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D·甘博(1890-1968)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他出身豪门,1908年18岁时,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游历了美丽的杭州城。甘博从此对这中国和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7年—1919年,1924年—1927年,1931—1932年,他曾三次旅居中国。深入到各个阶层和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撰写了《北京社会调查》等专著和十几篇相关论文,同时留下了5000余幅历史照片,30多卷电影胶片,展现了一个美国人眼中动荡而又蕴含生机的中国画卷。 甘博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在《北京社会调查》一书中,甘博和他的朋友写道:“中国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伴随着1911年革命而来的变化让人由衷惊奇。”“我们的研究使我们对中国人民产生巨大的爱。” 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他的学术著作和摄影作品表现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
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举办“风雨如磐 西德尼·D·甘博摄影展”—一位美国人拍摄的80年前的中国照片。最近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将甘博照片全部数字化上网,为研究甘博著作提供丰富的资料源泉。 在甘博拍摄的5000余幅照片中,有40-50幅出现了长城主题,这些片子的拍摄地点我已经全部判断。初步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甘博的长城片子中有很多是长城历史影像的“孤本”,即某段长城只有一张老照片,没有发现其他摄影师的同类作品;二是与多数摄影师不同,甘博作品中有不少是在较高海拔高度拍摄的。也正因为此,甘博的镜头能够拍摄到他那个时代其他摄影者捕捉不到的长城影像。这就决定了甘博片子的价值意义。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39 , Processed in 0.07733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