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那天晚上顾铮打开这本画册,在我的小桌上翻阅了半个多小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放大制作的技术太精良了,所有的颗粒都具有精妙的质感。作品的四个边角影像都是如此的清晰(顾铮有一个癖好,判断摄影作品就看四个边角),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画面本身拍摄什么已经不太重要,就凭这样的画面质量,每一幅都是精品。
![]() 600多页画面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只是在最后一页的右上方,有一个版权说明,包括出版社以及不得翻印之类,关键是最后的一句话:1500本限量。也就是说,整个世界上也只有1500人得以拥有此书的殊荣,所以折合成1600元人民币的价格拿到此书,真的很值。据说肖睿还在托人继续带回,不知下一个幸运这是谁? 这是一幅北海道的全景图,粗粒但是精美的颗粒,带着高反差但是不缺少暗部细节的刻骨铭心的描绘语言,让我们领略了北海道呼啸而来的风霜雨雪,也感受到了北海道的女人的优雅、孩子的天真、动物的无奈以及景观的豪放……这是森山大道镜头中的北海道,是他对日本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也是对整个人类情态理解的一个缩影。这些都市的景观往往给人以压抑感,然而森山大道承认,大都市通常都会包容这样一种黑暗,阴影区域存在于很大的范围中。以他的观点,这些阴暗的区域更多地集中于某些地区。当然这样的阴暗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他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很惊讶为什么都会被这些区域所吸引,也许城市本身就是由这样一种迷宫般的类型构成,也构成了他独到的发现领域。
所以阅读《北海道》,千万不要被图像本身的语言所迷惑——因为也许这不是你所要的北海道,这只是森山大道眼中看出去的北海道,甚至不是北海道。因为森山大道也许只是借助北海道这样一个躯壳,说出了蓄谋已久的心灵故事。我花了两个上午的时间,从头到底翻阅了整本画册,并且从中翻拍了近百幅画面,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然而遗憾的是,发到网上的这些作品,因为经过了压缩,而且也实在没有时间对跨页进行处理,所以可能带给大家的只是一个更为粗糙的《北海道》。 森山大道的创作高潮似乎还在延续。1999年,森山大道成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怀旧派的代表,2002年以其新的系列获得了大奖。这些作品成为森山大道的创作高潮点,画面包括性商品店、荒芜的停车场、铁轨、空无一人的街道、步行者、电影海报、商店橱窗、以及各种都市的瞬间,表现出东京地区莫名的狂躁。在推出这一系列之前,他还和克莱因拍摄纽约一样,开始了他对日本的主题拍摄。后来他在法国巴黎的作品展,成为他最重要的回顾展,也是他新的开始。也许他擅长于在后期重新审视和处理他的那些影像,激情缓慢的释放,正是让一个摄影家成为“常青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第一部分,还有两个分类容我后面慢慢道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54 , Processed in 0.09377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