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摄影具有其真实性,然而比真实性更为重要的,还有成其他样式更丰富的私密性。摄影即被人们赞美也被人们诅咒:它似乎担当了不可置疑的世界目击者的角色,同时也成为无意识的机械的工具。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照相机,因此对它的命名也就含糊不清:自然的艺术。 在一本名为《无名氏》的摄影作品集中,一位评论家写到:我收藏第一幅照片是在1967年,当时我15岁。我用一笔对我来说是巨大数目的五英镑价格,从同学手里买下了皮里尼1965年挂历的一张。也许这是一种年轻的性的吸引力,对我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而且没有任何理由——直至36年以后我再一次看到后,依旧毫不费力地认出了这幅画面——画面中是一个带着太阳眼镜的金发女郎,身穿白色的绣花T恤,坐在海滨的咖啡桌边上。她的嘴上有一支雪茄烟,正在被火柴点燃。我不知道这位女郎是谁,对摄影家也不感兴趣。然而鬼使神差,却让我用如此高的价格买了下来,并且留在我的心里。于是我就在想,为什么它会成为第一张留在我记忆中的照片?这样的偶然性是如何发生的?这样一幅看上去非常一般的照片为什么会搅动如此的波澜?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每天所遭遇的99%的照片都是匿名的。在报纸、杂志、彩色副刊、广告、商店促销、海报、指南、CD封面、旅行图册、教科书等等图像中,摄影家的名字往往是被忽略的。我们如同鲸鱼一样每天吞噬着大量的照片,游弋于影像的海洋。 然而作为一本画册,对于无名氏照片的分类,既要考虑其于众不同之处,又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试图从20世纪数以百万的无名氏的照片中选出这样一两百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又谈何容易。此外,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照片算不算一种艺术?
下面先选出其中的三个类别,请各位评鉴——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26 , Processed in 0.06969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