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梳理专栏之十三 摄影说到底不是浮光掠影的捕捉

2009-1-22 14:22| 发布者: | 查看: 1695|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

  摄影说到底不是浮光掠影的捕捉,那样的高低优劣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摄影,尤其是纪实类专题摄影,一定要沉下心,停下脚步,把陌生变成亲切,才有可能由面到点,从肤浅走向深刻。

 

 

"梳理"专栏之十三 

摄影说到底不是浮光掠影的捕捉

---评李伟的《大地》

巩志明

  说实在的,我挺喜欢这组《大地》,因为它"独特、松散、温情、质感、弹性、稳定"。打这几个词的时候,我哑然失笑。因为这不是我的语言风格,是我从摄影师李伟那里"克隆"来的,那是他博客(http://liwei.blshe.com/)上《罗伯特·弗兰克, <美国人>》那也是2007 平遥摄影节最雷我的一个展览。 李伟说:"弗兰克《美国人》的这些片,前言这几个词我感觉挺好"生硬,粗糙,忧郁,随意,自由,真实",今年平遥,这当然是最牛B的展览。"这话我觉得入心,不是因为君子所见略同,而是因为他独特的表达。

  独特的表达,非常重要,我以为是艺术的生命,也是《大地》最打动我的地方。中国的文化是内核是"和而不同",中国现代的教育体制是追求共性,抹杀个性。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从这种要命的教育机制里孵化出来,就是一个个语焉不详,面目模糊,都在拼着命追求风潮,没有人太眷顾自己灵魂深夜的呻吟,一个个装傻充楞,冒充光棍,玩命。

  《大地》的语言干净,洗练,不扮酷,有一丝温情,这感觉很好。因为,这样作者不矫情,受众也不尴尬,大家都自然。我特别欣赏,这20张的组照每张之间的空间和跳跃。我觉得很有味道,我也尝试着重新编辑,可是效果并不好,因为这里面有作者与被拍摄者的心理距离,忽远忽近,控制把握得很到位,这点很耐咀嚼。我也很赞赏作者的题记文字:" 我197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是我的故乡。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面积辽阔,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对家乡的感情促使我从新审视内蒙古。2008年1月 ,我开始了在内蒙古的旅行和拍摄。我先后旅行了多次,这些照片,真实反映了现在地处边疆的人们的生活。"平和简练,尤其是"对家乡的感情促使我从新审视内蒙古。"很关键,是理解这组照片的命脉。这样的题记彻底清洗了当下纪实摄影师从上世纪90就开始的枯奥冗长故弄玄虚东拉西扯的恶劣文风,其实那时严重的不自信的外现。

  我欣赏这种对出生地,也是精神家园的真诚和执着,我以为这是这组照片的灵魂。

  有没有问题?我以为:画面孤单雷同,视觉形态不丰富是其最大的问题。作者的趣味是形单影只,表现在画面里,有些乏味,不耐看,尤其是不适合整组传播。还有画面多是静态的场景和人物,缺乏动的衬托,以静制动,以动衬静是艺术通用的法则,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所谓"静得落根针都听得见"就是这个意思。要是"被积雪覆盖的露天煤矿"和"搏克广场"的画面里,有点什么"活物",是不是更有味道,不是一定要添加"阿巴斯的雪野里黑犬"。整组照片里,要有些差异,要有跳点。

  还有个问题,我注意到了,作者说"我先后旅行了多次"。旅行这个词我看着很扎眼,也觉得挺伤心。我不认为采风和旅行就一定是是纪实摄影的常态,即便过去是,现在也一定不是!我们就是要不断对我们的过去说不,尤其是艺术。以一种旅行的心态和状态进行拍摄是《大地》没有走向深刻的原因。

  摄影说到底不是浮光掠影的捕捉,那样的高低优劣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摄影,尤其是纪实类专题摄影,一定要沉下心,停下脚步,把陌生变成亲切,才有可能由面到点,从肤浅走向深刻。

  顺便说一句,作者李伟我不认识,这是他主动的投稿。文件制作非常规范,我的评价两头都有些过头,我知道,希望大家担待。

 

 

附李伟作品:

 

 

《大地》

(2008年)

 

李伟摄

 

 

     我197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是我的故乡。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面积辽阔,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对家乡的感情促使我从新审视内蒙古。2008年1月 ,我开始了在内蒙古的旅行和拍摄。我先后旅行了多次,这些照片,真实反映了现在地处边疆的人们的生活。[FS:PAGE]

 

               1、金云龙,十四岁,坐在围栏上等待放羊的母亲归来,东乌旗

 

2、被积雪覆盖的露天煤矿,西乌旗

 

3、塔娜和她的马,西乌旗

 

4、教盛法轮寺,东乌旗

 

5、两个蒙古族妇女,西乌旗

 

 6、搏克广场,西乌旗

 

7、那松在蒙古艾里茶馆,西乌旗

 

8、站在雪地里的一个蒙古族妇女,西乌旗

 

 

 

9、一头牛,西乌旗

 


10、四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东乌旗

 

 11、那达慕大会上准备套环游戏的男人,东乌旗

 

12、父子俩,东乌旗

 

13、表演前换装的男人,东乌旗

 

14、走在矿区管道上的女孩,白音诺尔是个矿业小镇,巴林左旗

 

15、台球室里一对情侣,西乌旗

 

16、那达慕大会表演的儿童,东乌旗

 

17、人群中戴耳环的女孩,东乌旗

 

 

18、十二生肖雕塑,乌拉特中旗

 

 

19、玩弓的男孩,乌拉特中旗

 




20、牧人雕塑,乌拉特中旗

 

 

 

 

 

 

 

 

 

 

 

 

 

 

 

 

 

 

 

 

 

 

 

 

 

 

 

 

 

作者简历:

李伟

197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祖籍山西省右玉县;

200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7年《吴桥杂技少年》参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8年《大地》参展柬埔寨吴哥国际摄影节;

现为自由摄影师,工作生活于北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29 , Processed in 0.07071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