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摄影当成一件下流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我第一次拍照时就觉得自己非常变态。”——戴安·阿勃丝
“把一架相机放到戴安·阿勃丝手里,就如同把一颗手雷放到小孩手里一样危险。”——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 阿勃丝是美国六七十年代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也是本世纪公认的摄影大师之一。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经这样评价她:“把一架相机放到戴安·阿勃丝手里,就如同把一颗手雷放到小孩手里一样危险。” 她出生在富有的犹太移民家庭,哥哥霍华德·内米罗夫后来曾当过美国桂冠诗人。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长大,阿勃丝从小却被一种感受深深困扰:“我觉得孩提时就备受折磨的一件事是——我从来就不觉得有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肯定,而我所能感觉的只是不真实而已。” 在这种不真实的痛苦中,阿勃丝小时候第一次碰到畸形人,就被这种活生生的悲剧所感动,她常常找寻古怪的人,并且跟踪他们。她被悲剧人物所吸引,因为她觉得他们比她更真实。 在她的镜头下,所有被摄对象都呈现出一种变态的倾向,人物、表情都是极度丑陋的。她的影像作品被抨击为“不道德”。她的作品最开始展出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从照片上擦去观众吐下的口水。 阿勃丝对社会边缘人的摄影探索,逼迫着人们重新审视正常、道德、公正、尊严等字眼已有的定义,迫使人们直面人生的现实。阿勃丝善于在正常的、被人们忽视或故意掩饰的地方揭示阴暗的现实,这种窥阴癖式的观察正是其影像令观者不快的原因所在。阿勃丝本人却是这样认为的:“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阻挡在你面前,逼你回答一个谜语……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未来生活中的痛苦与创伤,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神。” 她夜间在纽约的街道上跟踪畸形人,进出社会底层场所,在妓院和变性人公寓里寻找拍摄对象,在黑暗的世界中,她一步步地跨过社会禁忌之门,用相机记录了人类最脆弱之处。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患上严重的忧郁症,家庭生活的破裂也加剧了精神上的痛苦。她的照片越发黑暗、诡异、不安,仿佛正向人们预示着什么。 1971年7月26日,阿勃丝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也许阿勃丝的一句名言可以用来作为她自杀的注解:“当你拍摄他人时,你就是用你的余生与他们沟通”。人们只能猜测,正是这种在黑暗世界中长久的追寻,使她不堪心灵的重负。
戴安·阿勃丝语录 “任何事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认可的是那些我从未曾见过的。” “对我而言,照片的主题永远要比照片本身来得重要,而且复杂。我在乎的是这张相片是关于什么的。” “你无法脱离自己的皮肤,而进人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 “我要表现的是熟悉的事物的不可思议面,以及不可思议之物的熟悉面。”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这种倾向是很怪异的,然而由于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外一套伪装。我们伪装起来,向世界发出讯号,让别人能以一种特定方式来了解自己。但是在你希望人们了解的你,和你让别人看到的形象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一直称之为意图与效果的裂缝。人常常要装出一个正常的样子让别人了解,而别人却往往看到你不正常的一面。”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39 , Processed in 0.07100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