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话安哥 纪实需要历史积淀

2009-5-24 16:34| 发布者:| 查看:612| 评论:0

 作者:在摄影圈,您的“幻灯展示会”很有名呢!

    安哥:1983年,父亲从海外带回一台幻灯机,我就时常利用外出的机会,背着它和摄影人也和普通人做着交流,从大学校园到老山前线,还有朋友家的客厅都是我的“放映厅”。在我看来,放映作品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有一次当放映广州大龄青年举行婚礼时,观众中发出了热烈的欢呼,让我很受鼓舞。这种直接和读者、被摄者接触的方式让我看到了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群众真正喜欢的,让我真正找到了摄影的感觉。

  作者:如何评价自己30年的摄影经历?

    安哥:我执著于摄影是觉得找到了路子。毛主席在延安时就说过,要把镜头对准老百姓。但以前摄影界往往做不到。在我30年的摄影经历中,摄影比赛、职位和职称从来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我看来,摄影的民间立场,纪实摄影的纯粹性可能是最重要的。

  作者:2003年,您参与策展的“中国人本”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站在民间的立场对中国摄影五十年的总结与回顾吧!

    安哥:2002年,我们(“我们”不仅包括策展人,也包括250位作者,还包括全国各地许多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不小心“玩了个壮举”。我有幸被广东美术馆和FOTOE图片库聘为策展人之一,在将近一年的策展活动中,在全国各地,见到了我在20多年的摄影工作中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而且更清晰地感觉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新闻摄影师、商业摄影师还是前卫艺术家,甚至包括一些人体摄影家,大家都有一个或明确或下意识的追求,那就是对真实的渴望,而对那些为了政治服务而作虚假宣传的照片有一种逆反的潮流。大家更多地在关注自己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酸甜苦辣。

    虽然后来只选定了250位作者的601幅作品进行展出和收藏,但“中国人本”第一次让摄影作品进入了收藏界,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身价。而且,“中国人本”已成为文化部对外交流的项目飘洋过海。在德国巡展时,中国人拍摄的作品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西方人真正看到了中国人民正视现实,不断进步的社会生活。

  作者:30年的历史长河,您认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安哥:这30年,无论是社会的变化还是摄影的变化,更根本的变化不是物质的提高,而是对大写的人的觉醒,是人本主义的回归。作为一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老百姓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的人本主义发扬比物质进步更重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32 , Processed in 0.11975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