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1979年4月,由51位职业或非职业的摄影师自发组织的“四月影会”在北海公园举行。那些摄影师镜头下的小人物、小事件,开创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艺术的新窗口,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30年后,早已解散的“四月影会”又将重新相聚。10月24日,26位当年“四月影会”的骨干摄影家将以“同年”的名义,在798映画廊以展览的形式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 29位影人参与30年纪念展 30年前,“四月影会”成立,这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成规模的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体。1979年4月初,“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第一回”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举办。展出的作品捕捉的多半是小人物、小事件的影像,比如湖面上停靠在一起的小船、市场上卖鱼的老妇……这些作品一展出便立马引来了外界关注。 30年过去了,26位“四月影人”决定以一场名为“同年”的展览来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四月影会的创始人之一王志平指出,唐宋时以同举进士为同年,1979年至1981年,凡参加“四月影会”的摄影者也可称为“同年”。虽然30年过去了,但“四月影会”的精神力量还在,因此这次展览名定为“同年”。 150幅新老作品亮相 早在今年4月,798时态空间举行的四月影会研讨会就拉开了3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不过,作为同是纪念活动的“同年———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邀请展”,却不仅仅是对30年前的回顾,而是反映了这些摄影人30年的摄影历程。 将在展览中亮相的150幅照片,有“四月影人”拍摄于30年前的照片,也有最近几年的照片。比如任曙林展出的《彼此》,就是摄于1979年6月的西直门,当年一亮相便被外界称为反映出社会发展,是“生活的旗帜”。而鲍昆的作品则是其2002年对甘肃山丹军马场的影像记录。 本次展览的发起人之一李英杰告诉记者,“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展览展示3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给人以启迪和教训,因此有些四月影人甚至没有展出老照片,而是以全新之作亮相。” ■ 历史追忆 第三次展览张艺谋最出风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王志平、李晓斌为主的一群年轻人因相同的影像理想聚起了“文革”后第一个民间摄影组织———“四月影会”。1979年4月他们的首次展览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举办,展出280余件摄影作品,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争议。20余天里共有7万人参观展览,影展门票每张3分钱,门口还挂有“作品出售”的广告,有些青年边看边在小本子上临摹构图。 1980年和1981年,“四月影会”在北海公园画舫斋和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三次展览后自行解散。而在第三次展览上,在原四月影人鲍昆的记忆中,最出风头的要算张艺谋,他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很多关注。 ■ 意义点评 ●金伯宏(四月影会成员、纪念展发起人之一) 我们都是通过四月影会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被社会、被艺术界所承认,从业余走到专业。 映画廊的负责人那日松正在指挥布展。 展览开幕时间是本周六(24日)下午3点,敬请朋友们参观。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9 , Processed in 0.07744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