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外国摄影师汤姆逊

2009-7-3 16:11| 发布者:| 查看:760| 评论:0

拍摄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发现细节,勤于沟通

    汤姆逊在香港曾广泛地和中国摄影师交往,上面我们曾提到了他和A-Hung辩论有关人像摄影角度和光线的问题,他在相关书籍中曾提到:中国人喜欢全身照,喜欢左右对称,不喜欢脸上有阴影。受到西方正统教育的汤姆逊,对中国人的摄影审美虽然能够理解,但他在摄影创作中,并没有像很多当地的外国摄影师那样单纯地迎合本地市场需求,仍然坚持以自己的艺术理念拍摄了大量中国人的肖像,为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视角保存了一份早期的历史遗存。

    比如在对中国人的商业肖像拍摄中,他在新加坡和香港就拍摄了大量中国人的侧面肖像,半身照片或头部特写,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这是要冒风险的,因为很多中国客户并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当然在旅行拍摄中,汤姆逊也保持了他的一贯艺术创作风格,有意识地摄制了大量的特写肖像。


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外国摄影师

    福建厦门夫妻 1870-1871年 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约翰逊的杰作。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另外,汤姆逊有意识地发现平凡生活之美,比如他拍摄了大量中国妇女的发式的特写照片,拍摄了大量妇女头饰的影像,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今天我们仔细审看汤姆逊拍摄的影像时,更会被汤姆逊杰出的沟通才能所折服。我们知道,汤姆逊所使用的照相机,根据光线强度不同,曝光时间都是几秒甚至十几秒钟,但我发现,汤姆逊有意识地脱离了早期传统的拍摄静态人物的方式,拍摄了大量动态的肖像和群体照片。比如,正在喊号的更夫,正在给小姐梳头的丫鬟,正在磨刀的匠人等,这些照片,不是我们今天抓拍那么简单,而需要耐心地和被摄者沟通,甚至让他们保持某个姿态很长时间。虽然汤姆逊有中国的助手和翻译,但在当时摄影术并不太受欢迎的中国,尤其是在内陆地区,需要摄影师在一个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服被拍摄者配合,比如如何保持姿势,尤其是保持一个真实、放松的姿势,这里面需要极大的和真诚的沟通能力。

    在汤姆逊拍摄的中国人肖像中,有不少夫妻对视、母子相望、主仆眼神交流的照片,这是不符合当时中国传统习俗的,有人说,这都是当时外国人给拍摄者银两才达到的效果。确实,当时,很多外国摄影师为了让中国人配合拍照都给一些所谓"报酬",但我认为,这样的效果更多的是汤姆逊的真诚的沟通和杰出的导演才能所取得的。他曾在游记中写道:"我主动给了住所里的小孩几个银币,但是一位老绅士不许他们接受。经过我在三解释说,这是有着吉祥象征的礼物,并非有意作为对其殷勤款待的报酬,他们才勉强收下"。可见在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汤姆逊在尊重中国风俗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充分的灵活性,这样也使他能够拍摄到一般西方摄影师难以达到的效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5:15 , Processed in 0.12978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