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军队残杀日摄影师惨案

2009-8-18 11:24| 发布者:| 查看:864| 评论:0

本文要讲的是一位殉职的摄影记者、一桩令人发指的军队残杀摄影师的事件、一个获得了08年普利策奖的摄影作品。

  长井健司(1957年8月27日-2007年9月27日),日本爱媛县今治市人,为摄影记者。长井于1997年起,与位于东京的APF通讯社签约,专为该社前往战乱地区采访。曾采访过以巴冲突、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等。在采访2007年缅甸反军政府示威时殉职,原本外界认为是遭流弹打到,但富士电视台取得当时的录像带后证实是遭缅甸士兵近距离由背後开枪格杀。长井倒地后仍手持摄影机记录,直到他几乎已不再活动。长井是这次示威中唯一个死亡的外国记者。


 
殉职摄影记者 长井健司

  长井健司的座右铭是:“没有人去的地方,总要有人去”。也就是他太接近现场,令他被缅甸军警杀害。

长井殉职

  富士电视台在新闻片中,放映了长井在缅甸仰光游行现场遭枪击后的一段录像:身穿短裤的他横卧在地,在群众被驱走后,他的身边是一名持枪的缅甸军警人员。新闻片还放大了他在枪伤后,挣扎着继续录像的镜头。新闻旁白说:他并非死于流弹,而是在近距离被枪杀。

 
长井被推倒后遭军警开枪击中胸腔

  50岁的长井健司向来都是一名特约记者。1997年,他开始加入日本专门给电视台提供战地影像的APF通讯社,自此开始了更为艰难,但有挑战性的纪录拍摄工作。近十年,他去过巴勒斯坦、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等危险战区采访。

  据了解,长井原本是被公司派到泰国采访。但在25日那天,却拨电回日本的通讯社说他要前往缅甸。他所属公司负责人山路彻前天晚上召开记者会时,难过地说:“我原本想阻止他,可又想起他经常都这么说,越没人去的采访地,他最想去。最后只有顺着他的意思。”

 
军警扬长而去 长井痛苦死亡

  长井在遇难前的那个下午,一度以电话向通讯社做过报告说:“今天看起来还相当平稳……不过,听说待会儿有游行,我会到街上去采访。”他还与通讯社约定在下午4点再通一次电话,可是那之后却音讯全无。

  长井乡下有一对老迈父母,父亲82岁,母亲75岁。两位老人是在前晚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片上看到儿子的照片后,才知道儿子出事了。

  老母亲一夜都没睡好。她昨天憔悴的告诉记者们:“他每次出远门,我们两老都一直担心到他回来。我们不只有多少次叫他别再做这样的记者工作,可是他说这是他的理想。”

  日本许多资深电视新闻从业员都为长井这样告别人世,感到无限的惋惜。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这是战地记者的宿命。

长井之死

  长井健司于27日在缅甸军政府对示威群众发动武力镇压时遭枪击身亡。缅甸军政府向日本政府说明,长井是遭流弹所伤,但是从媒体拍到的现场画面看来,几乎可以断言,长井是被镇压士兵射杀的。


 
年轻人心中的英雄

  录像片段显示,有缅甸军警先推倒长井健司,接近距离开枪置他于死地。片段拍摄于周四的仰光市街头,当时军警正追赶示威者,一名军警显然故意推倒手持摄录机、穿及膝短裤和凉鞋的长井。被推倒的长井仰卧在地后,右手继续持机拍摄,突然间传出一声开枪巨响,继而只见一名军警把手上步枪对准脚下的长井,该名军警随后继续追赶示威者。

 
凭吊长井遗容

  片段显示长井遭到蓄意谋杀,绝非中流弹身亡。曾任职日本警方特种部队的伊东广一(译音)说,从军警的持枪的角度来看,先被军警推倒在地的长井,可能是被军警近距离开枪射杀。长井的心脏中弹,送院后返魂乏术。

  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已正式向缅甸军政府提交抗议照会。官员引述町村信孝称:“我们向缅甸军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当局调查今次事件的真相。我们也要求缅甸军政府,停止再使用高压和武力手段。”副外相薮中三十二定于本周末前往缅甸访问,实地了解局势发展,同时向缅甸军政府表达日本的愤怒。日本要求缅甸确保所有日本侨民的安全,据报有超过六百名日本侨民在缅甸生活。总部设在巴黎的无国界记者组织也发表声明,对有记者死亡提出谴责。

2008年普利策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

 
路透社记者阿迪里斯-拉提夫拍摄

  “日本摄影记者长井健司在缅甸仰光拍摄游行活动时中弹倒地,安全部队当时对示威者发动了攻击,长井健司后因伤势过重死亡。”照片刊登于2007年9月28日。路透社记者阿迪里斯-拉提夫1973年7月21日出生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他随后居住在沙特,1980年随家人移居美国得州,他1993年至96年任《体斯顿邮报》记者,随后加入路透社,他2003年前往曼谷,负责报道亚洲各地的新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10:17 , Processed in 0.08130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