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有记载,马在五千多年前已经被人类所驯化。被驯化的马,陪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在机器时代之前,人类的文明进步一直和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的使用,让人类的物质生产力获得巨大的提升,也让战争的胜负更加迅速和残酷。马还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驿马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是集权国家统治管理的重要工具。马还是人们的娱乐工具,赛马是各个地域族群广泛热爱的一项体育竞技运动。于是,马的保有量曾经是一个国家和集团力量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财富的一个象征。 马和人类的关系如此之密切,马也就进入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在和马的亲密接触中,发现马对主人的忠诚和马的勇敢与任劳任怨。这种认识,渐渐被人类转喻升华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变成人类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容。中国古代的成语"龙马精神",即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马也是人类艺术创作史上最早的题材之一,人类早期的许多岩画上都有马的形象。中国的艺术中,马是一个艺术家们长久表现的题材。公元636年唐太宗李世民陵寝中的昭陵六骏浮雕,就是中国古代关于马的艺术的巅峰之作。现代以来,更是以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水墨"奔马"最具代表性。徐氏的"奔马",奔腾昂扬,气冲霄汉,受到中国人普遍地热烈赞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进取精神的完美写照。 与绘画同样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媒介的摄影,在表现马的动态和精神上比起绘画毫不逊色,甚至还具有真实的魅力优势。1878年,美国加州的穆布里奇·埃德沃德首次以24架并列的照相机拍摄马奔跑的动作,将人们一直无法用肉眼辨别的马蹄奔跑动作清晰地记录下来,证实了马在奔跑时总是有一只蹄子着地的说法。穆布里奇的方式证实了摄影记录真相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他连续性的马的奔跑影像中,也真实地展示了马的优美和力量的形象,这无疑也具有艺术的美感。马矫健的身姿和动态,肯定能够为艺术家带来丰富的表现可能性和创作空间。 长期以来,马在中国的摄影家中并不是一个经常表现的题材,虽然不断有人偶尔涉猎,但并不构成主要的方向。很少见到有人能够深入细致地拍摄马,偶见的关于马的摄影作品,也基本是单幅的模仿绘画风格的作品。在一些有关游牧民族生活的报道性摄影中,马也不过是整组图片故事中的一个环节因素,没有动物学意义上的完整表现。这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马文化的历史背景绝对不能对应。许多摄影师不会从文化和动物学角度去关注自身周边的带有文化隐喻的马,反而劳师远征去遥远的非洲拍摄异域的野生动物。这是一个十分可笑的态度。中国的动物摄影一直是孱弱的话题。一方面曝露了中国摄影家对自己的文化缺少认识;一方面说明我们社会的整体科学意识还很薄弱。这是一个长期令人十分遗憾的状况。 李刚先生对马的摄影令人眼睛一亮,中国终于有了对马的比较整体性的摄影观看。李刚先生近年来一直在拍摄中国境内的马。由于中国已经全面的进入现代化社会,马匹作为劳动生产工具和军事用途已经不再需要,所以中国境内的马匹保有数量锐减,作为规模种群的马只存在内蒙、甘肃和新疆一些区域。李刚因此不得不辗转在这些地区进行他的拍摄。另外,中国的马存在不同的种系,李刚把重心放在本土原种蒙古马和杂交的山丹马上。这种选择考虑基本能代表中国境内马种的状况。 李刚的"马"终于要成册结集了。我们看到的李刚的"马"煞是精彩。 李刚拍摄的蒙古马,是在风雪交加的蒙古高原上。恶劣的环境,凸显了蒙古马在艰苦恶劣条件下坚韧强健的特点。这表明了李刚在准备和进行这一项目时的深思熟虑。在李刚的镜头中,这些蒙古马们奔跑在雪野上,穿行在密林中。北国寒澈和呼啸的冰雪世界,给了这些精灵们最好的映照。李刚以各种可能的摄影角度拍摄它们,让这些马在镜头中展现它们独有的魅力。李刚在注意动感之外,没有忘记表现马的神情,那些伫立在密林深处回眸相望镜头的孤马,也是李刚对马的深情一瞥,充满了人马之间的依依情怀。李刚在暮色迷离中拍摄的马的身影,暗喻着一段渐渐隐去的马的历史,它们仍然游走在山野之间,与现代的人们渐行渐远。它像一首告别的挽歌,告别的实际上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历史。[FS:PAGE] 在中国西部的山丹马场,李刚刻意突出的是马纵横恣肆在天地之间的自由感。山丹马在李刚的摄影中精神抖擞,充满了速度和力量。它们像潮水一样在大地上奔腾滚动,像箭一样穿山过涧;它们在白云草地之间舞蹈,在阳光的辉煌中相互致意。李刚再现和记录了一个马的世界,马是那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李刚还原了这个世界原初的万物竞寥廓的天籁之境,让我们离开了人的世界,去感受我们不在的纯净。在山丹,李刚为我们寻找到了自然的魂魄,那就是自由。这也是一种向往,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潜藏的愿望。那些马,那个寥廓的天地,是李刚为他自己,也是为我们搭建的通向梦想的门。 李刚的"马",终于为中国的摄影填补了一直缺憾的一部分,为我们的动物摄影补上了一课。马也是路的另一种隐喻,路是没有尽头的。李刚的路也没有尽头,在他前面还有无数的马在等待李刚。祝愿李刚拍到更多的马。 2009-6-1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09:46 , Processed in 0.07309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