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尊重新闻中的人

2008-11-6 15:35| 发布者: | 查看: 1575|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

--评《华商晨报》近期的几幅照片

 

巩志明

 

     露透社摄影记者职业手册劈头就是:露透社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必须做到独立自主、无偏见以及绝对的诚信。这也是他们的公信原则的三个价值核心。华商传媒创业10余年来,一直坚持为公众奉献最后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其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在我们集团所有的报纸的每天的版面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每幅新闻照片中。

     王陪民上任《华商晨报》摄影部主任之后,我们一直疏于联系,为了维持我在《华商传媒》的专栏,我请他推荐最新的三幅照片,不到1小时,他就发来了这组照片。虽然是三个单幅,但是我以为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值得关注。

 

             "玻璃女娃"
      2008年10月7日,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里,来自铁岭市西丰县10女孩小琦(化名),因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疾病来沈就医。小琦对自己的病情满不在乎,而她的妈妈却为孩子可能夭折的病情默默流泪 。      《华商晨报》记者  贾 民   摄

      沈城大雾
      
    2008年10月9日,沈阳遭遇大雾天气,整个沈城笼罩在大雾之中。
    受弱气压场影响,从10月9日凌晨开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地区遭遇了入秋以来的首次大雾。其中,沈阳南部及大连北部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直至中午12时许,部分地区雾气仍未散去。   《华商晨报》记者   纪力元   摄

     守望飞翔的精灵
     10月22日,黎明时分,保护区工作人员准备将一只挂在网上的鹌鹑解救下来。小鸟被网缠得无法活动,哀伤的眼神仿佛诉说着盗鸟者的罪恶。旅顺的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国务院批准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经此迁徙,被喻为"老铁山鸟栈"。 为保护这些飞翔的精灵,28年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始终与盗鸟者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盗鸟的猖獗是因为有市场的需求,捕鸟、贩鸟明着被禁止了,实际上转入"地下",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一只鹌鹑卖到饭店一般只有10元、20元,而进入高档饭店利润可翻数倍。据了解,仅今年9、10两个月,保护区已经收缴了3259片各类网具,在网上解救放飞了400余只候鸟。收缴的捕鸟网长度就超过60千米。

《华商晨报》记者  杨晟坤  摄

 

    《"玻璃女娃"》采用大的是对比的思维模式,摄影的思维可以千变万化,可是基本是思维套路有两条,一个是对比,一个是一叶知秋。前者是强调反差反衬,追求视觉的离奇性和戏剧性冲突性,后者讲究选择个案,以点带面,从个别表现一般,用的是精准表现最具体具象生动的一个细节来打动受众,让人记住,感动。这里的母女在一个空间里,也传着相同颜色的衣服,可是墙角的竖线条将她们母女分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冰火两重天。遗憾的是孩子的情绪仅仅是平静,而不是喜悦,可是新闻就是遗憾的事业,万万不可强求。

     《沈城大雾》的看点不是那场大雾,而是雾中的佳人。因为像大雾这样的照片最简单也最难拍,拍得好了,人还能有些许印象,弄不好,就会只见森林,没有树木。这里作者的思维是"一叶知秋",用刻意的构图和养眼的人物来拉动新闻的看点。记得去年平遥摄影大展上,晨报的一幅表现大雪的《后天》给我印象很深,原来恶劣的气象新闻也能出那么好的新闻照片。这幅《沈城大雾》,我以为还没有到那个份上,人物与新闻点大雾之间的联系不是强相关,有点欠。[FS:PAGE]

    《守望飞翔的精灵》我很喜欢。倾斜的地平线,反光的,有金属冰冷感的网,网络尽头的黑魆魆的可怕的人影,微观的有动感的环境,一只悬空的绝望的鸟,以及那只恐惧的爪,哀怨的眼。很有感情,画面很饱满,有着巨大的视觉张力,很耐看。这是那种上版也有看头也很难忘却的照片。

     培民选的三幅照片之间有一种隐含的关联,那就是要在新闻中关注人的存在,感受,以及视觉记忆。露透社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必须做到独立自主、无偏见以及绝对的诚信。三条的核心是尊重新闻中的人,这个新闻中,我理解不仅是新闻事件中的人,而且也包括接受新闻传播的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6 , Processed in 0.16095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