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赵铁林百日忌及其它

2009-8-24 16:04| 发布者: | 查看: 1642| 评论: 0|原作者: 鲍 昆

今天,是纪实摄影家赵铁林离开我们一百天的整日子。

赵铁林去世后的遗体告别,我因早已有约,不在北京,所以没能参加。也因此,对赵铁林的所有记忆,还是停留在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样子。那是4月29日的晚上,我和那日松、闻丹青与曾璜夫妇,一起去东直门医院请老赵为他义卖的作品签名。那天,他精神很好,在我们的帮助下,连续签了约近五十多幅作品,总算把我们为他张罗的义卖一事"尘埃落定"了。那时,在网络宣传下,他的作品基本都已认购,大量的款项都已到账,就等将作品签字等手续了。可我们连去两天,都因他身体状态不好而没能签成,一度造成我们很紧张,怕收了义买人的款项却不能兑现,无法向大家交代。

赵铁林那天话不多,但思维清楚,在我们的帮助下总算顺利地签完了字。之后,闻丹青把已经到账的款项直接交给了他,并由他太太李星民全部收走。最后,我提议让老赵给我们大家拍张照片。大家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因为老赵的摄影师身份以及这次大家忙前忙后的折腾,会让这张照片"别有滋味"。我们大家站在老赵的床头,老赵用我的相机,很顺利地拍了几张,既留下了大家与他最后的"关系",也是老赵最后一次用照相机看我们。在老赵按下快门的时候,病房里充满了欢笑。这欢笑来自于"摄影",来自于老赵和我们因摄影而生发的一切因缘。

自那次以后,我因大部分时间不在北京,所以再没有去看他,结果就在山东参加会议的时候,得到了李欣发来的老赵辞世的短信,那天是5月16日。我把消息告诉了主持会议的孙惊涛先生,在他的提示下大家在会议上集体默哀,向老赵表达了敬意。

我和老赵的相识,比起摄影界众多的朋友并不长。老赵出头的时候,我还没有回归摄影界。2002年,我因"偶然"被邀回了摄影界,并很快担任了央视《瞬间世界》栏目的执行主编。为了栏目节目制作,我开始留心摄影界各个新的面孔和现象,老赵自然进入我的视野。老赵那时刚刚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畅销书《边缘人生》,给他出书的出版商恰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也很顺利地得到一本。老赵所拍的选题让我震撼和惊喜,中国终于有了这样能够走进生活深处的摄影师,而且能够长时间跟踪一个禁忌的人群,着实让我感佩。纪实摄影师做些表面文章是很容易的,罗列一些能够刺激人们眼球的影像,大致说一下影像的背景环境与人物状态就可以了。老赵和他拍摄的对象,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之间的那种"密切"关系,保证了老赵的影像故事在生活中的真实感。老赵的文笔很好,对他镜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极精彩的陈述。这也是一般纪实摄影师很难做到的。老赵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在天涯浪迹的一群女性的命运生活。中国的改革市场化,让曾经销声匿迹了二十多年的卖淫现象又重新死灰复燃了。在极度不平衡的社会发展中,一些弱势的女性为了生存不得不重新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谋生的本钱。她们机械地准备着,随时迎接男性在她们身上的宣泄,赵铁林则好像是一个在场的观淫者,其实为我们记录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这段作为民族历史的一面。老赵的影像在今天看来是无比珍贵的,它将是我们中国人未来回顾自己历史的重要文献和见证。

老赵的选题和老赵的能力,都让我产生了职业性的好奇。不久,在我家的一次朋友聚会中,老赵来了,还带着他的助手和学生小黄。那次人很多,但老赵显得很活跃,他的健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很能推销自己,也感到他已经将自己的实践向社会学方向上靠拢。

后来和老赵一直有着断断续续地接触,他也把他出版的新书送给我。他的经济状况好像一直不太好,他也总是直言不讳地希望挣到钱。为此,我还帮他找到两次受雇拍照片的事,但收入都很少,就算聊补生活吧。2006年宋庄美术馆开馆展《天地间》的时候,我请他参加展览,他把电子文件给了我,开幕式时也没来。最后的几年,接触就比较少了。后来见到他时听他说在做老北京城南的文化记录与研究,主要是用纪录电影方式。他也没有摄像机,好像都是临时从佳能公司借的。我一直希望能看到他的这部分工作,但他总是答应着,却一直没有拿来。[FS:PAGE]

今年春节后,闻丹青在一次电话中告诉我老赵病了,是肺癌。丹青说,老赵不愿意别人知道,只是告诉了他。我知道肺癌的时间,应该是三个月的长短,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过这个期限。我在惋惜中说要去看他,丹青说再等等,他现在不愿意别人知道。老赵和闻丹青是极好的朋友,因为他的作品最早问世都和闻丹青有关系。过了一段时间,那日松也从丹青那里知道了老赵的消息。小那去看了,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了请大家帮助老赵的呼吁。三天后,我去协和医院看望他,也带了钱给他。那天他的精神很好,一直在和我调侃,希望我能帮助他回家处理一些事情,可是看他那被病折磨得皮包骨头的身体,我知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又过了些天,在约翰·汤姆逊的展览上,忽然碰到老赵的助手小黄。她急切地拉我到一旁说,李欣和曾璜想为老赵的病筹款,搞老赵作品的拍卖,问我的意见是否可行。我当时忽然有些反感,说不要手续费可以,要是要手续费反对。没想到一会儿就见到了李欣,李欣也和我说这件事。我还是这个回答。李欣说你搞错了,是义卖不是义拍,没有谁有手续费问题。她一说,我知道自己误会了,于是表示坚决支持。

很快,李欣就忙开了,不断召集大家开会,帮助老赵确定义卖的作品和商定价格。在第一次会议上,我谈了我的看法。我认为这次义卖意义重大,不只仅是援助老赵,而且也希望通过这个案例为以后摄影界的类似情况开个先例和办法方式,所以我们一定要成功,要做得干净完美,要无懈可击,不能留下模糊的空间。最后大家决定义卖十张老赵的作品,价格定低一些,以便迅速筹款,拿钱买减轻痛苦的药品。李欣忙里忙外的,一边负责找老赵方面要底片,一边还要跑去监督制作。我和其他人则是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义买人。一切都按计划顺利地实现着,我动员的几个老朋友的迅速出手让义卖出现高潮,三天就认买完了。可让老赵在作品上签字却有些让我们犯难了。他那几天情况不是太好,我们连去三天,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在我们几个人的协助下,老赵完成了对自己全部作品的签字。接着,大部分义买款项也顺利到账了,包括前期的捐款,前后有接近24万元由代收的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闻丹青手上送到了老赵和他夫人的手上。我想这件事小那和李欣的功劳最大,他们完全无私地履行了一项助人的善举 ,也为中国摄影家们将来碰到这种事情临危处置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在老赵辞世后,老赵夫人几次非要邀请我们吃饭,以表示感谢。我们婉拒无效之后出席,席间赵太太和两个妹妹一再表示感谢,但最后的餐饮费用闻丹青还是代付了。后来,闻丹青来电说有朋友要求我们一起出面参加向老赵夫人宣读老赵"遗嘱"。丹青问我的意见,我说这非常不妥,先不说这份遗嘱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这么多人面对一个女人宣读一份遗嘱本身就有些欺负人的感觉,我们不要掺和。至多,我们中间一个人可作为观察员出席,但也要到场后首先声明我们不太知道其中原委,只是来听听。最后决定那日松代表"出席",小那到那里也确实表示了这个态度。据小那回来介绍说,那个宣读很快就结束了,赵太太当时基本没有任何表示。另外,据我们所知,宣读那个遗嘱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因为房产问题,因为我们事先已经知道黄明芳要放弃这一内容,虽然遗嘱中有那一条。宣读遗嘱真正的目的是因为老赵的所有底片都在赵太太家里,但老赵后来多年的底片影像(电子)管理都是助手黄明芳在旁处理的。老赵的作品我们认为已经超出了家庭财产的意义,那是一笔留给我们中国人后代的重要历史遗产。所以,我们从理性上支持老赵遗嘱中助手黄明芳享有老赵影像20%的权益,因为涉及到社会需要老赵资料时必须有一个明白人能够帮助提供的问题。但这毕竟涉及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我们即使有这个愿望也根本无法左右这个局势。一切顺其自然吧。到这儿,我想不得不为老赵学生黄明芳说两句。据我知道,小黄跟从老赵从1997年始,已愈十多年。她一直作为助手帮助老赵的工作,对老赵的所有资料最清楚的是她。在老赵病危的期间,小黄也是像家人一样伺候左右,这是我们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在为老赵募捐和义卖见到大笔进账的时候,我们担心小黄内心不平衡,在东直门医院我特意把她叫到门外想做她的工作,没想到我刚刚表示出这个意思时,小黄已经爽快地说她明白,她绝不会对这笔款项提出任何要求,那是属于赵太太的。她当时只是表示了担心底片都在赵太太手里,现在许多媒体要老赵的影像非常不方便。我说我们会帮助做工作的,赵太太一定会配合媒体的。[FS:PAGE]

以上这些基本就是围绕老赵辞世期间与我们几个人之间所发生的事。没想到,过了些日忽然在博联社置顶精粹中出现了一篇老赵太太痛斥老赵"朋友们"假造遗嘱集体欺负她的帖子,而且帖子后面出现一些完全不知道事实真相就起哄的跟帖,所用话语有明显指向我们这些人的暗示。我看后见有认识的博友,就在后台留言作了解释,这两位博友又跟帖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歉意,另外一位我根本就不认识的博友,言辞很尖锐,本不想理,后一想他也是一时冲动就也留了言,结果他也在后台向我道了谦并在公开跟帖中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这件事表面上就是过去了。但我们几位被影射的"当事人"其实心中是无法释怀的,因为网络上的文字还是留在那里,还会长久地误导众多不明真相的后来人。对老赵的帮助,前后是有极清楚的上下文关系的,对不明真相的人来说,那个似是而非的博文就是永远对我们的误会。后来接到马晓霖先生来的短信,但中间只是解释博联社的无辜,丝毫没有向我们表示因为置顶这个帖子为众多无辜朋友造成伤害的歉意,结果我们几个人在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全部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不予理睬,因为我们觉得离真诚太远了。前天马晓霖先生又来短信希望我出席一个聚会,并说见面跟我解释那件事,我知道这不过是再次解释,而不是作为一个当事人应该有的态度,于是还是没有回复。因为对此事心中已经腻味透了,还是等将来让时间说话吧。下午,马晓霖先生直接来电话,追问为何两次不回复短信,然后还是解释他多么无辜,但承认置顶是他的决定。我说你认为这样的方式就把这件事轻描淡写地涂抹过去了吗?这里的逻辑首先是你置顶了这个根本误导公众的帖子,你本来首先应该有个歉意,怎么我们被伤害的倒成了无所谓的,而都是你的冤屈呢?你口口声声与我们是多么好的朋友,大家如何理解你的为人,但你见到这样的文字怎么不理解我们的为人而直接置顶了呢?马先生于是说他要写一个帖子专门澄清事实,还我们大家一个清白。半夜,来短信说写完了,放在我的后台,请我看。我看了觉得通篇还是解释博联社多么无辜,而真正受伤害的一干人倒成了这件事情中一个可有可无的情节。我在回复中指出了这一点,但也不抱期望,觉得马先生实在太累了,考虑自己太多了,所以最后回答说,那就随您意吧。马先生又回复说,不是征求你意见吗?会保证你满意的。但我看整个文章的基点,走不出为他自己喊冤的路子,接着博联社服务器中断,也无法回复了。

昨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电话响起,顺手挂断,起来后看是马先生电话,想还是那一套说辞,固未回复。开电脑后见博联社首页置顶,还是那篇文章,虽有所改动,但主要意思还是博联社做好事吃苍蝇冤屈,极力撇清博联社的责任,再看后面的跟帖,和撇清整个事实中我们这些真正受伤害的人基本没有多少关系,全是支持博联社维护公平正义,看来我们还是接着吃苍蝇吧,真是无话可说了。

相比之后的事情,老赵真是个更无辜者。我们更没有想到会围绕他发生这么多无聊的事情。抱歉了,老赵,在你百日忌之时还有这么多让你烦心之事。

4月29日晚,我们第三次来到老赵病房看他,并请他为义卖的作品签字。

闻丹青将先收到的部分义卖款给老赵和老赵太太李星民。

闻丹青在当面告诉款项数目。

大家也带来相关的关于此事的传媒报道消息,老赵在看中国摄影报的消息。

我提议由老赵给大家拍一张照片留念。老赵先拿闻丹青的卡片机拍了两张,效果不是太好。

这是老赵最后用我的相机拍的大家合影。左起:闻丹青、太太李星民、曾璜、李欣、助手黄明芳、我、那日松。

这是4月26日晚我们去请老赵对自己作品签字时的照片。

老赵签字非常困难。我们找来一个板子,尽量减轻他的签字难度。

后看老赵签字吃力,于是大家说明天再来,老赵和大家握手告别。实际上第二天我们去时,看他状态不好,没有让他签,直到第三次29日才签完。[FS:PAG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09:55 , Processed in 0.11932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