杰评价道。在他的心目中,布列松自始至终占据着影响他的世界摄影艺术家中前五的位置。

  不过,在傻瓜机和数码相机流行之后,普通人已经变得有能力捕捉每一个瞬间,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作用也逐渐被淡化。人们可以拍下从孕妇的肚皮隆起到婴儿降生的整个过程,也可以拍下生日晚会上一个蛋糕被吃掉的过程。布列松强调的摄影瞬间,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瞬间离英雄越来越远。在今天这个傻瓜数码年代,抓拍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常事,很多人都有可能拍出一张伟大的照片。不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瞬间普遍失却了布列松抓拍的灵魂:他的完美的构图与传统的绘画美学相兼容,使这些瞬间令人惊叹。这些特质启示了普通人的勇气,诱发了一种高敏感度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依赖运气的摄影的美学,他的出现创造了一种身影匆匆的、工作起来如同猎人一般紧张的摄影师的形象。

  “人们虽然通过自己拥有的数码相机占有了很多瞬间,却失去了他们的决定性瞬间。这正是布列松这样的图像英雄离开我们的时候了。瞬间离英雄越来越远。布列松用鲜活的人代替了过去的英雄们在构图中所占的位置,今天的摄影者们正在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闪光灯,抹去英雄主义的余晖。”邱志杰评价道。

  所以,谁也不应忘记这个名字:卡蒂埃·布列松。2004年,布列松死了,但“决定性瞬间”却永久留下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00:12 , Processed in 0.13560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