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09-6-23 11:23| 发布者: | 查看: 1457|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研讨会今天上午在西安召开

 

巩志明

 

      国家国家,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是什么?当民族存亡国家危难之际,首先是国,然后才是家,此所谓没有国就没有家,也是中国人延绵了几千年的正统文化,先忠国家(君王)后孝父母(家亲)。那么当国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时候,尤其是建筑文化根基时,首先是家文化,然后才是国文化。

      中国关于近代史的研究和出版一直有个缺陷,就是将整个一个现代史简单地固化为一个政党的历史,尤其是文革的10年,甚至将一个国家的近代史,固化为一个人(毛泽东)的革命史。平心而论,中国近60年以来,对辛亥革命历史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在辛亥革命纪念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的大地上,关注辛亥革命先贤历史遗存整理的工作正在风起云涌,而且,这股潮流的主流往往是辛亥先贤的后人,他们秉承"扬名声而显父母"的传统,为先人树碑立传,旨在弘扬我中华文化的精粹,告诉后人,中国不是谁的一家之国,而且无数志士仁人的热血沃土。

     陕西辛亥革命先贤高又明的后人集10年之功,依靠自己家族的锦帛之力,整理出版《高又明先生纪念集》,今天上午在西安解放饭店召开《高又明先生纪念集》研讨会,陕西众多辛亥革命先贤的后人以及民革的代表,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专家,陕西近代地方志研究专家以及媒体从业人员60多人出席。

  

 

高又明先生的大公子高启绩首先致辞

 

 

 

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高又明先生纪念集》顾问,序作者张应超研究员首先发言

 

     陕西书协理事、西安书协副主席杜毓成先生为研讨会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内容为:"南方有个孙大炮,北方有个高大炮,一文一武打败了清王朝,今袁段曹吴有何惧哉?"这是陕西靖国军时期陕西泾原地区流传的民语,说明当年高又明在陕西民众心目中的影响。

 

     原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理论家钟明善先生发言,探讨为什么辛亥先哲个个文化积淀那么厚,尤其书法个个都可圈可点的原因,并号召大家专题研究,他在自己主持的书法专业杂志《书香》上提供版面发表。

 

   "文人雅集"这四个字,是高又明先生的三公子高启维今天早上专门为研讨会创作,老人说,他是看了时辰的,用印盖章时,正好掐在早上八点。

 

 

与会的主要嘉宾合影

 

    右一挎包者新加入重拍,是因为他是高又明先生的四公子高启宏,现在为高家专门办了个网站  http://www.gymjnw.com  邮箱:gaoqihongxian@yahoo.com.cn

 

高家大公子启绩(左)三公子启维

 

老哥俩坐在一起神情冷峻,认真聆听与会者的发言

 

高家二公子启纶

 

高家四公子高启宏

 

     高家三公子高启维先生是我的忘年交,也是我的书画学习的道兄。多年来,我向书法家杜毓成和他多有请教,也多有畅谈。在文集的鸣谢人员名单中,我也忝列。其实我对文集的出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只有一份敬意和十分的感动。

 

 

高又明先生的小女儿高莹

 

 

 

 附录1:

                              缅怀革命先烈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问世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09-06-20 17:13     [FS:PAGE]
 

 
  华商网讯(记者 乔静) 哲人说:"一个民族追忆什么?缅怀什么?纪念什么?就可以知道这个民族的未来"。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经历过的先烈用朴实的文字和原始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高又明,生于1886年,逝于1951年,辛亥革命先驱,陕西早期同盟会的核心人物,他的子女,长者已近九旬,幼者也已年逾花甲,他们将父亲当年为亡友同志、为革命史征所写的全部史料整理编排,出版为《高又明先生纪念集》,这也是其子女历尽所能地完成高又明的遗愿:为民族、为社会、为历史尽一定的责任。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以一手历史资料为线索,以纯真善良的人性诶本,以时代背景为融入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纲目,以历史文献照片为写照,纪念高又明先生在辛亥革命中的诸多历史贡献。

  本书记述高又明先生历经清末、中华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的生平事迹,书中收录的为人、大师之真迹遗墨、历史资料和文献照片尤为珍贵,有些是第一次面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民主革命的基本面貌。

  除此以外,书中对高又明先生生活的人文环境、故里故居、墓园等等做了简略的全方位扫描,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受到人们尊重的亲昵慈祥的老人,他进人宽容、有知识、有修养,他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对子女后辈以及身边的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

  陕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应超是此书的顾问,他从文革后开始从事辛亥革命的研究,并直接参与此书的出版十多年。他说,"有人说陕西人善于做事不善于写,有人还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但这是我们陕西人写的一本很有分量的资料书。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值高又明先生逝世60周年,我们将这些珍贵的资料编纂成书义不容辞,这些资料再不抢救,我们的后代可能就了解的更少了。"

  同样,陕西社会学院教授郑涵惠认为,这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书籍,书中保留了不少辛亥革命时的珍贵资料,有照片,有手稿,还有子女对高又明先生的缅怀。"这是一本陕西人写的辛亥革命,地域的光荣要靠自己来弘扬,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后人更关心精神财富"。郑涵惠教授说:"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研读,我希望陕西人能够借机遇把陕西的名人后代弘扬出去,让这些事迹再历史上留下厚重的印记。"

 

 

 

 

 

附录2:

 

 

内容简介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近现代名人,辛亥革命先驱,陕西早期同盟会核心人物,实业家。有《如是我见我知录》等著述留世。

     本书记述高又明先生历经清末、中华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的生平事迹,反映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奋力崛起,推动民主革命進程的历史潮流。

     书中除有关历史资料和专家学者的文章外,其子侄后辈亦以至深的缅怀之情撰文。编者对高又明的著述做了断句、注释和诠解,对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做了梳理和综述。文风各异,可互为参读。

书中收录的伟人、大师之真迹遗墨、历史资料和文献照片尤為珍贵,有些是第一次面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民主革命的基本面貌。对先生生活的人文环境、故里故居、墓园等本书亦做了简略的全方位扫描。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值高又明先生逝世60周年,谨以此书作为缅怀纪念。

 

 

手稿简介

 

   《如是我见我知录》是高又明晚年撰写的辛亥革命回忆录。是研究同盟会在陕西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史料,全国研究陕西辛亥革命的书籍、报刊多加引用、转载及研究。

    手稿原件现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FS:PAGE]

 

 

附录3: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后

 

     哲人说:"一个民族追忆什么?缅怀什么?纪念什么?就可以知道这个民族的未来"。伟人说:"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史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灾难史,是这个民族非常宝贵的财富"。民族的子孙们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历史,历尽苍桑,几经沉淀,以他那潜在巨大无穷的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的编写,以第一手历史资料为线索,以纯真善良的人性为本,以时代背景为融入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纲目,以历史文献照片为写照,纪念先生在辛亥革命中的诸多历史贡献。为我们展现一位受到人们尊重的亲妮慈祥的老人。他近人宽容、有知识、有修养。他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对子女后辈以及身边的人,具有强列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大家怀念、纪念他,是因为他老人家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人,而且在延伸...... 爱我中华、振兴中华是我们从内心凝集在一起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编写《高又明先生纪念集》的缘由。

    《高又明先生纪念集》能够顺利完成付梓,得助于杨虎城将军社会福利会、民革陕西省委员会、民革西安市委员会等组织和单位的支持和关注。得力于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感谢马大谋、邓成城、曾敏利〔女〕、贺晓歧、王  选先生;感谢中科院院士高  鸿、感谢刘殿昌、路庆兰〔女〕、宗鸣安、郑涵惠〔女〕、孙志亮、张铭轩、王民权、于  媛(女)、刘念尚、王立新、杜毓成、齐静波、巩志明、巩强印、茹小石、王安华、魏国枢、王雁鸣、马  强、马乾一、张恒泰、柏仲影〔女〕、高  苓〔女〕、樊建业、殷东梅(女)等先生;特别是杨拯英〔女〕、李尊贤、李晓东、韩宝生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题词,陕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应超先生担任顾问并作序,特致谢忱。

     高又明先生的子女,长者已近九旬,幼者也逾花甲,深知穷其力也不能展现其父当年为亡友同志、为革命史征所写的全部史料。今《高又明先生纪念集》出版问世,亦是其子女力尽所能地完成高又明先生的遗愿-为民族、为社会、为历史尽一定的责任。

    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参与、支持、帮助《高又明先生纪念集》出版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高又明先生资料编纂委员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07 , Processed in 0.13932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