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卡梅隆 从主妇到19世纪大师

2009-8-5 14:30| 发布者:| 查看:655| 评论:0

人物肖像是摄影诞生以后,从传统绘画艺术中“夺”过来的一种艺术样式。尽管有人一再指责“照相只能形似”,但人像摄影家们的创造,打破了这一偏见。卡梅隆夫人开创的具有“摄魂”魅力的人像摄影,不容置疑地证实了肖像摄影完全达到甚至超过肖像绘画。卡梅隆夫人对人物性格有敏锐的观察力,她不仅掌握人物外形的特征,同时还把其内在的性格拍出来。她这种通过人物外形表象而进入到心灵底层的探索,几乎是一种天赋。她是以“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的开创者。卡梅隆在其《玻璃屋手记》中写道:“当我的照相机前站着这样一位人物时,我的全副精力都落在怎样忠实地纪录被摄者的内在神韵,以及他的外在容貌……这样摄得的照片,其状当如一位祈祷者的化身”。


卡梅隆 从主妇到19世纪大师
苏比·福莱特 1866年

    卡梅隆夫人在为她的对象摄影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被摄者的观察、认识、感受和理解,洞察人物内心深处的机微。特别是她对自己面前的对象有着一种女性或母亲般的挚爱,和对友人的敬重深情。她写道:“我渴望捕捉住所有来到我眼前的美,而这个愿望终于得到实现。它的困难反而增加追求的价值。我从一无所知开始,不知道暗箱放在哪里,该如何对准焦距……我们这个岛上的农人都很好看。男人、女人、少女和小孩,都成了我喜爱的题材,这是所有喜爱我的照片的人所周知的。”(《玻璃屋手记》)她在自己的“手记”中还记下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及发生的趣事。有时因沉醉于喜悦之中,还写成短诗吟咏。她不宣称艺术观和摄影使命,但从其“手记”中却可以感受她对摄影的独有情愫。

卡梅隆 从主妇到19世纪大师
侧耳的缪斯 1865年

    卡梅隆在第二年开始把作品送到展览会上去参展。可是,有的作品画面焦点不够清晰,影像有点模糊。这种技术上的“失误”,在当时的英国摄影界是不能接受的。《摄影杂志》甚至用讥讽的口气批评道:“卡梅隆夫人要先学会了使用照相机,也许会拍得好一点”。焦点不清晰,可能有好多原因,事实上,卡梅隆夫人有时是故意选用低质镜头,把人物轮廓照得模糊。她还别出心裁,减少曝光,以便在名人脸部造成戏剧性的效果。

卡梅隆 从主妇到19世纪大师
戴帽子的约翰·赫舍尔爵士 1867年4月

    卡梅隆所摄《赫舍尔爵士像》,特写的构图、虽老但有神的眼睛、紧闭的双唇、飞起的一头白发和极富特色的眉毛、以及额头深深的皱纹……都表明赫舍尔(J-Herschel)是一位有思想、有性格的人。卡梅隆用强烈的光比,浓重的阴影把赫舍尔的性格特征强化和突出出来,在当时画意摄影盛行的情况下,乃至今天看来,这都是一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佳作。据说当时卡梅隆的人像作品,使得画家们感到迷惘,因为她的肖像照片,比画家所画的肖像更能把那个时代人物的真实面孔刻划出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2:43 , Processed in 0.14649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