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现代的视觉表达 -----评蔡昌林彩墨文物画
巩志明
首先声明,彩墨文物画这个词是我的生造,想法很朴素,蔡昌林绘画的题材是文物主题,用的传统彩墨的技法。这些很不新鲜,甚至是有些陈旧的文化元素,让画家蔡昌林经过10余年的坚持实践,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个特别的画种(或者叫画法),引发越来越多的受众的关注、欣赏和热爱。 凭心而论,当代画坛,一人一家,昂然的都是独创,激越的都是自信,缺乏的是继承,丧失的是认同。在这种所谓的创造性远远大于继承性,现代性全面覆盖传统性的文化语境下,要评价一个画家,人们往往是以利益为坐标,以职务做尺度来衡量的,这也是最让文化人伤心的现实。其实,衡量一切文化艺术的标尺永远只应该是一把,就是它的思想文化价值,也就是它滋养人的精神世界的程度,它在人的心灵深处是否能永驻。我用我这把很不合时宜的老尺子衡量,我以为蔡昌林彩墨文物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而且是仅仅属于他个人的独创! 记得2006年4月3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东展馆,《周秦汉唐梦 -蔡昌林文物系列画展》的展厅里,我安静地看了一回画展,认真地听蔡先生讲解了一回他的代表作"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图",与蔡先生进行了20分钟平和坦诚的交谈,我为蔡昌林的画和为人所感动,也开始认真地尊重它的作品。 我们非亲非故,是他的画作本身征服了我。 我以为他的画有这样的一些核心介质:中国文物的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静气,现代视觉工艺的表达以及提纯,中国美术传统的修炼和外化,蔡昌林就是将这三种很有气场的元素生长,不是组装更不是创造,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长在一起,为我们奉献了如此别致而又精美的艺术。 几乎他所有的画作都是收敛的,低沉的,稳定的,厚重的。他将周秦汉唐几乎所有的文物符号都消融在自己的二维平面中,或者更复杂而丰富,或者更洗练而抽象,或者融进了民俗的历史递进和演义,或者参照了传统戏剧的温情和浪漫。我们面对蔡昌林的作品,心如涤洗,身似融化。清醇、通透、安详、宁静的感觉从每个毛孔侵入,感动洋溢着灵魂!
蔡昌林简介
蔡昌林,男,1954年生,陕西岐山人。1975、1982年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现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兼任陕西省包协设计委员会主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陕西省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及陕西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 多年来立足于对隋唐及魏晋以前的文物纹饰、造型、特别是青铜艺术的研读,将民间艺术和出土文物研究相融合,寻找中国最本土的文化特征,进而再表现、给古文物以新话题,其文物彩墨画在画坛独树一帜。数次被邀去台湾、日本、韩国办展讲学,被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已有五种专题电视片在境外媒体以及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出。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多家海内外机构与个人收藏。《周秦汉唐梦--蔡昌林画展》在西安首展后大获好评,相继被邀请至广东惠州、东莞,宁夏银川、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地续展。编著出版有《现代设计艺术》、《大慈恩寺》、《蔡昌林画集》、《西部之星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蔡昌林文物题材彩墨画》画册、《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面对传统的思考-蔡昌林艺术寻源网站》等。 电子邮件:slbccl@163.com 博客:http://caichanglin.blshe.com/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11 , Processed in 0.07243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