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提尔曼斯的日常生活政治形态

2008-10-18 12:28| 发布者: | 查看: 894| 评论: 0|原作者: 林 路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    )对他的照片有一个创意的过程,包括精心挑选、谨慎排列以及整体上熟练控制其中心思想,以便表达一种始终如一的观念。这一观念介于公众和私人之间的边缘地带,并且在两者之间游移不定,甚至带有侵犯和转换的性质。
即便是诸如反战或者反纳粹的主题,提尔曼斯所关注的并非是表面上的符号化的政治事件,而是并不显眼的日常生活的片段。这样一种类型的政治呈现出内在的自我隐匿的趋向。因为一种被人们视为很自然的环境,往往很难深入想到是可以由政治所产生的。

我们所说的“隐私”,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尤其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比如从1990年到现在,实际上已经受到了资本社会的完美控制,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传播达到的。我们看到,源源不断的工业产品凭借着商标、流行趋势以及时尚的魅力将每个人的个性风格转换成另一种利益的销售情节,也够成了多层次的个性和身份特征。
相比较提尔曼斯作品幽默、温和的表面,他在更深的层次上对日常生活的政治转型和冒犯有着令人震惊的天赋。他的多层的观念,并不是人们有多张不同的脸。他不想建立简单的差异和个性,而是试图打破人们身份特征的轮廓,让相互之间的特征和平相处并且融合外部的轮廓,然后重新创建多层的空间。提尔曼斯的政治原则不是差异或个性的原则,而是“同一性”的原则。他并非看到每一个人的不同,而是视每一个主观的独立存在体等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主观的独立存在体。“同一性”是一种反对“个性身份”的观念。这样一种千篇一律是令人反感的,因为颠覆了个性化的观念。

提尔斯曼的作品大致有五个分类,从而可以深入理解他的观念:
1、照片“扮演”一种非传统的、乌托邦生活状态:其中的对象包括有折痕的衣物、静物、窗口的盆栽、裸体、朋友以及模特儿等等。呈现的是乌托邦的归属感:平和、享受的感觉,同时这些物体又具有与生俱来的、确定的政治属性。
2、涉及行为的策略:在一些状态中插入某种东西,比如阴茎,构成一种越界,照片的部分可能是他自己的身体(通过自拍),比如嘴上塞入玩偶。还在胶片冲洗过程中的介入,或者在印制过程中变换色彩。
3、成为一体:让身体直接融为一体。比如拥抱的情人,政治示威,军人。
4、同一性:由许多人分享相同的状态。比如,制服(军用制服,工作服),天体学现象(彗星、日月食、日落),水泄不通的地下车库,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密集感导致了疲乏无聊,甚至有超自然的怪诞。
5、肖像:他的肖像观念就是打破个体的身份特征,引向多个层面,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形成边界的突破或转换,使所有的一切变成“一”和“同样”。人类的弱点在多层面上显现无疑。这些肖像照片的身份特征被扭曲了。照片的主题是开放的,然后碎裂成同等的事物。

摄影家说:我想,即便是陈词滥调,我也需要爱,尊重,或者以某种方式拥抱所有的人,所以我拍照。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拍摄照片基于一种同情。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种基本的弱点和不安全感的交流,这就是照片的成因。

是否可以这样说:出生于1968年的提尔斯曼这一代人,是被不断激增的媒体图像所包围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的照片有其基点,并不是简单地捕捉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提尔斯曼的照片是远离纪实摄影对真实世界抓拍的剥离。在他照片的观念中,观众就是摄影家,或者换一种理解方式:摄影家的一部分永远在照片之中。

这样,照片就不只是捕捉和呈现真实世界的某些东西,而是艺术家所希望看到的东西。“看”一张照片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体验,而非对真实的简单拼凑。甚至如果提尔斯曼采用了年轻一代的乌托邦感觉,他的照片也非对世界观的折射,或者也和特殊的一代人的生活观念、时代精神以及审美趣味无关。这些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新鲜切片而已。
[FS:PAGE]

下图为摄影家的布展现场,是不是很诡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39 , Processed in 0.32374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