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外国摄影师汤姆逊

2009-6-30 15:48| 发布者:| 查看:583| 评论:0

  如果当年伟大的马可·波罗能用几张照片来说明他漫游古老中国的经历,那么他的美丽传说会更加动人。  ——约翰·汤姆逊

    摄影术在1839年正式宣布发明后,伴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摄影术也被西方人带入中国。在最早来中国摄影的几个西方人中,汤姆逊并未在其中之列:  第一个来中国摄影的外国人--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 Alphonse Eugène Itier ,1802-1877,1844年来华)。第一个来中国的商业摄影师--瑞士人皮埃尔·罗西耶(Pierre Joseph Rossier,1829-,1858年来华)。第一个拍摄大清都城的摄影师--意大利人菲利斯·比托(Felix Beato,约1830-1904,1860年来京)

    但在中国的摄影史上,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是第一个对中国早期摄影术进行珍贵记录的摄影家,是第一个在拍摄中国人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的艺术家和沟通大师,同时还第一个对中国人民表现出广泛友好和同情的西方摄影家。


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外国摄影师

    厦门汤姆逊和两个清兵 1871年厦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汤姆逊来到时已有大量西方人在此生活。这张照片是汤姆逊在中国旅途中拍摄的为数不多的自己的肖像。从照片的构图来看,不知是汤姆逊想拍摄个人的肖像,还是想拍摄和这两个清兵的合影?当时没有自拍装置,应当是汤姆逊的翻译或"苦力"帮助他完成拍摄的。

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

    当我们研究上述提到的三位最早的摄影师的照片,我们会发现,于勒·埃及尔的银版摄影主要是在澳门和广州地区,拍摄数量极少;皮埃尔·罗西耶的立体照片拍摄只覆盖了香港和广东,而菲利斯·比托的湿版摄影也局限在香港、广州、天津、北京等几个城市。相比之下,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作品则是第一次涵盖了中国的台湾、福建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他也成为西方第一个最广泛拍摄中国的摄影家。

    回顾当时的摄影技术和中国人对摄影的认知,也许可以看出一个外国摄影师深入中国拍摄的难度。

    在1880年之前,摄影师采用的普遍是流行的湿版摄影法,摄影师不仅需要随身携带笨重的玻璃底板,还必须在拍摄现场涂布玻璃底板,现场显影和定影,因此需要随身携带移动暗房(一般是帐篷),各种药液甚至干净的清水。我们看看汤姆逊在中国的拍摄路线:广州、澳门、汕头、潮州、厦门、闽江、马尾、福州、台湾、香港、上海、胶州湾、天津、北京、上海、汉口、宜昌、九江、南京、上海、宁波等,共五千多英里行程。汤姆逊每次拍摄都需要雇佣多名"苦役"来背负笨重照相器材,还要应对气候带来的困难,1871年冬天在胶州拍摄时,他刚刚想在玻璃上涂布感光剂,就被冻住了,他只能找到炭火将冰融化。

    在汤姆逊深入内地拍摄的过程中,作为商业摄影师,没有外国部队的保护,并且不只是和中国上流社会(官员和富有阶层)打交道,汤姆逊拍摄的更多地是普通的中国人,这就要克服内地居民对摄影的恐惧。当时很多中国人认为照相机会把人的"灵魂"带走,摄影者甚至被认为是死亡的预言者,尤其对一个来自异国的白种人更为恐惧。汤姆逊亲看眼见有些中国人跪下哀求他不要把他们的影像乃至生命抓走,还有一次他在广州拍摄古塔时,被人抓住推到江水里,幸亏被两个好心的中国姑娘搭救才得以逃脱。

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外国摄影师

    广州船家女 1869-1870 当时船家没有结婚的女孩都要在自家的货船上帮助装卸货物,她头上的格子方巾是为了遮挡阳光。像她这样的贫苦女子,在结婚前一般都是把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上,前面可以留少许刘海。虽然穿戴朴素,但女孩眼神里还是透露出掩饰不住的青春和妩媚,这样的女子表情在早期中国肖像作品中十分罕见。[FS:PAGE]

    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幅幅老照片,我们应当真诚感谢汤姆逊,他的中国行程没有教会任务,没有外交使命,没有军事目的,也没有商业驱动,他完全以一种对中国的热爱,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和对不同人种文化的偏好,以人类学、社会学的眼光,以摄影艺术家的敏锐为我们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中国影像。

    汤姆逊当年对拍摄的中国影像有效的传播,不仅使他本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早期来华摄影师一般都是通过销售原版照片册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作品,比如菲利斯·比托,而皮埃尔·罗西耶则通过售卖立体照片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中国影像,这样的方式不但局限性大,而且受众面很窄,且因所配照片文字太少而不易被人深入理解。而汤姆逊则采用出版系列有关中国的照片画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摄影成果,尤其是1873到1874年推出的《中国和中国人画报》('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采用凹版印制的方式,展示了二百幅他拍摄的中国照片精品,每幅照片都有记录式的文字说明,开创了利用摄影制版印刷方式向西方大规模介绍报道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先例,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也成为世纪摄影传播史上的一段佳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4:55 , Processed in 0.0716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