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以虚拟再现真实

2009-6-1 12:54| 发布者: | 查看: 1320| 评论: 0|原作者: 李楠

——评《新闻仿真制图》

李楠

    对于任何一个在视觉感受上有惊艳期待,同时对新闻事件的内中曲折充满好奇的人,《新闻仿真制图》这本书里的数百幅图片可算是一场套饕餮——感官的刺激与理性的阐述如此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地结合在一起,难怪会成为当下平面媒体视觉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20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在信息传播领域重新评估了人类视觉的价值,对于"观看、如何观看、观看什么"等问题的研究影响着信息载体的存在方式和流通形态。在文字与照片这两种传统的表达手段之外,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应运而生的仿真制图,以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耳目一新的表现力,迅速填补了文字与照片无法企及的表述空白。它让人们的视角发生变化:你不仅可以像五星上将一样清晰地掌握到"布什号"航空母舰的装备和编队;还能完整地亲历俄罗斯特工刺杀巴萨耶夫的全过程;甚至能像上帝一样俯瞰全球一天之内发生的所有重要事件的现场......这种变化带来的震撼力令现代读者着迷,而那些栩栩如生的立体人物仿佛从纸上站了起来,新闻不再仅仅是报道,同样是精致的艺术。可以想见,这样的艺术品对于新闻媒体的传播将会起到多么立竿见影的作用。

    以虚拟再现真实,这一切美妙的效果都得益于仿真制图师的艰苦工作。显然,这绝非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虽然它要求的技术含量显而易见地高超。"我感到幸运的是:计算机的出现,CG技术的产生,仿佛艺术又回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时代,重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当我做新闻仿真、角色建模、网游作品时,觉得古典主义的光辉与精神底蕴和软件操作是那么完美的结合,简直是一脉相承。"这是作者张向春自序中的一段话。他在书中还有一段:"三维仿真技术本来是运用于视觉的东西,例如制作墙面时要刻画出沧桑岁月,创建月光时力求光色发出惨淡的呻吟,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却把墙面做得干干净净,把月光弄成一片单调的蓝光?人们的眼睛是正常的,也知道喜怒哀乐,也有痛感,也有对美食的贪婪。观众的视觉需求决定了三维仿真必须立足于审美,审美要把视觉表象后面的意义表现出来。"这样的认识和声音,不仅仅是向春被称为"新闻仿真第一人"的一个佐证,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内目前刚刚起步,整体水准偏低的三维仿真制图来说,恰是最需要的思维指引。

   大量实例的制作分解与简明扼要的理论指点,使得这本书好看又好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三、五种3D软件,在无边无界的虚拟世界里再现精确细致的真实场景,这样的体验,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附:

    《新闻仿真制图》,张向春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开本:200*235,字数:641千字,383页,定价:109元,附光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9 , Processed in 0.08104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