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艺术家卡罗尔·康德(Carole Conde)和卡尔·贝弗莱奇(Karl Beveridge)在1969年移居纽约,很快就成为当时刚刚萌芽的观念艺术运动的中心人物,并且掀起过政治和艺术相关的轩然大波。他们的作品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展览中,如1975年的惠特尼艺术博物馆,1976年的安大略艺术画廊。1977年他们又回到了多伦多。在70年代后期,康德和贝弗莱奇通过各种方式将人们的视觉焦点从平庸中脱离出来,并且在艺术商业化萌芽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完成了摄影在时代转折点的重要职责。1981年他们以对话式的主题创作了标志性的作品《起立》(Standing Up),从而形成了后来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他们的作品推出了50多个个展,遍及四个国家的重要艺术空间,包括伦敦、沃尔夫冈、布宜诺斯艾利斯、华盛顿、蒙特利尔、埃德蒙顿、悉尼等地。此外,他们的作品还同时展示在一些非艺术的公共空间,比如办公大楼、广告牌、公共汽车站以及书籍中。如今他们继续生活和工作于多伦多。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主要集中于这样一些领域,如有偿工作、普遍伦理以及环境关注等方面。他们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作为人的交流工具的形态以象征性的方式、通过艺术的手段展开,从而成为“政治艺术”的一种。长时间的合作也使他们的作品构成了完整的系统性。他们常常采用蒙太奇的拼贴手法和布莱希特的戏剧化风格,引人进入不同的世界。此外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证明,摄影作品完全可以承担社会变革的重任。
有评论说,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从七十年代起就一直成为理论界和文化批评界关注的中心。这些作品从非常广泛的角度涉及了艺术和社会的关联,包括资产和劳工,而且具有难以企及的深度,呈现出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复杂性。
也许由于缺乏更多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理解空间,因此在平面上解读他们的作品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创作手法上,我们也还可以领略他们独具一格的表现风格,从而得到一定的借鉴。
(上面一组为“非直接的威胁”,下面四幅为“工作进程”)  
(下面一幅为“关闭”) 
(下面四幅为“健康简史”) 
(下面两幅为“起立”) 
(下面一幅为“水的落差”) 
(下面两组为“通过观看经典”) 
(下面三幅为“文化关联”) 
(下面为“压力下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