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波兰的提姆·怀特·索比尔斯基(1961-)已经在纽约工作了至少15年了。他所创作的类似舞台效果的、富有想象力的摄影作品,有点像电影剧照,经常伴随着他的视频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所表现的青春期不稳定的情感世界。其中主要的角色就是他的儿子,经常展现出和环境的分离状态,暗示着孤独和空虚。正如摄影家所解释的:影像本身并不局限于他的儿子,也和他自己在东欧的青春期有关。下面是杂志的采访。 问:这些表现青春期的作品,关键点是在哪一方面? 答:我在拍摄这些影像的时候,儿子作为一个演员已经17岁了。17岁在我的生活中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当时我正在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决定我去哪里。 问:他能代表你吗? 答:是的,他能代表我。我真希望就是我自己。但是实际上在我的照片或者视频中,我从未将自己包括进去。我只是决定需要一个原型,那么我的儿子就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演员。 问:你生活的哪一方面像这些舞台剧? 答: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舞台。我曾经想成为一个画家,然后经过了艰难的选择才明白,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和进入大学才行。我的父母是工程师,很忙,在旅行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工程。我们生活在德国和波兰之间。我既不能在家中有一个工作室,又无法进入艺术学院。这些影像因此也让我想起了当年做出重大决定的时代。 问:你的灵感来源于何方? 答:源于我的观念,包括大量的诗歌和小说,美国和欧洲的文学,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克斯·弗里施(MaxFrisch,1911-1991,国际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与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并称为当代瑞士德语文学的代表人物)。我在10岁时就读到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成为我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发现。 问:这些影像也可以被读作一种渴望生活实验的隐喻。 答:是的。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生活中的探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是又需要戴上不同的面具应付不同的生活场景。 问:对于你的生活体验来说,你是什么时候移居纽约的,这座城市又给了你什么灵感? 答:我是1993年获得签证的。当时美国邀请我来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视野展现自己。我可以继续在柏林或者阿姆斯特丹,也可以移居伦敦。但是我们在美国花了几个月勘察了不同的城市之后,最终决定定居纽约。这是一个绝对重要的决定,没有世界上的哪一个地方能像纽约这样给你这样多的机会,遇见那么多的天才的艺术家,包括商人、顾问以及画廊主。 问:你认为新的技术也是推动你艺术创作的因素之一? 答:这是最为基础的部分。电影就是一种技术的媒介,非常依赖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技术。技术可以创造出你所要的一切,而且可以将你提高到意想不到的新的水准。甚至你只需要计算机而不需要艺术家的参与就能完成想象中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进步也是伴随着这些年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数字化的影像在未来是什么样子,几乎令人难以想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5 14:59 , Processed in 0.01668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