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当前艺术品市场的看法——答某艺术杂志问

2009-3-17 14:23| 发布者: | 查看: 717| 评论: 0|原作者: 鲍 昆

您对近来,在股市、楼市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信托公司、基金会等金融机构开始引导客户把投资方向转向艺术品怎么看?(事件:在中国,艺术品投资对于新兴富豪还是个新鲜事物。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说,也是项新业务。但是有远见的银行已经行动起来,民生银行推出了艺术理财产品,中信银行推出私人银行艺术顾问,2009年春将带领银行的客户(存款达1亿元以上的)去纽约看收藏、参加拍卖会。

鲍昆:我想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举措吧。银行将客户的投资眼光引向艺术品市场,肯定会提升中国人对文化艺术的关注,这肯定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绝对不是只建立在物质财富数字之上的概念,最终要落实在文化上。现在的中国因为改革开放,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在社会文化和人民素质上的建设还非常不能令人满意,让富余的资本财富更多进入文化领域,一定是打造真正富强和文明的中国必须干的一件事。不过,在欢迎银行业在开发这样的新产品的同时,也担忧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素质。因为艺术品的鉴赏和辨识是一件相当专业的事,希望他们能够审慎行事,引进艺术史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要把艺术品的投资咨询变成像房地产投资咨询那样的随意,因为后者只是一件简单的知识咨询,而艺术品的咨询则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既坑害顾客,也对健康的艺术品市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不提倡银行业一拥而上,应该先作试点。而且这种产品的开发,本身应该高端化,不能饥不择食。更不能将艺术品投资视作简单的投机行为,把炒股票的理念横置过来,应该注意艺术品价格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艺术品本身基于艺术史维度上的时代艺术性。它绝对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的交易规律。同样,对于消费者更应理性,注意专业评论家的评论,尽量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慎重选择。

 

现在,艺术界或者艺术市场的情况到底怎样?

鲍昆:应该说是非常不乐观的。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以后就已显露端倪了。因为西方金融海啸是因为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在去年的8月15日提出申请破产而引发的。它的破产,终于宣布这是多年来西方疯狂的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出现链条的断裂。当天,受雷曼兄弟等利空消息影响,美股纷纷低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94.04点,至11327.95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16.26点,至1235.4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57.22点,至2204.05点。这是一个惊人的大幅度跌盘,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国际资本市场知道,一直担心的寒冬终于来了。在此之前的美国次房贷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精明的商人早就未雨绸缪了,只是普通大众没有这种意识,还陶醉在前几年的虚假氛围中。国际艺术市场在稍后的时候也几乎立刻有了反应,虽然每场拍卖会的交易额还是呈上升趋势,但真正行内的人都知道许多数字都是"操作"出来的。到2007年底的秋拍,艺术品市场的颓势已经相当明显。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西方人的市场,所以自然被波及。从几位专门做中国艺术品的西方"炒家"开始"出货","中国概念"瞬间倒塌。原来那些本来就是投机性质的把艺术品当股票炒的"收藏家"们立刻如惊弓之鸟,开始采取观望态度。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无论一级画廊市场和二级拍卖市场的交易都在某种程度上停滞了。

 

那您是否认为现在正是中国收藏家出手纳入更多收藏品的最佳时机?

鲍昆:从一般经济运行的规律上来说,任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积极介入市场的人是有远见的人,因为你能够在这个时候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实现最丰厚的回报,起码是收藏界的行话"捡漏"吧。但是,由于前几年市场的混乱,西方人强力的操作,造成中国艺术品的科学评价体系一直不完善,大量打着"当代"、"观念"旗号名义的垃圾艺术品泛滥让市场混沌不清,在金融海啸来临之时,恰好是一个对市场全面盘整的时期。盘整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品的优劣和价格两个方向。盘整也是清理,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西方人走了,市场也冷静了,原来被强烈干扰的本土文化价值也就开始显现力量了。收藏家在面临好机遇时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理性的思考,不会再跟着西方人的后面盲目追捧价格了。建议收藏家们借这个时机厘清一下自己的兴趣,回归到本土文化的立场上来,争取在具有学术立场上的批评家的指导下进行理性收藏。[FS:PAGE]

 

要想实现正常的局面,我们该做些什么?

在金融危机刚来的时候,大家纷纷反思艺术品市场这些年不正常的表现,议论多于定性式的批判,却缺少具体的建设性的建议。我想现在是必须拿出措施和办法来的时候了。有几个方面我们必须调整:首先是对过去泥沙俱下的市场化的评价应该进行有力的批判,还严肃学术评论的本来面目。一些所谓批评家,一段时间和经营商合谋推销伪劣艺术品,造成对公众理解所谓"当代艺术"概念的极大混乱,现在有必要进行清理。同时,对基于本土文化立场的优秀艺术作品应该努力推介。对于时髦的词汇"观念艺术"也应进行理论上的清理。其次,对艺术品的一级二级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应进行探讨。在不久前的疯狂时期,市场非常不规范,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有越俎代庖的趋势。表面火爆的各种拍卖会,其实并无坚实稳固的一级市场支撑,只是一小部分财富人群制造的投机游戏。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大力扶持一级市场。另外,前期市场形成的虚火上升的价格应该降下来,不要动辄就拿欧元美元说事。要注意一切商品的市场价格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货币体系内的基本特点。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艺术家们要放弃一夜暴富的不实际欲望,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经营当作一项常规化的职业生活和事业;二是画廊经营商们要理性考虑自己的长远经营策略,要薄利多销,让市场的水真正活起来。不要有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偶然投机性的暴利心理。对什么样的艺术品能够走进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应该进行研究,甚至包括对艺术品和中国人居家空间的相互关系都要进行研究,不要一味地追求大尺寸。要认真培养本土收藏家队伍,建立相互之间可信赖的互动关系。如是这样,一个健康和可持久性的市场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应该明白,过去这些年的艺术品市场实际上和本土百姓的文化生活并无亲密的关系,只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财富游戏。所以,让艺术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才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壮大的根本力量。艺术品市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关系到艺术家生产力量和公众的文化事业两个方面,也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必须的社会结构部分。基于此,无论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都应该小心翼翼地扶植和保护。尤其在当下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守住和扶植这个新兴的产业是一件必须重视的事情。

 

那您对未来的市场有什么预测?

鲍昆:中国是一个正在全面崛起的国家,在物质文明全面提升之后,必然是文化的振兴,艺术品市场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前景肯定是非常令人乐观的。其实原来那些西方人比我们敏感,他们正是基于此点认识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积极对中国艺术进行"囤货"的。他们知道经济振兴后的中国跟着就是文化振兴的中国,在艺术品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个"中国概念"。现在他们开始"抛货",主要是他们没想到金融危机来得这么快,对他们的投资形成这么大的压力。我们不必理会他们,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出发去判断,那就是中国未来一定会存在一个巨大的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这个时间并不遥远,甚至要早于整体经济走出谷底的时间,因为我们民间的剩余资本实际上是非常多的,它不会随着经济危机消失,目前只是在那里进行观望。一旦看到希望,他们随时都会出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0:05 , Processed in 0.07361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