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从齐白石的虾说到摄影的人文精神

2009-2-23 16:01| 发布者: | 查看: 795| 评论: 0|原作者: 林 路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反反复复,涉及了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唯独不见摄影的踪影。回想起来大概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摄影的人文精神已经当然存在,不用讨论;另外的可能就是:摄影距离人文精神的讨论,似乎还远了点。
十几二十年来,摄影的高速发展早已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甚至不少当年在人文精神讨论中高谈阔论的学者们,也已经在购买了数码相机之后,虚心向人求教摄影技术。这是一件好事。然而,摄影中的人文精神,究竟是否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水涨船高”了呢,我看很玄。

 

 

 

这一组作品为摄影家Tom Stoddart拍摄的印度地震

 

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春声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人文学科确实没什么用,它不能使你发财。但我们用一个家庭来比喻,一个家最有用的是厕所,其次是厨房……最没用的东西,数来数去可以说是墙上挂的那幅齐白石的虾。但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会带他去参观厨房和厕所吗?大家坐在客厅评头论足谈论最起劲的,却是齐白石画的那只虾。人文学科就是那只虾!”的确,人文精神这样的东西是隐而不见的,是很难用什么尺度去衡量的,但是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旦人文精神的失落,或者说在某一个领域中被人所忘却,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些天和朋友聊起摄影界的近况,大家似乎都有一个疑问:铺天盖地的摄影作品令人眼花缭乱,一个接一个的主题都会有摄影责无旁贷的参与,比如雪灾、地震、奥运等等,然而真正让人心动的,或者说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作品却少得可怜。大量的重复和和无意识的复制,随着主旋律在漫天飞舞之后,有多少能够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来的?想想让人心寒。摄影界拥有比任何一个艺术领域更为高端的设备和器材,但是却制造了任何一个艺术领域所无法“抗衡”的图像垃圾,好大喜功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正是其中重要的缘由之一。

 

这一组作品为Tom Stoddart拍摄的艾滋病系列

摄影界也应该有一次静下心来的谈论,关于人文精神,关于摄影人的责任。走马灯式的一个又一个的大展和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并不能证明摄影的成功,反过来却让人看到了摄影的无聊,最多只能让器材商在一边窃笑。暂时停下按动快门的手指,思考镜头后面人文精神为何会缺失,远比制造图像的灾难来得有价值。一些摄影人和摄影杂志已经在着手做一些很有意义的工作——挖掘出早些年被人遗忘却真正富有人文精神的摄影家和作品,以便给现实一个鲜明的对照。在那些摄影并不发达的年代,或者没有主旋律引导的年代,中国摄影也曾经有过可以和世界对话的辉煌——只不过被人淡忘或者被一些人故意抹去而已。
不要被摄影表面的繁荣冲昏了头脑,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齐白石的那只虾早已成为了经典——最好让我们想象中有这样的机会:在客厅中“评头论足谈论最起劲的”是当代中国摄影的“某条鱼”?

 

这一组作品为Tom Stoddart拍摄的美国色情表演系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0:13 , Processed in 0.07148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